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再論碣石山——鹽山縣名來歷探源

再論碣石山——鹽山縣名來歷探源

再論碣石山——鹽山縣名來歷探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公元206年(東漢建安十一年)秋天,三國時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在東征青州海賊管承,吟出千古絕唱《碣石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954年夏天,毛澤東在北戴河海濱避暑時,觸景生情、吟唱豪放之詞《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時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因為兩篇詩詞都進入了中小學語文課本,又因為毛澤東的偉人地位和特殊影響,在詞中借曹操「東臨碣石」之典,使得碣石之地幾乎婦孺皆知。

那麼碣石到底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呢?碣石真的在北戴河附近嗎?那還得從碣石的最早出處說起。

最早記載碣石之名的是《尚書·禹貢》。其中有三條:其一「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覃懷厎績,至於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恆、衛既從,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其二「導岍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至於太岳;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于海。」第三條「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我們知道《禹貢》是戰國時期借大禹之名記錄山川地理土壤物產的古典文獻。第一條「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是說相對於中原地區的邊遠的東夷人向天子進貢的物品和路線。皮就是東夷地區特產貴重動物毛皮,這是東夷人進貢的最好物品。沿什麼路線呢?就是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及渤海、東海諸島廣大地區夷人,沿渤海灣西岸,南行到達靠近碣石的古黃河入海口(今黃驊港附近大口河口)進入黃河航道,逆行上溯到達京城(今河南陝西一帶)。碣石在黃河的右邊,也就是南岸,即所謂「夾右碣石入於河」。第二條「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于海」,第三條「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是說大禹治理黃河的方位流向。翻過太行山脈,向東北進入華北平原,分九條入海。這九河分別是:徒駭河、太史河、馬頰河、覆鬴河、胡蘇河、簡河、挈河、鉤盤河和鬲津河。「九河」合而為一,名為「逆河」。這句話應該指的就是黃河在華北平原分為九支,後重新匯成一條黃河,又稱逆河。孔傳:「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於渤海。」蔡沉集傳:「意以海水逆潮而得名。」逆河,在碣石山流入大海。

以上記載我們得知,碣石一個要素是在海邊,另一個要素是在「河」南岸。而在古代「河」是黃河的專稱。所以碣石一定在黃河入海口的南岸。那麼我們就考察一下,什麼樣的山具備這樣的條件呢?翻開中國歷史地圖集,我們不難發現。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秦漢時期黃河入海口幾經遷移,但範圍在魯西北和天津之間。但主要幹道常常是鬲津河(今漳衛新河)和與之時分時合的無棣水(現名無棣溝,今大部分已淹沒淤積)。自夏商周三代至今4000多年,渤海地區除了海岸線向里推進數十里以外,沒有巨大的地殼變動,也就是說燕山山脈和泰山之間,在渤海岸邊只有兩座山,一是大山(馬谷山)今無棣縣境,二是小山(馬騮山)今海興縣境。而在河南岸的只有大山。

明末清初大學者顧炎武《山東肇域志》載:「《禹貢》: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又曰: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于海。是其在九河之末,入海之口,明矣。」

民國著名方誌家,鹽山縣誌主編賈恩紱在《碣石辨》上、下篇中指出「由是言之,濟南以北,天津以南,沿海三四百里,非有足為海道表識之山,不足當碣石之目。乃濟、津之間平衍廣斥,舍馬谷、馬騮二孤山外,實無一丘之可指。馬谷距海口十餘里,矗立無偶,草木不生,適居鬲津南岸。河在其北,則南為右;海在其東,則西為右。山適在河海之間,經所由號為夾右歟。」

他又進一步指出:「此山在唐虞則號碣石,在春秋則號無棣,在魏晉隋則號鹽山,在唐宋則號馬谷,在元明清則號大山。」

由此觀之。其實,大山就是碣石山,只是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稱謂罷了。碣石山,在現今山東省無棣縣境,漳衛新河(古黃河入海口)南側,屬古齊地無棣邑境內。無棣,春秋時期就是一處古邑,隸屬齊國。《左傳·僖公四年》有記云:管仲謂:周召公奭曾賜齊先君之履,讓他「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也就是說,無棣位於古黃河之南岸,是齊國的北境。碣石、無棣、鹽山、馬谷山、大山只是五種不同稱謂,都是指禹貢所謂碣石。

