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緝令畫像,親媽都認不出,為何一抓一個準?看看上邊這行字,哪跑?
我們在影視劇中,常常能看到這一幕,官府在牆上貼上通緝令,上面有一張畫像,畫著犯人的簡筆畫,告示上的畫像,那頂多也就是個人臉輪廓,就是把逃犯親娘老子喊來,恐怕也認不出。犯人隨便化妝打扮一下,就是天差地別,然而最後犯人總能被捉拿歸案,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沒有照相留影技術,也沒有網路,官府要緝拿在逃的犯人只能通過口口相訴,或者是用書信的方式來描繪人物的外表,比如說長鬍子,小眼睛,大嘴巴等等,都是人工繪製的畫像,這種情況下就完全靠畫師自己的想像力了,因此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醜八怪。其實,古代的通緝令並不像電視劇中的那樣「簡單」,你大概是被電視劇騙了。
其實,古代人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般愚笨。通緝令上不僅有畫像,還有逃犯的名字、年齡、籍貫,讓群眾對逃犯有所了解。畫像只是提供犯人的一些大概體征,比如臉上有顆痣,或者有什麼重要的痕迹讓人能識別。重點是在那些文字上,提供了逃犯的信息,也就是身份文件。一般人看到符合通緝令的人就會留意,然後一聽口音是外地人更加會注意。
出逃的罪犯最終是要吃飯和住宿的,還有購買一些生活的必須品,這些時候就很容易被發現。古代的時候許多路上設有關卡,來往的人都要提供證明才允許同行,也就是外出的「路引」。吃便飯和住酒店都是要拿出來提供給店家看的,如果交不出來,店家基本都不會答應留宿,沒人會願意收留來路不明的人的。
最重要的一點了,那就是賞金。無論古今,通緝令上會寫得很清楚,抓到逃犯或者舉報者賞黃金萬兩或者怎麼樣,一般都都是一個讓人很心動的價格。這個時候,人們就容易被這種通緝令所吸引,這逃犯差不多就是行走中的寶藏。即使不是嫌疑人,為了這筆賞金,人們也會舉報自己所認為的不對勁的人,無形中就增加了破案率,天網恢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謝謝大家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舊上海大佬杜月笙,巔峰時家產有多少?一組數字驚掉下巴!
※中國神話里的龍王都姓「敖」,這個姓咋來的?沒想到和他有關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