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成為「行走的表情包」?
一篇研究綜述分析了影響人類外貌的種種因素,並指出了社交的影響:更加靈活的面部讓人類能夠更好地用表情傳達信息,從而促進了社交,而社交或許將進一步促使人類面部變得更加靈活。
圖片來源:Lacruz et al., Nature, 2019
來源 ScienceAlert
撰文 Carly Cassella
翻譯 劉悅晨
編輯 戚譯引
人類的面部獨特而又普遍,機械卻富有表現力,既現代又古老。經歷了四百萬年,我們的面部特徵逐漸演化成為如今我們在鏡子中看到的樣子,這是演化之路上的一個短暫停留,沒有人知道未來將去往何方。而新近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則追溯了從早期的古人類到現代智人,隨著景觀、氣候和文化的產生與消亡,百萬年間人類面部特徵的演化歷史。
像此前的許多研究一樣,發表這篇綜述文章的國際團隊同樣認為飲食與氣候對於人的面部特徵有著重要影響。儘管如此,他們認為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常常被人們忽視,那就是社交需求。「目前,我們已知飲食、呼吸生理學、氣候等因素都有助於塑造現代人的面部特徵,」加拿大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的解剖學家 Paul O"Higgins 說,「但是,僅靠這些因素去推測人類面部特徵的演化歷史,未免太過簡單了。」
藉助面部的皮膚、骨骼和肌肉,現代人可以展示出 20 余種不同的情緒,然而這並不是我們一直都可以做到的事。人類的面部經過了上百萬年的演化,從最開始如堅硬的面具一般,變成為如今易於操控的樣子,「有著大型球狀腦殼的短面顱骨」,正如這篇綜述的作者們所描述的那樣。
隨著光滑的額頭出現,我們的眉毛被正式地釋放出來,有了更多的運動空間;與此同時,我們的臉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窄,能夠展現出認可、同情等更加細微的情感。突然間,手勢和非言語交流的機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如果人類要建立並維持大型的社交網路的話,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我們認為,社交能力的增強可能是因為人類的面部輪廓變得更小、面部肌肉變得不那麼發達,眉骨變得不那麼凸出,」本文的作者之一、紐約大學顱面部生物學家 Rodrigo Lacruz 說,「這將有利於人類做出更加細微的表情,從而增強非言語交流。」
儘管單單依靠社交能否改變現代人的面部特徵仍然存疑,但研究者們認為主流理論至少應該將這個因素納入考慮。
例如,飲食也常常被認為是重塑人類面部特徵的重要因素之一。與現代人不同,早期的古人類大多食用堅硬的植物性食物,並只依靠牙齒撕裂食物進食。因此,他們往往需要強壯的下顎肌肉,巨大的肌肉結構也同時造成了古人類寬而深的面部特徵。而在過去的兩百萬年間,人們開始學會使用工具分解和切開食物。並且隨著我們學會加工和烹飪食物,人類的面部輪廓開始逐漸縮小。
圖片來源:Lacruz et al., Nature, 2019
「更加柔軟的現代食物和工業化社會可能意味著人類的面部輪廓將持續縮小,」O"Higgins 說,「當然,人類面部的變化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不可能一直變小;例如,呼吸需要足夠大的鼻腔。」
這種趨勢持續了大約 10 萬年,但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這種趨勢可能也受到了影響。撰寫這篇綜述的研究者們認為,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類面部的特徵將繼續發生變化。鼻腔的作用是在空氣進入肺部之前對其進行加熱、加濕,如果關於氣候與人類面部特徵變化關係的預測是正確的,研究人員們認為我們將可以期待鼻腔的變化。
「我們是過去的產物,」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人類演化專家 William Kimbel 說,「了解我們成為人類的過程,使我們有機會帶著興奮感看待我們自身的解剖結構,去了解我們自身解剖結構的不同部分所透露的從歷史到現代的變化路徑。」
※用骨灰造流星,往太空打廣告……:那些被玩壞的衛星
※最新評估顯示501種兩棲動物受蛙壺菌威脅,其中90種已滅絕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