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厲害!調整季中走出的新市場寵兒

厲害!調整季中走出的新市場寵兒

近日,A股進入「五窮六絕」的調整季,上證指數離高點已回調超過300多點,許多個股都出現了30%以上的回撤。

但有一個板塊的情況是這樣的:

青島啤酒(600600):

重慶啤酒(600132):

在大盤萎靡的情況下,絲毫無懼,迭創新高!

此前,君臨就發過一篇關於該板塊的研報:《寡頭隱現!啤酒業告別戰國時代》,對其基本面邏輯進行了詳細分析。

今日,我們再次復盤,是什麼支撐了其股價的堅挺?

1

我們都知道,一季度A股反轉,從低點的2440點一路漲到近期的高點3288點,漲幅接近35%。

其中開路先鋒就是科技股,包括5G通信、柔性屏、氫燃料車、邊緣計算、科創板等科技題材,一路走高。

比如5G龍頭中興通訊,從年初的18元漲到近期高點38元,漲幅一倍多。

對於一家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大藍籌股來說,在短短三個多月內就獲得如此漲幅,跟資金對5G通信設施即將大規模建設的熱情,密不可分。

但自4月下旬以來,該類科技股也出現了相當的回撤,中興通訊的回撤便超過-25%。

原因有兩點:

第一,短期過快的上漲之後,必然會迎來一波調整;

第二,海外風險的積累。

中美談判自5月以來,驟然緊張,特朗普極限施壓,一波三折。

這必然讓資金對科技股採取謹慎策略。

我們都知道,中國科技產業已經成為出口主力,競爭力日益強大,和美國的較量針鋒相對,自然成了最容易被美國打擊的對象。

因此,特朗普每次搞事,科技股都要調整一波。(當然,每次調整過後,又會迎來一輪更猛烈的上漲。)

未來的再次上漲發生在哪個時間點,取決於中美兩國的談判進展,短期內不好說。

但目前來看,二季度資金很明顯選擇了暫時迴避存在風險的科技股,扎堆擁抱內需消費股。

還記得去年二季度,消費股、醫藥股的小牛市局面么?

涪陵榨菜、桃李麵包、智飛生物等股票,都在短短時間內出現了翻倍的上漲。

今年的二季度,貌似正在重演類似的邏輯。

但俗語說得好,「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的消費股寵兒,自然會有新面孔。

2

為什麼會是啤酒板塊?

資金對板塊的追逐,「預期前景」是關鍵,「新」很重要。

只有新,才有想像力。

而啤酒行業,已經落寞許久了。

以青島啤酒為例,股價自2009年以來,持續了十年,一直徘徊在30-40元之間,橫盤波動。

期間偶有短暫的上漲,也是牛市中的跟屁蟲。

股價死水微瀾的背後,是業績的乏力。

四萬億政策之後,我國的基建行業進入漫長的衰退期,低端啤酒的主力消費群體農民工開始進入歷史的謝幕期。

而在過去,低端啤酒通常佔了我國啤酒行業消費的90%!

另一方面,在前幾年巨頭們跑馬圈地的過程中,產能大擴張!

一邊是過量的供應,一邊是需求的萎縮,兩邊一擠壓,啤酒行業就徹底涼涼了。

如今,經過十幾年的鏖戰,整個啤酒行業只剩下3大(雪花、百威、青島) 2小(嘉士伯重啤、燕京)的TOP5局面。

即使是TOP5中,燕京也越來越有掉隊的趨勢。

於是集中度越來越高,品牌溢價能力提升,行業龍頭的形勢逐漸反轉。

春天終於來到。

春天的邏輯也很簡單:巨頭們努力壓縮產能,提升單廠效益,同時向時尚化、高端化轉型,開拓中產階層的新生意機會。

這場轉型,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成功的。

燕京的沒落,就在於其一直沉迷在低端產品上,強於渠道和價格,而弱於品牌建設。

而消費品的品牌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漫長的時間去積累,就像茅台、雲南白藥、可口可樂、愛馬仕

面對著他們在歷史長河中建立起來的品牌護城河,挑戰者們只能徒嘆奈何。

3

在啤酒行業的TOP5中,除了燕京,其他幾家都有著很好的品牌資源。

百威就不用說了,來自美國的世界第一大啤酒品牌,背後是市值1700億美金的百威英博公司

雪花的背後,是央企巨無霸華潤集團,攜手第二大外資啤酒公司喜力

嘉士伯則拿下了重慶啤酒,聯手開拓中國西部的高端市場。

只有青島啤酒,紮根本土,沒跟任何一家外資巨頭掛鉤,似乎有點另類,

尤其是2017年12月20日,青島啤酒公告朝日集團將其持有的青島啤酒17.99%的股權轉讓給復星國際,目前股份已轉讓完成,朝日集團不再持有青啤股份。

也就是說,青島啤酒目前已是一家百分百的純正中國企業,憑藉的又是什麼呢?

