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賣了18年水果的百果園,要改行了!

賣了18年水果的百果園,要改行了!

文 / 華商韜略 張凌雲

1

無人倖免,或許是生鮮零售近況的最佳註解。

4月,美團小象生鮮突然宣布關閉江蘇無錫、常州的全部5家門店,全國僅剩北京2家店。在一片唏噓聲中,這個上場才大半年的生鮮新軍幾近折損。

2017年底,美團成立大零售事業群,二號人物王慧文牽頭,生鮮零售正式成為美團戰略性業務,小象生鮮一出生便被視為美團在零售戰場對抗阿里的新力量,如今卻中道崩殂。

無獨有偶。

3月,順豐優選也相繼關閉了在上海、武漢、青島、成都等地的門店,據說其餘城市門店正在清倉中。

順豐優選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承載著順豐的零售夢。2012年上線電商平台,2014年開始全國布局線下門店,曾計劃2018年要達到4500家線下店,2~3年內建立上萬家線下店。

然而,順豐優選6年來7度換帥,線下業務一直虧損。據順豐借殼上市的鼎泰新材的2017年財報可知,順豐商業板塊的虧損從2013年的1.26億元飆升至2014年的6.14億元,主要就是因為順豐優選密集開店。

就連看似最風光的盒馬也遠談不上「成功」。

近日阿里巴巴的一次會議上,盒馬領了個「爛番茄獎」,代表「批評」和「客戶服務不到位」。據媒體報道,當著500多人的面,張勇執意要侯毅上台領獎,侯毅也自評「盒馬頂多只有70分」。

今年4月,由大潤發主導的盒小馬關閉了全國首店,並宣布要放緩開店進度。此外,曾經的合作方三江購物因業績虧損,決定與盒馬「分手」。

然而,就在這樣一片慘淡中,一家水果超市居然要宣布進軍大生鮮領域。

誰給了它勇氣?

2

這位「不怕死」的勇士就是百果園。

4月16日,百果園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宣布,百果園將成立獨立生鮮品牌「百果心享」,從水果向果蔬蛋奶等大生鮮品類升級。

2002年,余惠勇在深圳開出了第一家百果園,專營水果。兩年里,百果園通過加盟的方式擴張至70多家門店,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當時,沒有人看好水果連鎖零售。連鎖往往要求極高的標準化商品,而水果受品種、氣候、種植、採摘、運輸等多重因素影響,很難保證質量標準化。

為了保證所有門店提供穩定且優質的水果,余惠勇決定發力供應端。

2005年,百果園成立了果品供應鏈管理公司,不僅負責水果的統一採購,還直接參与到水果的生產環節。

雖然這些工作投入大、見效慢,但為百果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百果園布局了近230個水果種植基地,在全國範圍內搭建了17個初加工配送中心。

「生鮮是個大事業,需要大體系的支撐,要麼有巨額資本,要麼投入足夠時間。」余惠勇認為,百果園為此付出了足夠多的「時間」。

艱難挺過7年虧損,百果園終於初步實現盈利。此後,百果園的發展勢如破竹。

2015年,強勢併購北京最大的水果連鎖零售企業果多美,手握中高端精品水果和大眾消費水果兩張牌;2016年又趁著新零售的東風,收購水果電商一米鮮,由此完成線上線下全面布局。

之後,百果園又兼并了南京鮮時代、長沙綠葉水果等區域水果連鎖品牌,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水果特許連鎖品牌。

歷經18年的積累,百果園覆蓋全國70餘個城市,擁有超過3700 家門店和23個倉儲中心。2018年,百果園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元,總銷售額更是超過100億元。

面對風起雲湧的生鮮零售市場,余惠勇充滿信心。

他在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食品產業的根基是種植,種植中最難的是水果,「根莖葉花果,果在最高階,因此從水果做到生鮮是降維打擊」。

3

作為新玩家,百果園能否為生鮮零售帶來新的變局,還需觀望一段時日。

水果號稱是世上最難做的單品,但百果園不僅將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而且做得還不錯,背後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零售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從路邊小攤到門店再到超市,從線下到線上再到新零售,零售的模式一直在改變。

有人說,這背後離不開新技術的推動。比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生鮮電商蓬勃興起;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使得無人零售走入大眾生活,進一步改變了人貨場的格局。

但是,零售的本質並不是技術,而是服務體驗。只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做強做久。

當年,4000多家生鮮電商蜂擁入局,他們都擁有技術,但真正活下來、實現盈利的只有那些服務好的1%。

同理,百果園能走到今天,靠的也是多年堅持不變的服務品質。

不僅每年投入上千萬元在供應鏈、果園種植等水果品質保障上,而且在業內率先推出「不好吃三無退貨」的服務承諾,即不好吃可無小票、無實物、無理由的信任退貨服務。

「我們水果人常說,能經營好水果就能經營好一切。我希望通過我們百果園的努力,能夠真正做好的食品、做好的生鮮。」

余惠勇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願意再死磕二十年。」

參考資料:

《百果園決戰大生鮮》36氪

《從水果進軍大生鮮,百果園余惠勇:重新歸零,願意再死磕二十年》野草新消費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中國小老闆七十年借錢史
黑洞照片霸屏,瘋狂與創新的不止有科學家,還有馬斯克、任正非們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