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公元573年,南朝最後一個朝代南陳,發動了南朝260餘年歷史上最後一次北伐,因為當時皇帝陳宣帝的年號是太建,故稱太建北伐。

一、陳朝的戰略目標十分有限

自東晉南渡以來,北伐始終是南朝一個頂級戰略任務。凡是有作為的南朝君主,無不想借北伐拓地樹威。計其數,大概有祖逖317年北伐後趙,庾亮339年北伐後趙,禇裒(póu)349年北伐後趙,殷浩353年北伐前秦,謝萬359年北伐前燕,桓溫北伐前燕、前秦(354、356、369年三次出擊),謝玄383年北伐前秦,劉裕409年北伐南燕、後秦,元嘉北伐(430、450年、452年三次出擊),505年蕭宏北伐元魏,529年陳慶之北伐元魏,547年蕭淵明北伐東魏,最後一次大規模北伐即573年陳朝發動的太建北伐。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宣帝

南朝北伐,從目的上看,都是為了恢復舊土,東晉時舉的是收復舊土的旗號,也就是奪回西晉時的版圖;宋文帝以後歷次北伐,只為奪取劉裕開國時所佔的河南地,對關中河北事實上已無力染指;梁朝北伐的意圖進一步縮小化,只為在淮河沿線與北魏爭衡,戰場多在壽陽、鍾離一線。到了陳朝,江北之地盡失,陳朝北伐的現實意義,不過是奪取淮河以南的土地,鞏固大江沿線的國防形勢。

從北伐時機上看,南朝幾乎都是選擇北朝內亂,或者其他國家呈友軍關係時。陳朝亦然。北齊政局紊亂,自殺大將,內部力量極大削弱;北周世代與北齊相攻,志在滅之,現在主動結盟,這是強有力的外援;再加上陳朝十幾年積蓄國力,內部異己勢力全部削平,北伐各方面條件都已成熟。

573年,陳太建五年三月壬午,陳宣帝下詔,以侍中、鎮南將軍吳明徹為都督征討諸軍事,調集10萬大軍,出師北伐。

陳軍共分四路出擊,中路吳明徹率主力渡江攻秦郡,西路黃法氍(qú)自採石過江,西攻歷陽,東路吳興太守徐敬成(老將徐度之子)率偏師渡江,攻廣陵。這三路部隊全是建康大軍,另外,西陽太守周炅同步從西陽、武昌一帶策應主力,進攻北齊羅州(今湖北蘄春北)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太建北伐形勢圖

二、陳軍進展順利

北齊對江北州郡的控制並不十分嚴密,軍隊力量配置較弱,加之齊人對淮南江北之地很不重視,認為這只是意外得來的邊鄙之地,統治十分殘暴,科斂極其嚴重。可以說北齊把江淮間豪強和平民全部得罪完了,民心所向可想而知。陳軍過江後連戰連捷,諸州郡士民終於盼來救星,或是應聲歸附,或是殺北齊守令而降。

吳明徹大軍過江,沿滁河入六合,猛將程文季(老將程靈洗之子)率水師直逼州城。先前齊人在城外河口豎上大木柵,以防備陳人水軍。程文季率兵拔掉木柵,掃清障礙,進至州城下。由於城州堅固,一時不能得手。

陳軍渡江的消息傳到鄴城,北齊立即舉行朝議商量對策。以散騎常侍王紘為首的眾多朝臣反對出兵救淮南,理由是自宜陽汾北之戰以來,大軍屢屢失利,如果現在重兵戰於南方,恐怕突厥和周人再度興兵入寇,恐怕會有更大的失利。重西北輕東南一向是北齊的國策,高洋時代國力鼎盛尚且不能南北兩面同時用兵,此時國力下滑,與北周分庭抗禮的同時無力南下與陳軍開戰。但後主並未同意王紘的建議,派尉破胡與高景安兩路大軍數萬人,分別救援秦郡和歷陽。

