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日本貴族被廢除,不甘落寞的他們建了個頗為神秘的活動基地

二戰後日本貴族被廢除,不甘落寞的他們建了個頗為神秘的活動基地

很多朋友都知道,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有兩個既合作又對立的階層。他們的代表分別是皇室與幕府。理論上,幕府將軍是天皇的臣子,實際上,幕府將軍是天皇的老大。朝廷有公卿,地方有大名。在幕末腥風血雨中,他們分成數派,並在戊辰戰爭中來了個總對決。最終,天皇一派勝,開始了明治維新,武士成為士族,而在他們之上,還有皇族(本圖)與華族。那麼,華族是哪些人組成的呢?

其一是朝廷公卿;其二是幕府及藩主;其三則是在幕末波譎雲詭中,憑藉自己的能力變成人生贏家的底層武士甚至是平民們。比如,伊藤博文、西鄉隆盛等。他們享有很多特權。(本圖前排左六是德川幕府末任將軍德川慶喜)

經濟方面,華族財產不許買賣,成立華族銀行,幫他們理財。政治方面,到了一定年歲,便能在貴族院謀得一個席位;至於各種榮典,當然也少不了。教育方面,也有特權。

專門給華族建了「學習院」,後來又有華族女學校。成績中等,便可入東京帝國大學;差一點的,就入京都帝國大學。平民家的孩子要考上這些大學,則是比登天還難。然而,在幾十年的歷史風雨中,很多家庭照樣沒落了。到了投降後,1947年,華族被整體廢除。這過程,還有點搞笑。

《擁抱戰敗》一書說,當時社會黨提議立即廢除華族制,獲得了國會通過。反而是盟軍司令部,卻覺得,只要不再給他們新加特權就可以了。華族被廢之後,盤根錯節的關係還在。何況,在最後一次以貴族身份覲見天皇時,裕仁勉勵他們,不要給祖宗丟臉啊。於是,他們再次聯絡起來,重建了華族會館,不過不再叫這個名字,而以它所在地霞關為名,稱為霞會館。

1968年,他們建了一棟34層的大廈,成為當時日本第一高樓。霞公館頗為神秘,會員極少,全日本不過幾百人。他們主要替舊貴族家庭舉辦婚禮等各種儀式,也進行一些慈善活動。(本文為原華族會館內部 本文照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1 的精彩文章:

相隔一百年被刺殺,林肯與肯尼迪的那些巧合,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他喝了一大口酒,抱起德國自殺女孩的遺體,走到玻璃窗邊

TAG:凡人摸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