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或存在上百萬噸氦三能源:足夠地球使用
1969年,人類首次在月球上留下腳印,50年後,全世界再次把目光聚焦於此,前不久美國宣布在2024年重返月球,而我國也自然是不會錯過這一人類史上的關鍵時刻,在最近的中國航天大會上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育林專門對發展地月空間進行了的主題報告。
至此,中國開發月球的總路線圖算是正式鋪開了,根據張育林所述,中國對於月球的探索,絕對不會局限於上去留個腳印就算完事,而是著眼於整個月球資源乃至地月空間的開發,即發掘月球礦藏以及建立並且運營地月往返工程。各國之所以開始不約而同地經略月球,原因在於月球或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地球日趨嚴峻的能源危機,月球上面含有大量氦三元素,這是一種全球公認的具有高效,安全,廉價,並且清潔的新型核聚變發電燃料。
10噸氦三即可提供我國全國一年的能源用量,而100噸更是能夠滿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很可惜,如此完美的的能源在地球上卻只有非常稀少的蘊藏量,目前已經探明並且可以採集的氦三不過500千克而已,而這種元素在月球上卻蘊藏豐富,僅僅月球地殼(qiao)潛層部分就至少有100萬噸以上的氦三,這個數字,支撐人類使用10000多年都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如此完美的資源,自然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得到。
雖然人類已經做到了載人登月,但是距離將資源低成本,高收益地往返運輸於地月之間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舉個例子,阿波羅登月飛船總重45噸,而運載它的火箭土星五號的起飛重量則高達3000噸級。由於物理法則的限制,人類從地球上發射航天器到月球,就是如此艱難,好消息是,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了起飛重量在2000到4000噸級別的921型以及長征九號兩種重型火箭,而且我國和美國也都想到了一個改善方法,即通過中轉樞紐來實現降低成本。
不同的是,美國選擇在月球軌道上建立深空站,而我國則選擇在距離地球36000公里的靜止軌道上面建立中轉站,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有所頓悟了,這不正是預計在2022年建成並且投入運營的中國天宮空間站嗎?對此,張育林明確表示,中國載人月球工程將非常有可能和空間站運營同時進行。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對於月球的開發,最早將在2022年,即2年之後便可開始,早於美國的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更是遠超俄國預計在2031年才初步執行的登月計劃。
很顯然,相比較美國的月球軌道中轉站,我們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面的中轉站更穩定並且更便捷,畢竟地球終究還是大本營。同時,我國的中轉站還將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讓機器人來代替宇航員去執行月球資源開發乃至工業生產,那麼請問觀眾朋友們,你們如何看待在太空當中大量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呢?機器人是否會做出科幻電影裡面的一些諸如臨陣反水,作亂的「出格」舉動呢?歡迎各位在留言區發表看法,菲菲十分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觀點!
※055衝出濃霧!全球第1粗垂髮井:換裝東風導彈變戰略驅逐艦
※波音參與的衛星35000千米高空解體:製造出大量太空垃圾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