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陳綺貞結束18年戀情:最好的愛情,不會因為分開而失去

陳綺貞結束18年戀情:最好的愛情,不會因為分開而失去

領取你的專屬佛卡

文 | 禪叔

這兩天,微博上被討論最多的一條熱點,就是歌手陳綺貞宣布與相愛18年的男友鍾成虎分手的事兒了。

陳綺貞是個真正的才女,她的音樂靈動活潑,充滿文藝的美,她本人在音樂圈也有著「文藝教母」的稱譽,她的音樂,是我們這個年代很多人的青春記憶。

然而,如果不是昨天「陳綺貞宣布分手」這條新聞上了熱搜,可能很多人甚至沒聽說過,原來她還有個愛人,一個共同走過18個春秋的男朋友,叫鍾成虎。

分手之後,陳綺貞對媒體表示,愛情結束了,兩個人可以很自然地回到好友、工作夥伴的關係。

但她的很多歌迷都很難想像,兩個相愛18年的人要如何和平分手,粉絲們想要安慰陳綺貞,有人說鍾成虎是渣男,說陳綺貞「18年青春餵了狗」,說鍾成虎這麼長久的時間裡,只談戀愛不結婚,是一種不負責任。

禪叔想,也許有些人看來,戀愛之後唯有結婚,才算結果,才算負責。

但其實,世間的感情有千萬種,不是每一種感情的結果都只能指向婚姻,就像微博上關於此事,某網友的一條評論:

「你們看到的是他們愛了18年還是分手了,但我看到的是,他們沒有婚姻制度的責任束縛,卻愛了18年。」

在分手宣言里,陳綺貞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

「每段感情都會走到下個階段,我們只是沒有走進婚姻。」

「18年,沒有讓我懷疑愛,反而讓我們更願意愛人與被愛,懂得愛人,才是大人。」

如果說一段愛情沒有走進婚姻,結局就是失敗,那麼,那些曾經擁有的美好,又要怎麼算呢?

陳綺貞和鍾成虎,從2001年開始相愛,鍾成虎欣賞陳綺貞的才華,他覺得她是舞台上的明珠,他擔任她的音樂製作人,是她最忠實的合作夥伴。

不論是音樂中,還是生活中,他們都是最默契的伴侶,即使如今決定分開,也是如此。

2019年1月,陳綺貞還曾邀請鍾成虎同台演出,感謝他這麼多年來的愛與付出。

禪叔覺得,他們的愛情,堪稱成年人感情的成熟範本:相愛的時候,他們是認真的,決定分開的時候,他們也是認真的。

這世上最好的愛情,絕不是分手後反目成仇,也不是黯然神傷,而是像他們這樣,珍存曾經那些美好,平和地過渡到下一個階段。

2019年1月16日,世界首富、亞馬遜網站創始人貝佐斯與妻子麥肯齊宣布離婚。

貝佐斯麥肯齊算得上是患難夫妻,他們二人攜手創立了亞馬遜,也創造了巨額財富。

在離婚聲明中,他們寫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話:

「即使我們知道25年以後我們會離婚,我們仍然會選擇在一起共度25年。」

「作為夫妻,我們曾有過美好的生活,即使離開,我們依然可以展望到美好的未來。未來的路,我們將繼續是家長、朋友、合作夥伴,同時也是獨立的個體。」

要知道,成功的愛情並非只有白頭偕老一個結局,比那更重要的 ,是彼此擁有的時候彼此珍惜。

分手、離婚,都不代表從此陌路,不代表把我們的過往從生命中生生抹煞,只是換一種關係相處,換一種方式生活。

在一段成熟的感情關係里,人們不會因為最後沒有進入婚姻就覺得自己吃虧,覺得曾經的一切被辜負,因為那些共同度過的時間,共同擁有的回憶,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這也就是佛教禪宗中經常說到的「剎那即永恆」。

《那些年》中,沈佳宜和柯景騰相愛了那麼久,最後卻還是嫁給了別人。在沈佳宜的婚禮上,柯景騰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酗酒也沒有吵鬧,只是靜靜地注視著曾經自己的愛人,如今身披一襲潔白的婚紗,聖潔美好。

《匆匆那年》里,方茴和陳尋一起走過了最青澀的青春年華,卻沒能一起走到最後,但他們都記得,彼此曾經相愛過,也曾經注視著對方的背影,目送對方離開,只為了不破壞曾經的青澀回憶。

《前任3》中,林佳最後吃了芒果,孟雲也在商業街上聲嘶力竭,可是他們最後還是分開了,不曾虧欠,體面告別。

張愛玲曾經說過:「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因為彼此相愛過,所以面臨結局,最好的對待便是守護住曾經的美好。

最好的愛情,不是海誓山盟,最應景的分離,也不是撕心裂肺,而是不驕不躁的相愛,不聲不響的離開,留住曾經的幸福回憶,回味著那一點不可或缺的遺憾,這樣的愛情,才不辜負曾經相遇。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用最誠摯的方式,為曾經的感情畫上最圓滿的句號,一如當初怦然心動的開始。

懂得愛人,才是大人。

真正愛過的人,就算是告別,也不是彼此失去,更不是反目成仇。

因為,時間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壽長,我們唯一該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珍惜和伴侶相愛的每一刻。並且記得,不論開始一段關係,還是結束一段關係,我們首要考慮的因素都應該是愛,而非其他。

往後餘生,願我們都能夠愛得更加純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叔論禪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禪 保持覺照
無佛應現之時,宜專修凈土

TAG:禪叔論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