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馬上「無法呼吸」?專家:冰川融化釋放「熱氣」,後果難料!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顯示,2019年4月,北極海冰創造了40年觀測記錄以來4月海冰的最低紀錄。2019年4月的北極海冰面積為1345萬平方公里。這比1981年-2010年的長期平均範圍低要低出了124萬平方公里,比2016年4月創下的歷史低點還要低230000平方公里,值得注意的是,距離上一次破紀錄僅僅才過去了三年!
全球氣候變暖無疑是主要原因。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有衛星測算起,儘管期間有波動,但經過40年的觀測分析,北極的海冰面積一直在穩定的下降,這和全球變暖的步調保持一致。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分析數據則顯示,因為「北極放大效應」,北極地區變暖速度已經是全球變暖速度的兩倍以上,科學家們對此表示擔憂,如果按照現有的速度發展下去,到本世紀中葉,北冰洋很可能會進入夏季無冰的時代。
雖然北極的海冰消失給北極航線等帶來了機遇,但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北極海冰的這種變化非常危險。研究者指出,由於北極海冰的明顯變化,已經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循環過程產生了極大影響,北極目前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碳源匯格局變化最劇烈的地區。
碳源和碳匯分別指二氧化碳的釋放源和吸收體。在北極,碳匯和碳源都發生了變化——北極海冰減少後,開闊海域變得更多、持續時間變長、接收的太陽輻射更多,同時地表含有的營養鹽物質在冰層融化後被沖刷入海,這一系列的變化有利於海洋植物的生長。對於地球來說,海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碳倉庫」,因為廣闊海洋中生存著巨量的海洋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並排放氧氣,在這個過程中碳被固定到植物體內,而這些被固定的碳在經過一系列過程後將從海洋表層轉移到還有深層並埋藏,就像是海洋吸收了這些二氧化碳。
但全球變暖影響也改變了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層,永久凍土層埋藏的有機物將被微生物以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方式釋放到大氣層中,加重全球變暖,這使得北極也正在加大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這樣來看,隨著北極的變化,二氧化碳在北極「呼吸」過程中釋放和吸收都發生了改變,因此對於全球變暖將產生複雜的影響。但這個過程究竟會對北極和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科學家們尚未有定論。
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北極升溫和海冰的迅速下降對於天氣和氣候產生的影響更加值得關注。這主要是因為北極的熱力場決定著北半球的大氣環流形勢,如果北極海冰過少,會明顯改變北半球西風帶和極地渦旋的狀態,帶來比如北極渦旋南下這樣的極端事件,導致北半球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寒潮和暴風雪。
※大範圍40度!海南島變身「紅燒佩奇」,最熱的時候馬上就到了!
※基本確定!東北「倒春寒」一觸即發,降溫10多度還要飄點雪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