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20年美國大選成年齡戰,40後VS80後,誰會是最後贏家?

2020年美國大選成年齡戰,40後VS80後,誰會是最後贏家?

「喬·拜登——他知道今天發生了什麼。」這是一則刊登在美國特拉華州的《新聞雜誌》(News Journal )上的廣告,當時正是1972年,29歲的拜登正以政壇新人的姿態在特拉華州挑戰63歲的老參議員。在那場選舉開始前,拜登說:「我尊敬我的對手,我愛戴這位老父親一般的人物,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年齡並不能代表一切。」

拜登沒有說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政壇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50年後的今天,這種變化似乎繞了個圈重新回到原地。在2020年總統大選開始前,美國政壇的風雲變化將由三名「40後」主導——特朗普,73歲;拜登,76歲;桑德斯,77歲——年過70的他們將激論著如何讓美國再次偉大。

面對勁敵,特朗普表示:我還是個年輕人

作為3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特朗普非常希望將年齡變成對自己有益的一個點。「我看著拜登,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但我只要一看到他,就會讓我感到自己還年輕。」26日,特朗普在白宮草坪登上飛機時說,「無論是從年齡還是精力上來說,我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但拜登和桑德斯的助手告訴《大西洋月刊》,他們均認為對方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己對年齡問題的擔憂,因為兩人僅相差1歲。

同時,他們還堅信特朗普的種種行為有助於緩和年齡顧慮,例如特朗普仍然拒絕公布自己的醫療記錄,喜歡在競選期間實時轉發福克斯新聞,而不是和拜登和桑德斯那樣,直接向公眾公開自己馬拉松式的日程安排。

後起之秀雲涌,創新成為民主黨關鍵詞

然而,在拜登和桑德斯與特朗普較量之前,他們不得不面對充滿年輕血液的民主黨陣營,這些候選人的年齡年輕到足以成為他們的孩子。當拜登第一次競選參議員時,有5名民主黨候選人甚至還沒有出生,桑德斯在佛蒙特州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人物。當拜登的競選廣告登上《新聞雜誌》時,貝托·奧羅克大約一個月大。

從目前來看,70歲以下的民主黨人表現最好且最年輕的皮特·巴蒂吉格只有37歲,他的年齡不到拜登和桑德斯的一半。巴蒂吉格也藉此打出了一個獨特的競選套路:他非常年輕,會活得足夠長,如果擔任總統,他能夠承擔所做出抉擇的全部後果。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投票,這場老中青三代的競賽愈加激烈。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8年,18歲至29歲年輕人的投票數增加了79%。至少有18名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認為,選民想要的是新鮮的東西——不僅是更年輕的總統,而且是能代表某種全新開端的人。

幾十年來,從肯尼迪到卡特,從柯林頓到奧巴馬,民主黨一直依靠創新來贏得白宮之路。尤其是在民主黨人對獲勝感到緊張、對特朗普執政的三年感到疲憊之際,拜登正指望利用人們對奧巴馬時代的懷舊,對更平靜的時代的懷舊,作為他「創新」方案的一部分。

老人真的不適合參選政治嗎?

「關於我的年齡,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拜登在26日在第一次接受競選採訪時說。面對特朗普的質疑,拜登回答道:「如果特朗普覺得比我年輕、比我有活力,那我還是回家好了。」

前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埃德·倫德爾(Ed Rendell)說:「拜登看起來比特朗普年輕15歲。」倫德爾認為,拜登參加競選「是因為他的性格和智慧,而不是因為他的年輕」。

特朗普已經是美國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而他的接班人也許會比他更老。那麼,老年人到底是否適合參政?

過去幾年,多位白宮官員表示,考慮到工作壓力和日程安排,他們擔心老年人不能勝任總統之任。雖然他們一般都很謹慎,不願在公開場合發表任何言論,擔心會侮辱特定的候選人或被指控有年齡歧視,但去年12月,一名白宮前官員透露,他曾想寫一篇專欄文章,標題是「在白宮為年齡歧視辯護」( In Defense of Ageism at the White House)。

凱澤寫道,「老年人在需要分散注意力或轉移注意力的任務上有困難,比如一邊做飯一邊打電話」。在推理、記憶和認知速度的測試中,70歲出頭的成年人的平均成績接近整體平均水平的20%,而20歲出頭的成年人的平均成績接近75%。」

支持拜登的特拉華州眾議員麗莎布朗特羅切斯特(Lisa Blunt Rochester)則說:「當年齡這個問題出現時,總會讓我覺得很好笑。我們總是被灌輸,你不應該看一個人的年齡、種族或性別。問題應該是,『你能勝任這份工作嗎?』」

不可否認的是,2018年大選後,眾議院議員的平均年齡下降了10歲,年輕化會否成為2020大選的關鍵詞?《大西洋月刊》評論道:「毫無疑問,總統大選的大部分精力和熱情來自更年輕、更多樣化的選民。而年齡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問題。」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巴黎聖母院修復有望,全球籌款、3D建模、遊戲公司來幫忙
一天8次連環爆炸,斯里蘭卡185條人命背後誰是真兇?4名中國人受傷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