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諸葛亮好友,在曹魏擔任要職,諸葛亮卻在為其鳴不平

此人是諸葛亮好友,在曹魏擔任要職,諸葛亮卻在為其鳴不平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發生在徐庶向劉備辭行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徐庶、劉備和孫乾。原文如下:

(徐庶)持書來見玄德曰:「某本潁川徐庶,字元直;為因逃難,更名單福。前聞劉景升招賢納士,特往見之;及與論事,方知是無用之人,故作書別之。夤夜至司馬水鏡莊上,訴說其事。水鏡深責庶不識主,因說劉豫州在此,何不事之?庶故作狂歌於市以動使君;幸蒙不棄,即賜重用。爭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計賺至許昌囚禁,將欲加害。老母手書來喚,庶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馬之勞,以報使君;奈慈親被執,不得儘力。今當告歸,容圖後會。」

玄德聞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親,元直無以備為念。待與老夫人相見之後,或者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謝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來日餞行。」孫乾密謂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盡知我軍中虛實。今若使歸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見元直不去,必斬其母。元直知母死,必為母報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子母之道,不義也。吾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眾皆感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徐庶化名單福投靠劉備,兩度擊敗曹軍的進攻。曹操的謀士程昱將徐庶的母親軟禁,並偽造其筆跡寫信給徐庶,逼迫徐庶離開劉備。徐庶將此事告訴劉備,並向其辭行。劉備答應讓徐庶離開,但孫乾卻認為徐庶對軍中虛實非常了解,擔心對劉備不利,建議劉備不讓徐庶離開。最終,劉備拒絕了孫乾的建議。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徐庶口中的「招賢納士」, 意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馬致遠《陳摶高卧》第二折中的「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

小說中提到的徐庶母親落入曹操之手,是歷史的真實,但卻並非是在劉備駐紮新野時期。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小說中所提到的成語偽造徐母書信及後來發生的徐庶「走馬薦諸葛」等情節都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故事,並非歷史的真實。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突出曹操的奸詐和劉備仁厚的性格。

至於徐庶投靠曹操後的情況,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中有所提及。該傳稱:「福(即徐庶)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這其中的御史中丞是負責官員監察的要職,由此可見,徐庶也並非如小說所言的來到曹營後一言不發,而是盡心儘力在為曹魏集團效力。

對於徐庶這位老朋友在曹魏的發展,諸葛亮曾經有過一番感嘆。《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載:「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在諸葛亮看來,憑徐庶的才能應該擔任更高的職務,顯然是對徐庶的境遇鳴不平。不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曹魏帝國人才濟濟,徐庶能擔任御史中丞這樣的要職,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袁紹有四個兒子,三個死於非命,另一個至今仍充滿謎團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