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春秋四強國之一,結果,卻被一個小國壓制了近百年,實在無奈
如果你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話,那麼,你可能會聽過這樣一句話:「華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義看晉國。」換句話說就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當你把整個晉國的興衰歷程看透的時候,那麼,你也基本就可以據此來推算出華夏文明的發展脈絡了。
縱觀整個春秋歷史,晉國一直是春秋五霸中的大佬級人物。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這個國家在晉獻公時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晉文公又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
春秋時代剛剛出現的時候,這個諸侯國就已經存在了,它就像一個龐然大物一樣,一直橫亘在整個春秋時代。直到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則被這三家瓜分。而當這個盛極一時的國家土崩瓦解的時候,整個春秋時代也就很快就走向了曲終人散的結局。
因此,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它既是春秋的終結者又是戰國的過渡者。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逃不過「從弱到強,由盛轉衰」的歷史鐵律。即使是強大如晉國這樣的國家,它也是通過若干年的對外擴張和兼并才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那麼,既然說到這了,那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晉國的發展史和興衰史了。
我們都知道,周朝原本只是商朝的一個附屬小國。但是,歷史總是在不斷前進的,舊事物終有一天會被新事物取代,商、周二朝同樣沒能逃脫這個規律。在商朝漸漸沒落的過程中,周朝的發展勢頭,那可是一日更比一強。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適用的,從兩個朝代的發展勢頭,我們便可以推測出:終有一日,周會取代商朝成為新一界的領導者。事實也正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周順利滅亡了商。
常言道:「一朝天子以朝臣」,每一個政權建立的時候,他們都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鞏固內政;
二、是加強邊防力量。
可以說,這無論是對於哪一個帝王來說,這二者都是重中之重的。
既是為了論功行賞也是為了鞏固邊防力量,周朝就想出了分封諸侯的制度,晉國便是這個制度下的衍生品。起初,它的封地位於山西西南部,整個國家的土地加起來不過100多平方公里。 這個國家最初建國的目的,其實和秦國非常的類似,都是替周王朝鞏固邊防,對付戎狄。
周朝有華夏和四夷的區分:南方部落為蠻;東方部落為夷;西方部落為戎;北方部落為狄。其中,戎和狄則分布在西方與北方。可是,在一次次的對外戰爭中,它卻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己夾在周王朝和戎狄中間,好像兩邊都是費力不討好,永遠都在受著夾板氣。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如果,自己打贏了戎狄,除了會招來對方的記恨和更加瘋狂的報復之外,好像並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的好處。而那些原本屬於自己的戰利品,反而都被周王朝給佔了。而打輸了的話,後果就更加嚴重了。不但會被周王朝責怪自己辦事不利,還會受到一些懲罰。
於是,在左思右想之下,他們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一邊假意按照周王朝的意思攻擊戎狄,暗中卻給他們提供各種物資幫助他們發展。如此一來,只要戎狄不滅,它就一直有存在的價值。這大概就是最早的「養蔻自重」吧!
就這樣,他們通過這種方法一步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漸漸的,它開始不滿足於自己的封地了,於是,它開始向周邊擴張,藉機吞併了周圍的幾個小國。強大之後,他開始向南擴張,然而,在這次擴張的途中,它卻遇到了一個勁敵,那就是虢國,一度壓制其近百年。
虢國分為南、北兩國,它們分別是周文王的兩個弟弟虢仲與虢叔的封國。北虢後來被鄭國所滅,而南虢則一直存在著。南虢地勢險要,可謂是「西守崤函古道,南扼黃河渡口」。它是周天子京畿內的重要封國,歷代諸侯王都擔任著輔佐天子的職責。
同時,它還掌控著天子的軍隊,有協同天子討伐各國的權利。因此,當晉國向南擴張,威脅到周朝統治的時候。作為天子近衛軍的南虢國,自然就要想辦法阻止了。而且,由於其所佔據的地勢非常奇特,可以說得上是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晉國儘管那時候已經非常強大了,但一時間還真是拿它沒有辦法呢。但好景不長,讓南虢國萬萬沒有想到,晉國竟然會聯合虞國對付自己。在虞國的出賣之下,晉軍成功渡過黃河,偷襲了南虢國的國都。
並且,「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南虢國的國君還正帶著主力部隊在外對付犬戎,聽到國都被偷襲的消息,它只能帶軍倉促回援。然而,最終還是沒能力挽狂瀾,只落得滅國的下場。末代國君虢公丑攜貴族逃往東周京師洛邑,晉軍回師途中順便順帶滅亡了借道給晉國的虞國。
最終,在除掉了這個擴張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之後,晉國也開始了它的稱霸之路。
參考資料:
【《史記·晉世家》、《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戎狄族源的考古學研究》】
※現代官員有「公車」,古代官員有「公車」嗎?有,但他們不敢亂坐
※小孩偷割鄰家一把稻子,縣長擒拿後當場處死,還給了個充足的理由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