當年高洋即位後整軍,京師和晉陽的主力騎兵以鮮卑為主,兵員選拔標準非常苛刻,選中者無不是勇力絕人以一敵百,稱之為「百保鮮卑」;漢人中的健兒,揀選後作為戍兵分配到沿邊諸鎮,稱之為「勇士」。尉破胡與長孫洪略兩將帶來的部隊裝備比較精良,人員多以鮮卑為主,應當絕大多數來自鄴城,其先鋒有「大力」「犀角」「蒼頭」等各種隊別,無不是身高力大的敢死之士。原梁朝降將王琳因為熟悉南方情況,隨尉破胡南征,他建議說,陳軍輕銳,不宜上來就與之決戰,應當以長策制之。尉破胡不聽,率軍直撲秦郡。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北朝士兵

陳軍與北齊軍的遭遇戰首先在秦郡城外打響,北齊軍初來乍到,士氣正銳,兩軍一交,大力、蒼頭、犀角等鮮卑精兵奮勇向前,殺得陳軍連連後退。一名來自西域的胡人善射,箭無虛發,連連射到陳軍,陳軍士卒甚是忌憚。吳明徹見遲遲打不開局面,便對部下勇將蕭摩訶說:「如果殺了那個善射的胡人,敵軍肯定為之奪氣。」蕭摩訶讓人到陣前指認西域胡,然後飲了吳明徹賜的酒,翻身上馬,單人獨騎去沖敵陣。

蕭摩訶13歲時便在其姑夫蔡路養處從軍,侯景之亂時蔡路養與陳霸先為敵,蕭摩訶單騎出戰,陳霸先軍中莫有敢當者。後來蔡路養兵敗,蕭摩訶歸降侯安都,從此成為陳軍中頭號敢沖陣的勇將。

北齊陣上西域胡見蕭摩訶衝過來,也挺身出陣十餘步,要射殺這名敢於犯陣的陳將。他抬手正要開弓,說時遲那裡快,蕭摩訶一邊策馬急馳,一邊擲出一柄銑鋧(不詳其為何物,《通鑒》胡注說是小鑿),正中西域胡額頭,應手而死。齊軍中10多名「大力」士兵出戰來殺蕭摩訶,蕭摩訶左擋右刺,斬殺數人。這副場景很像後世演義中描述大將單挑定勝負的畫面,陳軍被蕭摩訶勇悍絕倫的表現所鼓舞,大呼合戰,將齊軍擊潰,尉破胡與王琳狼狽而逃,長孫洪略陣亡。吳明徹乘勝進攻秦郡城,經此一戰,齊人膽寒,秦郡城迅速崩潰,遂為陳軍收復。

三、分進合擊

吳明徹率軍乘勝北進,攻克涇州(今安徽天長),直迫淮河一線。北齊敗軍向壽陽方向逃竄,吳明徹分遣數路偏師,分頭攻打盱眙、鍾離(今安徽鳳陽)兩個要點,自率主力窮追北齊敗軍。為防王琳等人逃到淮北,吳明徹不惜繞路,先北渡淮河打下仁州(今安徽固鎮),遮斷壽陽北逃的通路,然後調頭向西,拿下壽陽西面的硤石口(在今安徽鳳台),將壽陽城牢牢圍在口袋中。

西路陳軍渡過長江,進圍歷陽。北齊歷陽王高景安援軍來到歷陽以西的大峴(今安徽含山東北),黃法氍分遣部將任忠、魯廣達迎擊高景安,將其擊潰,陣斬北齊敷城王張元范,隨後乘勝逐北,拿下濡須河上重要關隘東關(今安徽巢縣)。黃法氍猛攻歷陽城,以拍竿猛擊城牆,齊軍抵擋不住,投降陳軍。隨後諸軍高歌猛進,相繼攻破合肥、廬江、南譙州(今安徽滁縣)。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合肥城(網路配圖)

