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課堂如職場,上課如上崗」

「課堂如職場,上課如上崗」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曹曦)招生、就業「兩不愁。」這讓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全省40餘所高職院校里顯得有些「亮眼」。擁有5個校區、跨越齊齊哈爾、哈爾濱兩座城市,辦學73年、培養5萬多名畢業生,這所黑龍江省唯一的鐵路運營類高職學院也是我國鐵道類專業最齊全的高職院校之一。

「在校園裡開火車是學生們感覺最牛的體驗。」為了讓學生們實訓有實感、見實效,學院捨得把錢花在刀刃上,在校園裡鋪設鐵軌、停放東風4D型內燃機車,設置的17個專業全口徑對應鐵路各工種,80%的畢業生實現面向全國鐵路就業。

「課堂如職場,上課如上崗。學院辦學特色突出『鐵色文化』,鐵道專業綜合辦學實力、鐵路專業人才培養規模在全國同類高職院校中位居前列,2014年學院成為黑龍江省首批優秀骨幹高職院校,2017年成為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和高水平專業項目建設單位。」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偉說。這位有著多年鐵路工作經歷、在校摸爬了20年的「老鐵路」言語之中溢滿了教育情懷。

鐵道機車專業的大二學生穆懷玉就是在校園邊學習邊實訓,成功通過考核,一腳跨進企業大門。不久前,他剛剛與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預簽約,成為該公司一名准員工。「這個消息讓我那些在本科院校就讀的高中同學很是羨慕,但這也是我兩年來紮實學習理論和苦練實訓的結果。」

穆懷玉的幸運是學院深度校企合作成功帶來的喜悅。教務處負責人尚福久說,去年9月,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從182名報名的2017級鐵道機車專業學生中逐一面試、考核,選拔優秀人才組建2個「機車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每班40人,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確定了選用的教材。

穆懷玉就是「試點班」的80名學生之一。「試點班」的教學組織有較大的變化,從在校的一體化教學改為校企間的「工學交替」學習,同時企業在教師、實訓設備、實訓場地上也提拱了大量的支持。第三學年學生預分配到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各機務段進行跟崗實習,確保學生專業技能實用化、崗位化。

穆懷玉告訴記者,在跟崗實習期間,每名學生配一名師傅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實習、考核進行全過程的監管,學院與師傅簽訂了《跟崗實習指導教師聘用協議》,確保學生跟崗實習質量。

「該『試點班』取消了學生就業的見習期,學生考核合格後將直接定崗定職,這也是我院與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度校企合作的一次新的嘗試。」 院長趙偉說。

除了穆懷玉這樣的「試點班」學生,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還有「訂單班」的學生也一樣還沒畢業就能找到工作。多年來,該學院先後與哈爾濱鐵路局和中鐵二十三局開展省級、國家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工作,學生入學後被合作企業預接收,組建「訂單班」,企業深度介入人才培養工作,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組織實習實訓和崗位培養。

「教室和職場零距離,學生上課就等同於員工上崗。」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有「師傅」帶,學校還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師資共享,邀請哈鐵路局的技術骨幹來學校當教師,已有70名技術骨幹在學院任教,每年有1000多名站段「師傅」指導學生頂崗實習,近三年,3100多名學生在鐵路局各站段進行了師帶徒方式實習,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顯著提高。另外,學院有400多人次專業教師到站段實踐鍛煉,實現了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更好的銜接。企校師資隊伍共建共享,雙方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得到互補、提升。

尚福久說,學院所有的專業都成立了專業校企合作委員會,與全國鐵路交通企業合作,聘請企業專家直接參与學校的專業設置與調整、課程體系構建與課程設置及標準確定、教學及考核評價、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等環節,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學校辦學活力明顯增強,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共贏發展。

「企業需要什麼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真正做到校企一體化育人。」學院黨委書記史耀忠一語道破校企合作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從「金牌選手」到「金牌教練」
第二屆「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大會舉辦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