碣石一地在以後歷代文獻中常常提到。《史記 蘇秦列傳第九》中有蘇秦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栗矣,此所謂天府也」首先肯定雁門在燕之西南,碣石在燕之東南。此時的碣石正是齊燕兩國的邊界。《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其實就是把齊國北境的齊長城毀掉浚通,一是便於河水暢通,二是去掉舊國關防,便於統一。現在在鹽山縣境中部還存有碣石山一直向西偏南連綿數十公里的齊國長城,現叫齊堤。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卷一七,云:「厭次縣:相傳以秦始皇東遊厭(ya)氣,至碣石,次舍於此,因名之。」厭次縣在古無棣邑,說明碣石也在無棣邑。隨後秦二世元年春天,李斯從二世胡亥「至碣石,並海,南至會稽,而盡刻始皇所立刻石」。胡亥從京城直達碣石,大概是走得黃河水路。《漢書·武帝紀》:「行自泰山,復東巡海上,至碣石。」漢武帝的行程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泰山離碣石山不遠。

碣石和秦皇漢武魏王曹操有著數不清的淵源,碣石和無棣、泰山、黃河、渤海常常同時出現,這從多個角度佐證,禹貢碣石就是渤海西岸、黃河口邊、離泰山不遠的無棣碣石山。

顧炎武在《肇域志》里稱:「濟南府海豐縣(明清無棣縣稱海豐)有馬谷山,即古碣石。」《鹽山縣誌》載:「唐堯時,此山距海口十餘里,為導航標識之山,人稱碣石山。」。大山,唐虞稱碣石,春秋名無棣山,魏晉時稱鹽山,唐宋稱馬谷山,明清俗稱大山。春秋以前碣石几更其名,僅大山之稱已有七百年之久。

在這裡我們引入一個話題。始皇三十七年,是徐巿和秦皇的最後會面。秦始皇沿渤海南岸,在碣石山處的黃河入海口,進入黃河河道。沿河上行到離碣石山40公里的饒安邑,築千童城,訓練童男女。在千童城送別徐巿泛海東渡之後,返程途中,在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病重,暴卒於沙丘平台(河北邢台)。所以說,徐福秦皇兩不知:徐福不知秦皇死,因此在惶惶不可終日中止王不歸,移民海外,留下千古之謎;始皇也不知徐福逃亡,在盼望長生的依依不捨中命喪西天,留下萬世笑談。徐福最後一次成功東渡的入海口,應該是碣石山之陰的鬲津河口(今大口河口),也即是現在的黃驊港。

上文我們理清了碣石山的歷史淵源。下面把話題轉到我們現在的鹽山。

一提起鹽山,過去人們就有這樣的說法:鹽山鹽山,無鹽無山,苦海沿邊。不知何時,人們覺得有損鹽山形象,又改成了鹽山鹽山,地鹼水咸,人實心甜。不論怎麼改,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鹽山自然條件的惡劣。其實這是對現今鹽山管轄區域局限性所帶來的片面認識。我們不妨對鹽山縣的歷史沿革做一下詳細回放。

——春秋時屬無棣邑;

——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置高成縣,治今故城趙村;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73年):高成縣改名高城縣;

——北齊文宣帝天寶7年(公元556年):高城移治大留里(今黃驊市舊城鎮),同時把章武縣合併到高城縣;

——隋文帝開皇18年(公元598年):改高城為鹽山縣;

——明洪武9年(公元1376年):鹽山縣治移至香魚館,即今址。

其中關鍵的一條是隋文帝開皇18年,也就是公元598年,是鹽山作為縣名的開始。那麼,為什麼把高城改名為鹽山呢?《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八·河北道三》中李吉甫撰有:「鹽山縣,本春秋齊無棣邑也,管仲曰『北至於無棣』。漢於此置高城縣,屬渤海郡。武帝以平津鄉封公孫弘,即此縣鄉也。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為鹽山縣。鹽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從中可以看出,是因為在縣治東南八十里有一座山叫「鹽山」,隋文帝才把高城縣改稱鹽山縣。此時的鹽山縣縣境甚廣,北至魯縣、平舒,南至陽信、饒安,西至清池、東至大海。到了民國時期鹽山縣境基本未變。民國五年,對鹽山有如下記載:鹽山今境,兼有漢代四縣之地,曰柳縣、曰高城,全境也;曰章武,今蓋得其南境;曰千童,今蓋得其東境。《鹽山新志》(1916年版)。《鹽山新志》系鹽山賈恩紱(佩卿)先生所編纂。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歷史上的大鹽山面積之廣袤,可以說是津南濟北第一大縣。鹽山鹽山,既有鹽又有山,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溯本求源:鹽山既是山名也是縣名,鹽山的最古名稱叫碣石山,從中也可以聯想到鹽山縣悠久的歷史淵源。(范洪勝,滄州市國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