當然是其深厚的歷史資源了。

1898年,《膠澳租借條約》簽訂後,青島淪為了德國的殖民地。

德國人的殖民地,自然不能少了德國啤酒。

為了滿足駐守德軍和僑民的飲酒需求,1903年,英德商人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即青島啤酒的前身。

在全套德系工藝和設備打造下,青島啤酒起點非常高。

1906年,青島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覽會上一經展出,就獲得了金牌獎。

此後,青啤拿獎拿到手軟,從50年代開始行銷海外。

1972年後,青啤甚至進入美國市場,在80年代美國舉辦的國際評酒會上先後三次被譽為「啤酒皇后」。

某種意義上,百年青啤,已成為不可替代的中國文化符號。

同時,其也繼承了德國啤酒的血統,品牌含金量不言而喻。

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8《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報告中,青島啤酒的品牌評估價值是1455.75億元,排名第22名。

前面20名,基本上都是國家電網、工商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移動等壟斷國企巨頭,以及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

在食品行業:

茅台以1652.72億元,排名第17;

五糧液以1607.19億元,排名第20;

接下來,就是排名第22的青島啤酒了。

你或許會說,一份商業榜單算不得數,那我們再看另一份權威報告。

2017年3月至6月,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與凱度華通明略(Kantar Millward Brown)、Lightspeed合作開展了第5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2016—2017)。

本次調查在全球22個國家開展,涵蓋了亞洲(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西班牙、荷蘭)、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阿根廷、智利)、大洋洲(澳大利亞)、非洲(南非)等不同區域的民眾。

訪問樣本共計11000個,每個國家500個樣本。

在關於中國品牌的熟悉度調查中,被提及的品牌一共有30個,其中青島啤酒排名第14。

前13名分別為:聯想、華為、阿里巴巴、中國國航、中國銀行、海爾、海信、中興、小米、TCL、微信、工商銀行、中國移動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外國人眼中,最成功的中國品牌大多來自互聯網、家電、手機、電腦、巨無霸國企等。

在食品行業,青島啤酒=外國人心中TOP1的中國品牌。

這正是青島啤酒含金量的最好體現,其歷史積澱加上長期建設的高端品牌價值,遠遠超過一般大眾的底層認知。

打造本土高端啤酒,青島啤酒有這個底氣。

4

當然,品牌和底蘊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管理層的經營戰略。

在改革開放後的前十幾年,青島啤酒曾經有過落寞,一度被燕京啤酒搶走了銷量老大的寶座。

這跟青島啤酒的管理層有關係。

當年的青啤,乃典型的老國企機制,管理層不作為。

直到1996年,彭作義的上任。

彭作義,人稱「拚命三郎」,上台第一步就要求青島啤酒放低姿態,全力進軍低端消費市場。

當年雖反對者眾多,但在彭作義的堅持下,高中低檔的青島啤酒全面出擊。

結果出乎意料的好,皇帝女兒下嫁了,大眾消費者也能喝上世界名牌了,僅青島一地,市場佔有率一下子由20%飆升到了80%。

彭作義認為青啤最大的問題是「帆大船小」,要造大船,擴產能。

青啤「走出青島,南征北戰」的擴張序幕就此拉開。

5年時間裡,青啤在全國範圍內收購了47家啤酒廠,逐漸擴張到東北、江蘇、湖北等地。

2001年,青啤的產量飆升至200萬噸,超過燕京啤酒重回第一。

當然,我們也清楚,步子邁的太大,就容易扯到蛋了,於是青啤很快陷入內憂外患中。

2001年,青啤的資產負債率由1996年的41.89%提高到了55.82%,凈利率則由6.74%下降到了2.27%。

技改跟不上,管理跟不上,人才調配跟不上,青啤的財務狀況急劇惡化。

屋漏偏逢連夜雨,2001年7月,彭作義游泳時心臟病發離世,青啤亂成了一鍋粥。

隨後,金志國臨危受命,上台後踩下了併購剎車,把發展重心放在內部整合上,開始由做大做強變為做強做大。

青島啤酒的瘦身動作如下:

