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甲骨文北京研發中心裁員,N+6補償方案是「良心價」嗎?

甲骨文北京研發中心裁員,N+6補償方案是「良心價」嗎?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

作者 / 李少婷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APP,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在雲轉型過程中一直踩不準節拍的資料庫巨頭甲骨文終於壯士斷腕,開啟裁員大幕。最先受到波及的是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

據多家媒體報道,7日上午,甲骨文召開了面向全中國區的電話會議,其亞太區人力資源主管聲稱,甲骨文正在進行全球性的業務結構調整,導致一部分人要離開崗位。沒有任何提問環節,會後甲骨文北京地區便開始了一對一裁員面談,賠償方案為N 6(N為入職年限)。

被裁員工抗議

5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北京中關村軟體園的甲骨文大廈,在具有標誌性的甲骨文品牌標識前,記者看到已經有些許員工在合影留念。一位甲骨文中國研發人員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OCM(Oracle Certified Master)部門「鐵定」被裁撤了,整體裁員力度很大。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少婷攝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本次全員大會上,甲骨文中國方面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面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甲骨文需要從戰略角度出發,對現有研發體系和商業模式進行適時的調整,以確保持續為客戶帶來最大的價值。「我們此次研發團隊的挑戰是全球性的,涉及美國總部以及所有海外的研發團隊,中國研發中心的調整是全球研發團隊調整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研發團隊的配置,探索雲技術模式下最好的客戶體驗,也不斷擴展我們的運營業務。」

同時,甲骨文方面宣布,除了將提供補償方案之外,還將提供職業規劃服務,幫助相關同事順利完成職業轉換。

據澎湃新聞,一位被裁員工透露,「5月22號之前簽解約合同,是N(工作年限) 6(個月薪酬)的賠償,一個月後,即6月7號簽是N 1,再往後就只有N了。」

較為年輕的員工對這樣的賠償條件還算滿意,「比國內其他企業好很多。」

但是一些級別高、年齡大的員工對這樣的安排並不滿意。他們表示,N 6的賠償條件看似很高,但對資深員工來說,並不公平。

北京中關村甲骨文大廈 每經記者李少婷攝

一位甲骨文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裁員主要涉及的是研發中心人員,按照時間分批次進行,涉及的區域主要是北京、上海、蘇州、深圳等地研發中心。他同時告訴記者,今天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同事也約談了他自己,全程10分鐘,「談判態度很好,但不同意協商,大家都不怎麼滿意裁員的賠償方案。」對於裁撤的原因,該員工對記者表示,業務業績不理想是原因之一,相關業務可能要轉移到東南亞。

另外,該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甲骨文今日也發布了內部通知。通知表示,「面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下,勢必需要我們從戰略角度出發,對現有研發體系和商業模式進行適時的調整。」「這個決定這次將會影響到中國研發部門的部分同事們,會議結束後,我們的人力資源同事將與此次受到影響的團隊成員單獨會面。」「此次研發團隊的挑戰是全球性的,涉及美國總部以及所有海外的研發團隊,中國研發中心的調整是全球研發團隊調整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研發團隊的配置。」

裁員或因轉型不力

據北京商報,此次主要裁撤的是甲骨文中國區研發中心(CDC)相關人員,首批確認裁員約900餘人,其中超500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而整個CDC共約1600人,意味著首批裁撤人員數額達到近六成。

甲骨文是僅次於微軟的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紅木城(Redwood City),其核心產品為關係型資料庫軟體,市佔率多年來全球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少婷攝

本世紀的頭十年,跨國公司掀起了一波在中國建設研發中心的風潮,當時IBM、惠普、微軟、甲骨文等都在中國設立了研發中心,IBM中國開發中心的研發人員曾高達3000人。

但自2012年起,外國科技公司在華研發中心的數量與規模發展曲線出現掉頭向下跡象。例如,軟體公司Adobe(2014年)與CA(2017年)相繼關閉在中國的研發中心,IBM近年來也縮減了IBM中國研發人員規模,此次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關門更是創下近年之最。

北京甲骨文公司員工通勤車 每經記者李少婷攝

據《財經》雜誌,一位中國SAAS公司CEO表示,「甲骨文是全球化開發模式,很多項目都是由美國、印度、中國的研發人員共同開發,中國不做了,可以轉給印度,而且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被分配的業務通常比較邊緣,並非核心業務。」

事實上,關於甲骨文將在全球大範圍裁員並可能關閉中國研發中心的消息近兩個月來已經開始盛傳。此前Oracle執行副總裁Don Johnson發送了一封標題為「組織重組」的電子郵件。該郵件告知員工,將來甲骨文的一切工作都將圍繞甲骨文Oracle雲基礎設施(OCI)業務展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少婷攝

據第一財經,甲骨文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儘管業務整體增長不錯,但仍不足以緩解投資者對於甲骨文推動客戶轉變為雲訂閱模式的擔憂。

最新財季中,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66.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87億美元相比增長僅1%。該季度甲骨文的雲許可和內部部署許可銷售額下滑了4%至12.5億美元。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師Holger Mueller認為,這些數字並不能掩蓋甲骨文企業轉向雲計算速度緩慢的事實。

甲骨文在全球公有雲市場份額遠遠落後其他競爭對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在2018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當時在雲計算市場領域,亞馬遜市佔率為51.8%;微軟為13.3%,阿里巴巴佔4.6%,谷歌佔3.3%。甲骨文則未能進入市佔率前五。

據第一財經,一位了解甲骨文業務的業內人士表示:「甲骨文八九十年代是資料庫起家,給企業做應用,涵蓋很多內容,採購,財務等,但在雲時代,不需要本地部署,使用的是SAAS,軟體及應用,這種遍布全球的部署性的業務對甲骨文的轉型而言太過沉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記者 李少婷)、21世紀經濟報道、財經、第一財經、北京商報、澎湃新聞等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巨人網路三年漫長收購案背後的公司轉型與利益江湖
華為真是民族良心嗎?國人不要再捧殺華為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