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雲計算浪潮下,老牌IT巨頭甲骨文的掙扎與奔突

雲計算浪潮下,老牌IT巨頭甲骨文的掙扎與奔突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5月9日報道(文/田甜)

曾經不可一世,卻在新的技術浪潮衝擊下,因為轉型不力而落敗。這樣的商業大戲從來沒有落幕過,柯達、諾基亞無不如此。這回,輪到傳統IT巨頭甲骨文Oracle當主角了。

5月7日,甲骨文召開了面向全中國區的電話會議,確定對中國研發中心(CDC)進行裁員調整。亞太人力資源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公司正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導致一部分人要離開崗位,這將是全球性的。

據了解,甲骨文CDC共約1600人,而首批被裁員工數量約900人左右,佔比近6成。此次被裁退的員工將普遍獲得「N(工作年限) 6」的補償。

而此次裁員其實早有徵兆。今年3月,甲骨文執行副總裁Don Johnson向全員發送了一封標題為「組織重組」的電子郵件,告知工作人員:將來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將圍繞Oracle雲基礎設施(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簡稱OCI)運營展開。這意味著甲骨文即將開啟新一輪裁員潮。

在中國之前,據TheLayoff.com的傳聞報道和內部風聲所稱,墨西哥、新罕布希爾州、印度、矽谷都已出現裁員狀況。TheLayoff.com上發表的一則匿名文章指出,甲骨文此次裁員目標總數佔全球員工總數的10%,而2018年Oracle的員工總數約為13.7萬人。


掉隊雲計算賽道

正如Don Johnson所言,甲骨文大幅瘦身背後,都是因為雲計算。作為無法逆轉的浪潮,眾多巨頭都押注了雲計算,向來被看作「資料庫中的蘋果」的甲骨文也在全力擁抱雲計算。只是,昔日王者的榮耀在新賽道上漸漸黯淡了。

甲骨文是全球最大的企業軟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灘,為遍及145個國家的用戶提供資料庫、工具、應用軟體及相關的諮詢、支持和培訓服務。2013年,甲骨文超越IBM,成為繼微軟之後全球第二大軟體公司。它曾和IBM、EMC(易安信,2015年10月被戴爾以67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一起定義了IOE(IBM的小型機、Oracle資料庫、EMC存儲設備)時代。

但是,在雲計算市場,甲骨文卻排不上名號。根據Gartner在去年8月發布的世界雲計算市場份額佔比的報告,亞馬遜AWS、微軟Azure以及阿里雲分列全球雲計算業務前三甲。而甲骨文的雲業務直接被歸入「其他」。

今年3月,甲骨文發布了最新一季財報,雲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為66.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87億美元相比增長1%,在總營收中所佔比例為69%,高於去年同期的68%。雲授權和現場授權業務營收為12.5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2.99億美元相比下降4%,在總營收中所佔比例為13%,低於去年同期的14%。由財報可以看出,甲骨文賴以安身立命的雲計算業務增長几乎停滯。

此外,雲計算市場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馬太效應。據2018年Gartner發布的全球公有雲IaaS魔力象限,2017年共計14家企業進入該象限,而2018年這一數字銳減為6家。

這就不難理解甲骨文何以爆發出「將來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將圍繞Oracle雲基礎設施運營展開」的決絕。

押注OCI

在上述郵件中,Don Johnson還寫道:「今天OCI內部的變化可以更好地與總裁拉里·埃里森的公司願景保持一致。這些變化將簡化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將投資重心放在我們最具戰略意義的優先業務上,並幫助我們更高效、更快速地兌現Oracle第二代雲的承諾和覆蓋範圍。」

雲計算本身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才能保證一定的市場份額。在業務增長遲滯的情況下,甲骨文決定「將投資重心放在最具戰略意義的優先業務上」也不失是明智之舉。郵件最後提到「OCI業務的發展比任何時候都更強大。」而被給予厚望的OCI能否帶領甲骨文翻盤,還是未知數。

近兩年,甲骨文在OCI上的突破主要有兩部分。2018年3月,甲骨文推出首款Oracle自治資料庫服務——自治數據倉庫。在甲骨文的描述中,自治資料庫是革命性的產品,其能降低70%的運維工作量,還能大幅降低超過80%的運營成本。

甲骨文創始人、首席技術官拉里·埃里森曾表示,Oracle自治資料庫在市場中取得了成功,目前已經累計擁有近1000家付費客戶,而且還有大約4000家客戶正在測試該軟體。

然而,這只是甲骨文的一面之詞。Oracle自治資料庫能否成為甲骨文攻城略地的利劍,還需要市場的檢驗。近年來,AWS、阿里雲等雲計算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資料庫Aurora和POLARDB,而且,它們還提出「雲原生資料庫」的說法。雲資料庫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搬遷的,一種是雲原生的。雲原生資料庫提供的是一種「拎包入住」的方式,在企業向雲上遷移的時候,更具優勢。

也是在2018年,甲骨文推出第二代雲架構。不同於第一代雲架構是基於傳統企業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第二代雲架構,是真正意義上從雲的本質出發構建起來的雲體系。拉里·埃里森甚至放話說,甲骨文的自主資料庫遠遠超過了亞馬遜的AWS雲服務。但在媒體看來,拉里·埃里森這一挑戰亞馬遜的舉動,只是製造營銷噱頭。


王者能否歸來

甲骨文在雲計算賽道落後的原因,拉里·埃里森的霸道和傲慢負有一定責任。

「雲計算?簡直是胡扯。現在的IT行業比時裝界還要追逐潮流與時尚。」2008年,拉里·埃里森毫不遮掩對雲計算的不屑一顧。等到他回心轉意,決定發展雲計算的時候,各大廠商已經跑馬圈地多年。起跑落後的劣勢一直延續到現在。

困頓中的甲骨文,近年來接連爆出裁員消息,而公司高層也出現人事變動。公司曾經的二把手,原產品開發總裁托馬斯·庫里安於2018年出走,擔任了谷歌新的雲業務CEO。出走原因,主要是與拉里·埃里森在業務擴展策略上產生嚴重分歧。

他希望讓甲骨文更多的傳統軟體跑在亞馬遜、微軟的公共雲上,以緩解甲骨文在雲基礎設施方面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相比落後多年的狀況,同時還可以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但是,以霸道、好戰著稱的拉里·埃里森怎肯輕易妥協,他認為,此舉將令競爭對手受益,同時進一步降低甲骨文自有雲平台的吸引力。

如今,處在裁員旋渦中的甲骨文,或許有英雄遲暮的悲涼色彩,但也不乏整裝待發的希望。回顧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歷程,過去10多年的發展其實相當緩慢。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IT的工作負載情況,傳統IT所佔比例為73%,公有云為15%,而私有雲則是12%。而十年前的2006年,超過98%的IT工作負載在傳統IT的架構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甲骨文的未來似乎又充滿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野蠻生長背後的女人
迷幻操作?網傳零跑汽車用假臨牌組織試駕致媒體記者扣分+拘留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