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屈原最後選擇投江,這個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屈原最後選擇投江,這個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屈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端午節我們會舉行紀念屈原的盛大活動。屈原最後投江自殺令我們扼腕嘆息,司馬遷說每當我路過屈原投江的地方就會不自覺地流下眼淚,思念屈原的為人感嘆萬千。相信和司馬遷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那是誰害的屈原走投無路的,誰才是害死屈原的真正兇手呢?是上官大夫嗎?上官大夫有人說他是靳尚,有人說不是,這個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之內,暫時就用上官大夫來稱呼吧。

有一點毫無疑問的是上官大夫是屈原的剋星。屈原出身王族深得楚懷王的欣賞,年輕屈原春風得意,自然有些高傲。《史記》是這樣記載他得到楚懷王信任的情況。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這個時候就引出了一個剋星,上官大夫。上官大夫和屈原關係不太好,他見屈原如此受楚王的恩寵十分妒忌。這個時候他跟楚懷王說,外面傳聞楚國所有功勞都是屈原的,而不是大王你的,而且屈原在外面吹牛,如果沒有我楚國根本運轉不了。

這是屈原第一次被疏遠,屈原因此寫了千古名篇《離騷》。

後來楚懷王被秦國扣留至死,楚頃襄王立,令尹是子蘭,也就是鼓動楚懷王去秦國的人。所以楚國人都在責怪子蘭出的餿主意,屈原也不例外。子蘭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而屈原不但有責怪的意思,而且還寫文章嘲諷子蘭和上官大夫。《史記》記載: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所以子蘭狂怒,上官大夫再一次出馬,屈原算是徹底地離開了楚國的權力,別說是中心,連邊緣都不是了。

那害死屈原的兇手是上官大夫嗎?從表面上來看,的確是上官大夫下的狠手。不管是自願還是奉令,他是害死屈原的兇手之一是沒有任何疑問。那只有他嗎?還有其他人嗎?

屈原生活時代的楚王,他們的所作所為連司馬光都看不下去,《資治通鑒》中有這麼一段話:

甚哉秦之無道也,殺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競也,忍其父而婚其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秦國太過份了,殺了楚懷王又來欺負楚頃襄王,一點道義都沒有了。楚國你也是的,軟弱到不顧殺父之仇恨和秦國通婚,這是兩下各打五十大板。如果不是記載在書中,估計司馬光很有可能不顧形象會破口大罵楚國實在是軟弱,秦國實在無道。

楚懷王是很昏庸,他被張儀玩的團團轉,最後秦楚撕破臉後,這傢伙說我不要城池,我只要張儀這條命,結果張儀就從秦國送到楚國,最後花重金賄賂懷王左右安然回到秦國。而楚懷王在兒子子蘭的勸說下去和秦國會盟就被扣了。

楚懷王最後死在秦國,所有的諸侯國都很氣憤秦國這種所為,齊,韓,趙,魏、宋聯手攻擊秦國,而楚國卻是按兵不動,按道理此時楚國人心團結正是報仇的好時機,因為這種出兵報仇是被認為是正義的,哪怕是儒家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後來秦國通過外交威脅楚國說,雖然你地比我多,但是我如果帶著其他諸侯國來打你,你肯定也是扛不住的,我們還是和好對雙方比較好。這麼簡單一說,楚國和秦國就又恢復通婚了,楚王娶了秦國之女,忘記自己父親之死,也難怪司馬光怒其不爭。

屈原遇到這樣的二任國君也算是生不逢時。

屈原是一個忠,正之人相信沒有任何人會反駁 。但屈原是不是合適做官呢?相信存有爭議。請看司馬遷記載的屈原臨死與漁人的對話:

漁人是這樣說的,聖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的,聖人會隨著世界的變化而改變自己。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當然知常容是不相信這話來自一個漁人之口,我估計是司馬遷編的,但至少司馬遷把這句話放在這裡也是點出屈原性格中的一個缺陷,屈原不是聖人,屈原太自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沒有明白《道德經》的一句話:水處萬物之所惡。

因為屈原他是這樣認為的:

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事實上屈原到投江之前都還沒有明白自己的性格缺陷,那就是理想主義情結太重,眼中容不得半點沙子,沒有看清臣子這個位置該做什麼事情。這個的人物其實挺多的,比如大文豪李白,曹植都是這樣的一類人。

拋開子蘭和上官兩個壞蛋的構陷不論,楚懷王如此信任屈原,難道就僅只是因為上官這麼一句話的原因嗎?哪怕楚懷王真心的昏暗,那也起碼說明他與屈原已經是有間隙的,才會被上官構陷。

後來全楚國人都知道子蘭是個壞人,但楚王對他的信任也是全國都知道,而屈原非得寫文章討伐,這的確是鐵骨令人佩服。但問題是這種犧牲你是為了成全楚國百姓,還是為了成全自己的鐵骨呢?這是私還是公呢?相信這裡會有人有所爭議。

司馬遷借漁人的嘴巴說出了對屈原的定性,離聖人還很遠,只是沒有明說知常容上面的一番話而已。

從人格魅力來說,屈原絕對是無可挑剔的,不管是忠君和愛國及人品。但從為官的角度看屈原這種性格是不合適當官的,因為哪怕是帝王有些時候也是需要妥協的,何況是一個臣子呢。屈原最終堅持自己的觀點不願意放棄,說了這樣一番話。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向全世界宣告,我絕不妥協,我要用死也證明自己的堅持,最後這位偉大的詩人就投江自殺,他寧願做比干也不願做箕子。那種血性至今激勵著國人,但歸根到底是誰才是殺死屈原兇手呢?你的結論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許這就是屈原,屈原之所以成為屈原也是因為這個性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唉。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民間歷史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腦子越動越靈活,喜歡三國的看過來
婆媳難處,母親帶兩兒子出走溺亡,看古代婆媳關係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