東路陳軍以水軍為主,沿長江北出運河,過廣陵而北,淮泗之間豪強紛紛響應陳軍,運河沿線諸城不敢出戰,多有棄城而降者。由於淮泗間水網縱橫,利水軍而不利步軍,加之北齊主力都在淮西,徐敬成得以率軍一直沿泗水北進,連克淮陰(今江蘇清江)、山陽(今江蘇淮安)、鹽城、沭陽等地,兵威直逼下邳。

西線戰場,陳軍周炅擊敗北齊陸騫,盡取江北巴州(今湖北鄂州)、羅州(今湖北蘄春)等江北諸城,樊毅部越過大別山,攻下楚子城(今河南息縣),西路軍黃法氍部與之配合,包舉淮河上游。

至573年9月,除了齊昌、霍州等為數不多的州郡,陳軍北伐奪取淮河以南大部土地,西至於周,東至於海,沿淮要塞,只剩壽陽尚在北齊手中。

四、大戰壽陽

短短4個月時間,北齊盡失淮南之地,朝野極其震恐。在源文宗和趙彥深的堅持下,北齊任命自秦郡敗回彭城的王琳再回淮南,任其在江淮招募士卒,以抗陳軍。

王琳原是梁將,與陳武帝矛盾極深。他在南方兵敗後投降北齊,一直汲汲於南伐陳朝。無奈北齊揚州方面負責人盧潛堅決貫徹重西北輕東南的國策,南伐之事被壓制下來。

早在陳軍渡江之初,北齊大司徒趙彥深便與源文宗商量應對陳軍之策,源文宗提議讓王琳主持淮南防務,他是江淮間人,名聲早著,許多舊將散在江淮,必能有效應對南朝的北伐。無奈當時後主信不過王琳,仍以鮮卑將領統軍。直到淮南大部陷落,後主方才同意以王琳為主將守壽陽。

王琳受命後緊急馳赴壽陽。此時形勢大壞,陳軍吳明徹的主力遮斷壽陽北面的通路,西線樊毅所部沿淮河東下,掐住潁口,阻斷河南方向的通路。壽陽陷入四面包圍,已成死地。

太建北伐:南朝最後一次北伐,傾舉國之力只能打到淮河

淮河今貌

573年7月,吳明徹尾追王琳而來,乘其新入壽陽防守未固,指揮大軍一舉攻克壽陽外城,王琳無法抵擋,率軍退入內城固守。

當年王琳在南朝時,曾與陳軍交過手,郢州一戰生擒吳明徹,如今卻被手下敗將團團圍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命運莫測,當真教人無法可想。吳明徹令大軍堰淝河灌壽陽城,城中遍地大水,引發傳染病,士卒死者十之六七。北齊聞訊遣皮景和率兵數萬南下救援,皮景和畏敵如虎,不敢渡淮,在壽陽30里外屯紮。

陳軍諸將恐怕前有堅城,後有援軍,請求吳明徹決斷怎麼辦。吳明徹說,兵貴神速,皮景和不敢前進,肯定是害怕我軍。於是決計先不管皮景和,全力猛攻壽陽城。吳明徹親著甲胄到城下督戰,陳軍大受鼓舞,四面攻城,終於打破城池,生俘王琳、盧潛、王貴顯、可朱渾道裕、李騊駼等人,吳明徹派兵押送回建康。

