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歷時30年的「大慶研究」發現了什麼?糖尿病中國研究再登《柳葉刀》

歷時30年的「大慶研究」發現了什麼?糖尿病中國研究再登《柳葉刀》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歷時30年的「大慶研究」發現了什麼?

糖尿病中國研究再登《柳葉刀》

作者 | 朱雪琦來源 | 醫學界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迎來30年「大結局」。近日,研究論文發表在了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糖尿病及內分泌學》上。

這項研究被認為幾乎改變了世界糖尿病學者對糖尿病預防的觀點,而30年研究成果,更被評價為「全世界領先」的突破性進展。

「第一個十年,我們看到了生活方式干預能夠預防糖尿病,第二個十年,我們看到了干預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率,但具體到包括心梗、腦梗、猝死在內的這些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病率,還沒有出現統計學差異。」研究主要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李光偉教授告訴「醫學界」,30年成果是這項研究的「大結局」。「早期6年生活方式干預的意義全都顯現了出來。我們進一步證實了20年時的研究成果,即干預能夠降低死亡率並非偶然。最重要的是,30年後,我們首次證明了,早期的時間有限的6年干預,30年後仍然能減少致殘致死的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病率。」

「也就是說,糖尿病的心腦血管、眼、腎臟微血管併發症是可以早期預防的。」李光偉教授強調。

大慶研究30年進展圖/論文截圖

早期干預效果比晚期吃藥效果更好

大慶研究是我國從1986年開始的一項領先全世界的糖尿病預防研究,比芬蘭的DPS研究和美國的DPP研究要早8-10年。

1986年,研究人員從黑龍江省大慶市110660人中遴選了577名糖耐量受損人群,這類人群處於正常血糖向糖尿病過渡的異常糖代謝狀態。其中438名被分配到干預組,138名被分配到對照組。在干預組裡,又分為飲食干預組、運動干預組、飲食+運動干預組。

在進行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後,又經過30年的隨訪,研究團隊對576名參與者中的540名(94%)進行了結果評估(對照組135名,干預組405名)。與對照組相比,研究人員發現聯合干預組:

糖尿病發病中位時間延遲:3.96年(95%CI 1.25~6.67;p=0.0042)

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HR 0.74(95%CI 0.59-0.92;p=0.006)

微血管併發症發生率較低:HR 0.65(95%CI 0.45-0.95;p=0.025)

心血管疾病死亡減少:HR 0.67(95%CI 0.48-0.94;p=0.022)

全因死亡減少:HR 0.74(95%CI 0.61-0.89;p=0.0015)

平均預期壽命延長:1.44歲(95%CI 0.20-2·68;p=0.023)

「我們之前認為,糖尿病的併發症只能是靠吃藥控制。現在我們的研究證明了,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李光偉教授解釋,研究發現,預防併發症的關鍵是推遲糖耐量受損人群進一步發展成糖尿病,「推遲6年就有助於顯著降低血管併發症。

而且讓李光偉教授感到振奮的是,早期預防比吃藥的效果更,「已經患有心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人,即使服用最新的藥物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抑製劑3到5年,也只能降低30%多的心血管併發症發生率,而早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30年後也能減少30%左右的心血管併發症發生率。」

紅線為對照組,藍線為干預組,30年里,兩組在糖尿病發病、心血管事件,微血管併發症,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數據上的對比/論文截圖

高血糖的危害被嚴重低估

生活方式干預葡萄糖耐量受損人群,能夠延遲2型糖尿病的發病,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微血管併發症,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並延長預期壽命。大慶研究的這些發現為繼續實施和擴大此類干預措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以遏制全球糖尿病的及其嚴重血管併發症的蔓延和流行。

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過去20年里快速增長,據報告,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是1.5億人,2017年增長到4.25億,2045年預計將達到6.29億。

曾經,糖尿病被認為是一種「富人病」,在中國的發病率並不高,但是近20年來,中國糖尿病患者增長速度超過預期,已經成為了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

中國曾進行過幾次糖尿病患病率的全國性調查。1979年調查的結果為0.67%,1994年為2.5%,1996年為3.2%。2010年,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篇論文指出,中國有9240萬成人患有糖尿病。最新的《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狀》調查研究顯示,目前,中國的糖尿病人數已經達到1.14億,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1%。而且該調查顯示,在中國,糖尿病患者知曉率僅為30.1%.也就是說,在1.14億糖尿病患者中,有約8000萬人不知情。

糖尿病的併發症患病率和致死率也很不樂觀。1991年到2000年,針對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在內分泌科住院的24496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分析顯示,30個省、市、自治區糖尿病併發症患病率分別為:高血壓31.9%,腦血管併發症12.2%,心血管併發症15.9%,下肢血管併發症5.0%,眼部併發症34.3%,腎臟併發症33.6%,神經病變60.3%,總患病率為73.2%

研究人員還發現,高血糖的危害被嚴重低估了。在大慶研究中,未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的糖耐量受損人群,20年後死亡率達到了33%,30年後死亡率達到72%,遠高於血糖正常人群同期的21%和28%的死亡率。

「我們研究中的干預人群——糖耐量受損人群,是糖尿病的『後備軍,』人口基數非常龐大。但是他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高血糖的危害。因此本次發布的研究結果意義更大。」

大慶研究或帶動政策改變

《柳葉刀》雜誌曾有一個兇險的預言:「我們可能打贏控制血糖的戰鬥,卻可能輸掉對糖尿病的戰爭。」

大慶研究做了30年,李光偉教授對此深有體會,「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手段,我們能控制一個兩個糖尿病人的病情,局部來看我們勝利了。但是糖尿病人越來越來越多,併發症越來越多,在全局上說我們還是打了敗仗。」

一項針對我國糖尿病疾病經濟負擔的研究發現,近年來,糖尿病直接醫療費以年均19.90%的速度增長, 超過同期GDP以及全國衛生總費用的增長。其中,門診和住院費佔很大比重, 特別是住院費的增長較為顯著。併發症成為影響糖尿病經濟負擔的主要因素。

李光偉教授希望,這項研究30年的結果能為通過預防「打贏對糖尿病的戰爭」提供一個有力證據。「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效益也更高。我們這項研究以後很可能會被《糖尿病防治專家指南》引用,衛生主管部門制定健康政策會參照這些指南。可以期待,在不久遠的將來,糖尿病防治政策會有較大的改變。」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床營養網 的精彩文章:

血尿、蛋白尿纏身,這些食療食譜值得收藏!
趙瑞生和姚穎龍《中國臨床營養網》

TAG:臨床營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