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面對孩子鬧矛盾,父母的第一反應,對他今後的發展息息相關!

面對孩子鬧矛盾,父母的第一反應,對他今後的發展息息相關!

文:vipJr

只有家長做好正確的引導,孩子的不愉快經歷才有可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最近在追《變形記》,杜華的兒子趙楚萇貢獻了不少笑點,成了大家的快樂源頭。

有歡樂,自然就有矛盾。

作為一枚吃貨擔當的趙楚萇,看到什麼東西都想嘗一口,連同大哥哥吳新穎的葯都不放過。結果發現真的是葯的時候,立馬就耍起小脾氣,還不小心將葯弄進火堆。

看見自己的葯被弄壞,吳新穎脾氣立馬就上來了,很快兩個孩子就扭打成一團。

雖說一旁的麻家人立馬就將兩個人拉開了,但是兩個孩子的心結應該如何解決呢?

令人好奇的是,麻家的人並沒有指責這件事是誰對誰錯,而是讓他們相互冷靜,由年紀相仿的麻求勝充當和事老,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和解。

只見麻求勝用打鼾聲這個玩笑,化解了現場的緊張氣氛,也化解了小夥伴的矛盾,讓兩個城裡來的孩子在歡聲笑語中握手言和。

其實,小孩子打架是常有的事情,那麼這時候,身為家長的你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陶行知曾說過,「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身為家長的我們,不能阻礙小孩對外面世界的認知,自然也不能阻止自家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產生矛盾,那麼我們的一舉一動,對孩子而言就尤為重要了。

孩子打鬧,家長強出頭的新聞數不勝數。

前段時間,一條#家長扔女童稱正當防衛#的新聞上了熱搜,引起大家的重點關注。

兩個小孩在一起玩耍,女孩子在玩耍時不小心用手中的玩具碰了小男孩的頭。這時,旁邊男孩子的父母直接抱起女童把她丟進海洋球池中。

孩子之間的輕微摩擦,本來是一件小事,但父母卻不能夠正確的對待。

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家的孩子吃虧了,想要爭口氣,最後導致了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曾有新聞報道,瓊海兩小孩打鬧,最後演變成家長之間鬥毆。兩家原本關係很好,經過這件事情後老死不相往來。

孩子打架,家長們一味地想要將被打的那「倆巴掌」還回去,這樣對孩子弊大於利。

家長總是干涉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長此以往,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拳頭解決。

無論是怎樣的情況,家長們用暴力解決問題,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家的孩子。

當孩子與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著孩子的一生。

前兩天,小侄子樂樂哭著回來了,說有一個大哥哥打他,拉幫結派地想要叫人去遊樂場,為他討回一個公道。

嫂子看見自家兒子哭得兩眼汪汪,心疼極了。於是跟著去遊樂場一探究竟。

因為有媽媽撐腰,樂樂壯著膽子將剛剛打他的小男生攔在了滑滑梯前面,頗有幾分狐假虎威的模樣。

那個小男生比樂樂高出了一個頭,果然是可以輕易將小傢伙揍一頓的。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在嫂子心平氣和地詢問下,小男生還原了整個事情的過程。原來是樂樂眼饞別人玩得開心,動手搶位置,還咬了小男生,小男生出於自衛才打他。

追根究底,犯錯的是樂樂,被打也是應該。真相大白之後,樂樂的「討公道」自然無疾而終,不僅要跟小男生道歉,還被罰「面壁思過」。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言語(或動手)反抗是為了自衛,是為了阻止侵害的繼續,而不是將被打的那「倆巴掌」還回去,更不是為了傷害對方。」

嫂子在聽到樂樂被欺負的時候,心裡肯定是著急的,但是比心疼更重要的是弄清兩人打架的緣由,看看是誰的問題。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樂樂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比起一個憤怒的「參與者」,家長更需要扮演成引導者,公平公正地為孩子樹立正確的社交觀。

1、保持平和的心態,站在孩子的立場

在《放開我北鼻》中因為Jackson想要跳自己風格的街舞,辰辰認為他跳錯了,因此擋住了他的視線,妨礙他學習,於是兩個孩子打起架來。

作為兼職爸爸的黃景瑜和王嘉爾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然而並沒有任何的大道理,直接現場模擬打架的現場教育萌娃,讓萌娃們從他們的互動中發現打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相互道歉。

為什麼打架?是誰先動手的?教育孩子之前,咱們需要先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

只有弄清誘導孩子矛盾的因素,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兩個孩子的心結。

2、原則問題不容忽視,教導正確處理方式

在了解情況的過程中,最擔心的是孩子撒謊誤導。

其實孩子撒謊很容易識破,作為家長的你,如果早已對真相心知肚明,是否會立馬戳穿孩子謊言呢?

《超人是媽媽》中,賈靜雯女兒咘咘鬧情緒,推倒妹妹波妞。因為害怕被責備,咘咘撒謊說想抱妹妹。

對於咘咘的謊言,賈靜雯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跟她說話,耐心地介紹抱和推的區別,從而讓咘咘真心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認錯。

其實,作為家長需要有自己的原則,對於孩子錯誤的行為要當面指出,又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幫助孩子改正。

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身作則

鄰居家的小孩齊齊總喜歡拿著棍子打人,一不高興就將所有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嘴裡經常說出各種難聽的口頭禪。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是齊齊喜歡看電視,經常模仿動畫片中動作,學得有模有樣的。開始家長覺得齊齊學得挺有趣的,也就沒有阻止,導致齊齊越學越起勁,現在後悔已經為時已晚了。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

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並做好榜樣。

更不要面對小孩子的小打小鬧,用一種玩笑的方式打發,導致孩子產生錯位的觀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要急於處罰孩子,要好好想想,是什麼促使他犯這樣或那樣過失的,要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想想,那麼就可以相信他們會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進錯誤的。」

我不曾懷疑家長的愛子心切。

但正因為疼愛,更應該好好處理孩子鬧矛盾的事情,讓孩子今後少走彎路。

只有家長做好正確的引導,孩子的不愉快經歷才有可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而不是變成童年的噩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學霸的15個錦囊,不一樣的思路分享給不一樣的你!
越吼孩子越叛逆,這樣教比吼多少次都更有效果!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