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軍閥的情懷與擔當:吳佩孚的民族意識

軍閥的情懷與擔當:吳佩孚的民族意識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二百二十三):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在北洋史上,「玉帥」吳佩孚堪稱是金光閃閃的招牌,能被稱為「學者軍閥」自然不僅僅是攀文附雅,秀才底子加上科班出身,戴穩文化人的光環。但是他一度崇尚武力,有「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勝奉」之譽,為了征討西南,不惜窮兵黷武,「軍閥本質暴露無遺」。隨著其民族意識的覺醒,吳佩孚也多次拍案而起敢於說不,那種一往情深的家國情懷,應為後世稱道,這既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擔當。軍閥無義戰,所以在吳佩孚落魄下野後的表現,顯得尤為可貴。他不服輸,且不願意承認與南方角逐中的失敗,率殘部敗逃四川,試圖重整舊部,再展「雄風」,並利用原有的威望和地方軍閥的「擁戴」,與南方再次一決勝負,這一直是他的餘生殘夢。

軍閥的情懷與擔當:吳佩孚的民族意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吳佩孚

其後,素懷覬覦之心的日本,為了抗衡崛起南方,積極準備扶植吳佩孚「出山」。當時,日本第一派遣軍司令荒城二郎,與海軍駐滬特務機關長佐藤秀夫,攜十六名將校軍官,專程訪吳,聲稱願意協助吳氏東山再起,並開出承諾:「貸予其借款一百萬元、步槍十萬支、山炮五百門、機槍兩千挺,並連同裝載彈藥的小型艦船,分批運入四川」。吳氏竟婉言相拒,稱「我過去有槍何止十萬,有錢何止百萬?尚且一敗塗地,可見,成敗與機械無關。如余要借外債,引外援,何須今日?中國事中國人自己了,盛意所不敢承。」這是倔強的武夫本色,也是作為一位大軍閥的擔當。

軍閥的情懷與擔當:吳佩孚的民族意識

吳佩孚葬禮

但是,吳佩孚未曾假借外人之手與南軍為敵,卻被南方所不容,被迫於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底,率領衛隊抵達北平寓居。稍事安頓的吳佩孚,拜訪奉系軍閥的新掌門,主張趁日軍在東北立足未穩,打回東北。見其環顧左右而言他,吳怒斥道: 「國恨你不報,私仇你不報,你老子的棺材,已經豎起了!」接著又說: 「你怕抗,我幫你抗,我不是為名為利,我左手拿回東三省,右手交給你!」但是,軍閥混戰十餘年的「蕭牆之爭」,很難達到真正的「同仇敵愾,大張撻伐」,吳佩孚的殷殷民族情懷,雖溢於言表卻也只是徒勞。畢竟情懷與擔當的坦蕩,在廟堂與宦海的雞零狗碎面前,其實不堪一擊。

軍閥的情懷與擔當:吳佩孚的民族意識

楊宇霆與張學良

最終,吳佩孚因一碗羊肉餃子而殞命。在吃餃子時,肉骨頭嵌入牙縫導致嚴重感染,並引起高燒,吳佩孚曾經一度昏迷。家人延請德國醫生史蒂福斯診斷,他要求送病人入東交民巷德國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然而,吳氏素有「不入租界」的誓言,即便如故主曹錕的葬禮,都是其妻代為前往弔唁。在此生命危難之際,吳佩孚依然不改初衷,並正告夫人曰:「萬勿趁我昏迷時,送我到東交民巷,如違反我的『三不主義』,非夫婦也。」此等決絕也是山河破碎之際的求死之心。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菜根譚》、《覺醒與抗爭: 北洋軍閥吳佩孚民族意識述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