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北師大課堂講詩》出版,欲重建中國新詩傳統

《在北師大課堂講詩》出版,欲重建中國新詩傳統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不可否認,與古典詩詞相比,中國當代詩歌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一直遭遇邊緣化。「中國當代詩歌的傳統一直處在一種被扭曲、被戕害、被損毀的狀態。讀者和詩人的衝突不但沒有縮小,某種程度上還擴散了。」作家出版社編審、評論家唐曉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詩人對讀者、批評家不再抱任何希望,孤獨地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一些讀者已經不耐煩了:你寫的既然我讀不懂,那我不讀行嗎?「這種衝突是歷史性地形成的,就要歷史性地重建起來。」在這一背景下,最近,《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的出版,被業界認為對於重建新詩傳統、普及新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這套書對當代中國大陸、台港澳及海外地區百餘位優秀的代表性詩人的作品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生動的文本解讀,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詩學理論的歸納與建構,完整地呈現出中國當代詩歌的版圖。」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看來,該書用一種特殊的形式填補了國內相關詩歌研究的空白,「堪稱一部口語體的中國當代新詩發展史略。」

「作為中國新詩的評論集,即使把學生髮言統統去掉也不影響這套書的完整性,但我不想這樣,我希望通過對話的方式對年輕人進行新詩教育。」該書作者、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評論家譚五昌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一向認為,中國當代詩歌是中國當代文學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長期扮演著當代文學發展方嚮導引性的先鋒角色。譬如,20世紀70年代末崛起的「朦朧詩」之於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的現代派小說的藝術啟發;80年代初期詩壇萌生的「文化尋根詩」之於80年代中期濫觴的尋根文學潮流的直接影響;80年代中期以日常生活敘事為核心內容的「第三代詩歌」之於80年代後期席捲文壇的「新寫實小說」風潮的美學迴響等。

在譚五昌看來,新詩教育工作事關對當代人進行審美情感教育、生命倫理教育、道德理想教育以及靈魂塑造等系列性的精神工程,意義重大。但目前新詩的教育、推廣普及工作在國內高校及中學校園非常欠缺,令人憂慮。因此,2005年他給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開設「中國當代詩歌研究」課時,對這門課可能受到學生的歡迎程度並不抱很高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們對這門課整體上表現出頗高的參與熱情,其他專業的研究生與部分訪問學者也聞訊進入他的詩歌課堂,圍繞某位詩人的創作或一首具體作品各抒己見,有時激烈碰撞,眾聲喧嘩,將詩歌課堂上自由的學術氣氛營造得頗為濃烈。譚五昌表示,「青年學子對當代詩歌持有如此飽滿的熱情十分難能可貴,於是我欣然接受他們的建議,將課堂講詩及與學生討論的實際情形進行現場錄音,之後進行文字整理。」

「詩人歐陽江河說,一個好詩人後面應該有50個批評家跟著,因為詩要不斷被闡述。可惜當代詩歌遭到非常大的不公,沒有人讀。我們正在試圖重建當代詩歌傳統。」在《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學術研討會上,唐曉渡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所謂詩歌傳統,是由時間之軸和空間之軸的交叉而形成的。時間軸是指一代又一代詩人和讀者用自己新的血液、新的眼光不斷豐富它。空間軸指由不同領域的讀者相互聯繫形成的多樣性。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新詩傳統就已分崩離析,時間軸和空間軸扭曲、離散。朦朧詩之後,詩人、批評家們一直在試圖糾正這個後果,但又趕上商業主義和消費主義的衝擊,現在想重塑傳統比較困難。「傳統不會自動重建,需要由一個一個的人,一本一本的書,一篇一篇的文章來做這個努力。」唐曉渡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台灣花蓮地震,台北又一大樓傾斜已疏散32人
巨頭百事與印度農民的「土豆戰爭」,突然上演「愛與和平」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