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文/吳周劍

王獻之小楷《洛神賦十三行》歷代評價極高,是小楷學習的極佳範本。其用筆、結字、章法均妙造自然,一派天機。雖只有短短的十三行,但內涵豐富,值得細細品味。黃山谷有言:「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讀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眼睛觀察不到,則筆下不可能表達出來,更不用說領悟其中的法理而為我所用了。因此,有了這份針對《十三行》的讀帖分析。雖不能及此帖豐富內涵之萬一,實為拋磚引玉也,願與諸方家共同探討,致敬經典。

本期分析《十三行》中的第三行。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歡」:

1、 典型左放右收的字。要寫出左右份量的區別,右部「欠」的收勢應明顯。

2、 「艹」頭的另一種寫法。

3、 左邊筆畫較多,排列上要注意妥帖,勿使有局促雜亂之感。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託」:

1、豎彎鉤沒有拉的很長,而是收的比較緊,整個字顯方正的姿態,這應該與這個字四周取放勢的字較多有關,尋求一個收放自如的平衡感。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微」:

1、雙人旁的典型寫法,兩個撇有長短以及角度之分。

2、中間收緊,四周打開;左邊和中間的部件收,右邊的部件放。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波」:

1、 右邊的「皮」略微向上提,形成一定的錯位關係。

2、 「皮」部件下面的撇捺一定要打開,營造出較大的空間,捺畫要寫的十分爽利。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通」:

1、 「甬」部件左側對齊,右側不齊,這是結字的一個規律。

2、 「 辶」的寫法要領是幾個轉折要寫的小一點,同時平捺與上部部件有一個較小的距離。這個距離要把握好,太遠容易脫節,太近則顯得擁擠。平捺要寫的較長,能托得住上面的部件,同時讓右側也有空間出現。

3、這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總體要求圍而不堵,寬綽自然。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辭」:

1、注意右側部件「辛」幾個橫的位置,最後一個橫要與左邊部件平齊,突出豎下部的空間。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願」:

1、 左右均有「貝」這個部件,所以要有所區別。左邊的寫的較瘦長,右邊寬扁,最後一個點寫的厚重些,穩定整個字的重心。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誠」:

1、 戈鉤是楷書中最難寫的筆畫之一,要不斷的練習改正。

2、言字旁的幾個橫的長短,在不同的字中有不同的表現,這裡第三橫也很長。

3、注意兩個點的位置,都較常規有所不同。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素」:

1、典型的瘦長的字,因字賦形,自然天成。

2、兩個轉折要看清寫法,兩個點的方向和位置亦需觀察記牢。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先」:

1、撇短促有力,豎彎鉤取圓轉之意,拉的很開。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達」:

1、「 辶」平捺的寫法較上面的「通」有所區別。但同是半包圍的字,結字原理是相通的。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兮」:

1、 這個字前面講過了,再講一下是因為最近的臨寫自己老犯錯,即上面兩點與長橫之間要留出足夠的空間,不可堵在一起。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解」:

1、左側較寬,右側較窄,這樣才有主次之分。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玉」:

1、 豎畫對三個橫的分割都是左長右短,三個橫畫距離亦有區別。

小楷極則——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讀帖分析(三)

「佩」:

1、典型的左收右放,右下角拉的很開,這個鉤也很難寫。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凌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懂得這些才能說「懂」書法!!
2019唐秀玲工作室山水寫生招生簡章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