皮景和在嚴令催促下渡淮,聽說壽陽已陷,再前進已沒有意義,便迅速北撤。途中在壽陽西北蒼陵,遭到猛將蕭摩訶的截擊,皮景和盡棄駝馬輜重輕裝北逃。

陳軍中有不少王琳的舊將,昔日王琳馭下有恩,交情甚好,現在雖身陷縲紲,來探望慰問的舊將仍然不少,大家回憶舊情,相顧歔欷,不少人找吳明徹請免王琳一死。昔日梟雄困羈籠中仍有這麼大號召力,吳明徹心驚膽戰,生怕王琳釀成變亂,便令人追斬王琳於壽陽城東二十里處,首級送到建康示眾。壽陽民眾聞者莫不流涕,一個老叟不畏吳明徹責罰,帶著酒脯來祭奠王琳,大哭盡哀,收起王琳的血,藏於懷中而去。王琳故吏倉曹參軍朱瑒向當朝用事的尚書僕射徐陵求情,得以將王琳首級帶到壽陽八公山下葬,前來會葬者的老部下達數千人。後來朱瑒偷偷逃到北齊,向齊主請命了結王琳身後之事,揚州人茅知勝等5人把王琳的靈柩送到鄴城,北齊便追贈王琳為忠武王,以禮下葬,王琳的長子王敬承襲了王爵。吳明徹心理上也受到很大影響,經常夢到王琳向他索要首級。

壽陽大捷是為太建北伐一場關鍵性的勝利,從此淮南再無北齊軍事存在。陳宣帝極為振奮,他一面重新調配力量,加強對已佔領區域的消化。一面對北伐將帥大加封賞,陳宣帝派使者到壽陽親自冊封,授吳明徹豫州刺史,進號車騎大將軍,壽陽城南二十萬人集結面聽皇帝詔命,主帥榮寵,三軍振奮。黃法氍授合州刺史,進號征西大將軍。

五、再度北進

當年年底,陳軍主力再度北進,以淮泗為主攻方向,仍採用分擊合擊的策略,西路黃法氍以絕對優勢兵力掃蕩齊昌、霍州等地,中路吳明徹率軍過淮河,向東北進攻,掃蕩淮河沿線幾座仍在負隅頑抗的城池。東路軍仍然憑藉水路便利,沿泗、沭、沂等水系北進,先後拿下朐山(今江蘇灌雲)、郁州(今江蘇連雲港)、北徐州(今山東臨沂),形成對重鎮彭城的戰略夾擊之勢。

574年,陳軍諸部的攻勢緩慢下來,諸路部隊基本處於休整狀態。至575年方始再度北進,但作戰規模遠遠不如573年,吳明徹總督諸將進克彭城以南的宿預(今江蘇宿遷)、潼州(今安徽泗縣)、下邳,之後停軍於淮北,未再北進。

至此太建北伐的第一階段、也即主要作戰階段結束,陳軍拓地數百里,將國防線成功推進至淮北,戰果極碩。北伐之所以取得如此迅速的勝利,一是靠陳朝天嘉小康打底,國力有了較大提升。二是江淮之間水網縱橫,陳軍水師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北齊軍騎兵優勢被極大限制。三是北齊戰略安排失誤,始終沒有投入足夠多的精銳力量。尉破胡、皮景和、陸騫之流都是藉藉無名之輩,與陳朝第一流將帥對陣,而且兵力不佔優勢,自然勝算不大。四是陳朝挾開國之銳氣,軍隊求戰慾望強烈,故而多面開花,處處能勝。五是淮南距離陳朝本土不遠,後勤補給暢通無阻。

客觀地說,太建北伐是南朝比較成功的一次戰爭,它向世人展現出一個弱國的爆發力,展現出一個小國的尊嚴。如果說宋朝像一輪初升的朝日,那麼陳朝便是垂落西山的夕陽。劉宋北伐氣吞萬里,初升之日霞光萬丈,陳朝北伐同樣餘暉奪目,為南朝數百年歷史點綴上燦爛的光輝。

陳宣帝的雄心更加高漲,他的目標似乎並未以奪占淮北為終點,北齊君臣的無能、軍隊戰鬥力的低下,讓他對繼續北伐有了更多底數。然而隨著形勢的變化,陳朝需要認真考慮,隨著周、齊、陳三國實力的消漲,真正的敵人到底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