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所熏之色也!歷代黑釉珍瓷賞析
專家為您掌眼
黑色,中國的正統色之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
中華民族對於黑色的審美,已經達到了精神崇尚的境界,從新石器時代的黑陶,到水墨書法、黑釉陶瓷的產生,以及歷朝上玄下纁最高的冕服(玄即黑色代表天,纁色代表地),漢文化都潛心於表達黑色之美。
黑釉瓷,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的瓷器,主要呈色劑為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著色劑。
金 黑釉出筋梅瓶
黑瓷在中國陶瓷史上往往被遺忘,除了宋代茶文化崇尚「黑」道受到較高的禮遇以外,很少受到人們的青睞。就連後來的瓷器研究中,對黑瓷也往往是一筆帶過。的確,黑瓷在中國近兩千年的瓷器歷史長河中,宛若銀河系幾顆微弱的星星,不是很惹眼,但它的存在,與其他瓷器一樣共同構建了中國陶瓷的大廈。
金 黑釉出筋梅瓶 局部
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至遲在東漢時就能燒制黑釉,東晉至南朝初的德清窯,用含鐵6-8%的紫金土配製黑釉,釉面光澤,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較為盛行;宋代則是黑釉的高峰時期;明、清時期御器廠所燒黑釉器做工精細,多在純凈的黑釉上施以各種低溫色彩,黑釉則成為各種美麗顏色的襯托。
黑釉陶瓷的發展
夏、商、周以前
蛋殼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
在夏商周三代以前的蒙昧時代,中國先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彩陶文化,因此考古學上也有時將這一時期稱為彩陶時代。在彩陶文化普興繁榮的時候,黑陶也漸漸初露端倪。如黃河流域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不僅燒成溫度高,而且胎薄如蛋殼之烏黑透亮。
東漢時期
東漢 黑釉熊形燈 浙江博物館藏
東漢時期,在浙江越地燒成中國陶瓷史上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之前,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陶轉瓷的過程。在這一時期,青銅時代佔盡了應有的輝煌和榮耀。而陶器開始在文化的夾縫中適應性地生存。這一時期,也出現了高品質的黑陶。
兩晉時期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黑瓷的成熟期應在兩晉時期,浙江杭州的德清窯出土了成熟的黑瓷。胎呈紅、紫或褐色;釉層厚實滋潤如玉,且色澤黑亮如漆,閃閃發亮;造型主要以壺為主,與當時的青瓷名品「越瓷」造型基本相同。當南方德清窯黑瓷處在興盛時期,北方也開始了黑釉瓷器的生產。至遲在東魏時期北方的黑釉瓷器已經成熟。
東晉德清窯黑釉唾壺
隋唐時期
隋唐以前,青瓷的文化含量遠遠高於黑瓷,僅憑色彩視覺傳達的感覺就自然將人們的目光集中在青瓷身上。黑瓷,古穆、莊嚴、沉寂,決定了它的實用和審美局限。
唐黃堡窯黑釉剔花填白花卉紋執壺
隋朝的短暫統一,沒能讓我們留駐更多的目光。唐代瓷器的南青北白,托起了中國瓷業的第一個高峰。作為單色釉瓷器的黑瓷,便顯得很珍貴了。唐代的黑瓷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陝西等地,但這些黑瓷未能擠進當時瓷器的主流。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唐代飲茶文化的審美觀,茶聖陸羽的「青則宜茶」將越窯青瓷的地位提到了最高。
唐長沙窯黑釉橫柄壺
唐長沙窯黑釉橫柄壺 模印「張家注子」銘款
兩宋時期
如果說唐代以前的黑釉瓷器是以純黑的形式出現,那麼宋代以後的黑釉瓷器則黑出了文化和美學。宋代黑瓷的主要窯口有:定窯、耀州窯、吉州窯和建窯等。定窯是以白瓷擅名的窯口,是與官、哥、汝、鈞等並稱的「北宋五大名窯」。
宋 黑釉凸線紋瓶
宋 黑釉執壺
宋代白覆輪黑釉折沿爐
兩宋時期,黑瓷的文化和美學內涵大多是通過茶文化體現出來的,隨著宋徽宗等人的遠去和鬥茶文化的衰落,黑釉盞類的黑瓷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相反,茶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弘揚和發展,日本人將這種黑色的茶盞稱為天目。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西夏、金
讓我們稍感欣慰又覺失落的是,在西夏和金兩個短暫的王朝里,我們還能見到一些粗獷的黑瓷,但他們的命運也像這兩個王朝一樣,始終沒有擠進中國歷史的正脈。
西夏黑釉剔花人面梅瓶
西夏磁州窯系黑釉刻花梅瓶
金磁州窯系黑釉鐵繡花加剔刻紋玉壺春瓶
黑釉出筋瓶 金
元明清時期
元明清時期,中國瓷業的中心轉移到了景德鎮。而我們基本上也被淹沒在兩種視像的海洋里,一是素雅沉靜的青花,一是五色斑斕的彩瓷,黑瓷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只偶爾在元代的草原和康熙的宮廷里能見到一些。
元魯山窯黑釉貼花罐
明永樂黑釉雙耳帶銘爐 景德鎮考古所發掘品
域鑒APP
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古錢幣的正確清洗和保存方式,你都掌握了嗎?
※以竹為紙,以刀代筆:竹雕的新舊辨別與斷代技巧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