原來旗下的100多個品牌被整合成兩大品牌,形成以青啤主攻中高端,嶗山覆蓋低端的1 1品牌戰略。

自此,整合完成的青啤終於恢復良性的發展道路。

在這個時期的青島啤酒團隊中,同樣積聚了一批精兵良將。

比如「鐵娘子」嚴旭,她起步於珠江啤酒,1998年以「中國國有企業第一批公開招聘的職業經理人」身份加入青島啤酒,帶領團隊以深圳為中心開拓華南。

在她的帶領下,青啤華南市場從零起步,發展到超百萬噸的生產規模,穩居華南市場第一位,經濟效益從1999年虧損到2008年盈利超5億元。

此外,運動員出身的嚴旭敏銳地察覺到奧運帶來的無限商機,在擔任營銷總裁時,力推青島啤酒做奧運主題營銷。

通過"青島啤酒·我是冠軍"、"青島啤酒·CCTV-傾國傾城"等活動,極大地提高了青啤的品牌價值和商業形象,得以在高端市場大放光彩。

可惜的是,嚴旭在2011年與青島分道揚鑣,個中緣由暫且不說,青島由此喪失了華南大片市場,增速下降後無力與華潤爭奪行業龍頭。

另一方面,董事長金志國在2012年淡出青島啤酒管理層,也直接導致了青啤優秀管理者的青黃不接。

5

2018年5月17日,青島啤酒發布公告,原董事長孫明波因已屆法定退休年齡辭職,董事會選舉黃克興為公司新董事長,聘任樊偉為公司總裁。

黃克興,1962年生,今年58歲,曾在青啤中擔任戰略發展部部長、副總裁、總裁等職務,擅長戰略規劃。

作為類似於參謀、軍師角色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管理者,黃克興自然懂得這個時代啤酒行業的大趨勢。

2012年-2017年,我國高檔啤酒年銷量複合增長率為17.37%,對應的市佔率由3.79%提高到9.18%。

另一邊,中檔和低檔啤酒的GAGR分別為6.81%和-4.66%。

強攻高端消費市場,已是青啤的唯一選擇。

掂量一下青啤當下的資產,一有品牌積澱,二有技術實力。

目前公司擁有中國釀酒行業唯一的 「啤酒生物發酵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支由三位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領銜的研發團隊。

有技術,就會有好的產品。

根據公司披露的數據,2017 年青島啤酒平均噸價達到3260 元/噸,僅次於嘉士伯背後的重慶啤酒(3400元)。

但重慶啤酒只是一個西部區域品牌,而青島啤酒是一個全國品牌!

這幾年,青島啤酒先後推出了20 多個品類、多達1500 多種特色新品,知名的就有:

精釀新品IPA,苦爽回甘的皮爾森,醇香優雅的黑啤,花香曼妙的白啤,創新概念啤酒嶗山玩啤,跨界推出聞雞起舞肯德基定製版、鴻運當頭必勝裝、戰狼2 罐……

在目前的全國性三大品牌(百威、華潤雪花、青島)中,

2017年,百威中國的中高端產品銷量佔比為55%,相對領先,青島啤酒的中高端銷量佔比為20%,排名第二。

而華潤啤酒以低端產品取勝,中高端銷量佔比為10%,只有青島的一半左右。

我們看青啤剛剛公布的2019年一季報,Q1實現營業收入79.5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21.0%。

這是自2011年來,第二次凈利潤增速回到了20%以上!

顯然,行業回暖的跡象已經明朗化,而青島啤酒作為本土高端龍頭,在品牌積澱 新管理層上任的情況下,前景無疑是值得看好的。

恰逢特朗普在海外作妖,資金扎堆湧進消費股,帶來基本面 情緒面的雙擊,就此孕育了這輪新行情的市場寵兒。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臨 的精彩文章:

氫能源時代!豐田背後的混動鬥士
一文帶你看透中國房價的9個秘密

TAG: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