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京公開推介土地,上半年計划出讓57幅地

北京公開推介土地,上半年計划出讓57幅地

記者 | 孫梅欣

5月9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舉行了2019年上半年擬供應經營性用地項目推介會。和往常不同的是,這場推介會以少見的公開形式舉行,最終有130多家房企報名參加。

據悉,此次推介會集中推介了57宗經營性用地,其中44幅為住宅用地,並包含9幅共有產權用地。44幅宅地共計出讓面積321公頃,9宗共有產權用地佔其中57公頃。另外13幅為商服用地,土地面積62公頃。總體來看,計划出讓面積較為充足。

從宅地區位來看,包括海淀中關村,丰台石榴庄、宋家莊、青龍湖、花鄉,朝陽孫河、萊茵花園,石景山西黃村、古城南街,大興龐各庄、亦庄、瀛海鎮、舊宮鎮,順義高麗營、胡各庄,昌平北七家鎮,房山青龍湖鎮,昌平賀村中灘村,懷柔雁棲鎮、懷柔新城,平谷金海湖、夏各庄,密雲檀營鄉,門頭溝、通州等地區均有不同數量的地塊出讓。

從推介的地塊來看,44幅宅地和去年底規自委公布的34宗地塊有部分重疊,不過數量和質量都所有提升,顯得規自委頗有「誠意」,9幅共有產權地塊中,就新增了包括房山拱辰街道、城關街道,通州馬駒橋鎮,延慶八達嶺經濟開發區,昌平原六亭飯店等地塊。

對於此次供地推介,業內人士表示,是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也是為了讓企業提前謀劃、合理決策,使房地產開發用地供需更加匹配。

如果回顧過去一年北京的土地市場,就不難理解這樣的未雨綢繆。2018年北京全市出讓土地72幅,成交額約1682.9億元,較2017的2609億元降幅約四成。與之相對的,則是較高的流拍量,去年全年流拍8幅地塊,其中7幅為宅地,流拍率達到10%,是2017年的3倍。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認為,由於去年北京限價管理嚴格,同時金融調控收緊,房企面臨較大資金壓力,因而拿地更加謹慎,動力不足。此番推介,也是規自委對於市場匹配度和需求的摸底,希望年度土地供應可以順利出讓,避免出現大規模流拍現象。

值得注意的,除了供地充足,為了優化營商環境,北京近年來還採取了多項措施,全方位保障土地市場平穩有序運行,嚴格貫徹落實「房住不炒」調控要求。

措施包括:通過建立「多規合一」平台,統籌協調建設和管理需求,加快項目開發審批周期,為企業降低財務成本創造條件;將競買保證金收取比例由30%調整為20%,並對部分地塊試行了競買保證金共用支付方式,為企業參與競買提供便利條件;土地招拍掛交易文件全部實現網上免費下載,無需再到現場購買紙質文件;提前公布擬供住宅用地信息,方便企業提前謀劃、制定投資計劃。

有業內人士認為,房企競拍地塊保證金降低10%,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有所讓步:「一般一塊地保證金就要幾個億,退款一般有3-6個月的周期,這對許多房企而言都是不小的資金壓力。現在保證金降低10%,對房企資金鏈一定程度上是緩解。」

截至目前,北京市今年已供應7幅宅地。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總計出讓地塊面積410.2萬方,同比增加32.38%;總計出讓金額617億元,同比上升1.77%,在全國土地出讓金額排名位居第四,排在杭州、蘇州、武漢等二線城市之後。

2017年公布的《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和《北京市2017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要求,自2017-2021年的5年間,全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6000公頃、年均1200公頃,以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其中自主型商品房供地1020公頃,擬建25萬套房,年均約為5萬套房。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北京土地出讓面積較上年有一定幅度下滑,而要保證今年土地能夠順利出讓,完成5年既定計劃,還需要規自委和房企的雙重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園林第一股」擴張後的殘局:虧損、欠薪、負債近300億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