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洛夫洛克發現地球是「活」的!
與其他行星相比,我們的地球生機盎然,處處充滿生命的奇蹟,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地球是「活」的。但是,有個科學家更進一步,提出了地球就像我們人類一樣是真正活著的生命體,有著一套完整複雜的呼吸、消化系統,江河湖海就是它的血液,大氣循環就是它的呼吸循環,風雨雷電、地震火山就是它的喜怒哀樂。這就是著名的蓋亞假說,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假說,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假說的提出者——英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一個「非主流科學家」,一個「科學怪人」。
離群索居為科學
英格蘭南部有一個很偏僻的小漁村名叫科尼什,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在夜晚可以看到星星忽明忽滅地閃爍,聽到青蛙呱呱的叫聲。如果你在鄉間迷失了方向,順著林蔭的小路一路前行,你也許就能找到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神奇小屋。
洛夫洛克的房子外表看起來很時髦,裡面更是別有洞天。他的實驗室就安置在他的家中,也許你隨手打開一間房門,就能看到裡面擺放著各種各樣不知用途的儀器和設備,就像是來到了「科學怪人」的城堡。詹姆斯所有的研究和發明都是在這裡獨立進行的。
有些人將他稱為「非主流科學家」,更多的人叫他「獨立研究學者」。世人大多對詹姆斯的行為感到不解,因為他的行為有悖於一般人對於科研的認識——那本該是一種許多人通力合作認識客觀事物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社會行為,但是詹姆斯卻自己出來「單幹」了。是否是因為他找不合適的工作自暴自棄了呢?
其實洛夫洛克年輕的時候,曾經在英國國家醫學研究所任職了20年。在這裡,他擁有豐厚的報酬,享受著優渥的福利,生活輕閑得像在度假。只要不犯什麼違反原則的大錯誤,洛夫洛克完全可以悠閑地在這裡一直干到退休。但是這個「金飯碗」卻讓他感到了發自內心的恐懼。他認為,真正的科學家應該像富於創造性的藝術家那樣,將從事科學工作當成自己惟一的生活方式,而沒有其他的要求。為了不束縛自己的想像力,詹姆斯辭去了工作,選擇了離群索居。
活著的「地球」
洛夫洛克擁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將成堆無用的垃圾變成擁有神奇功能的小工具。他最偉大的一項發明就是電子俘獲器,它敏感到如果有人在日本讓一種溶液溢出,那麼一周之後,人們可以在英國檢測到。這是當時靈敏度最高的分析裝置,可以測量痕量的物質,讓各個學科的科學家,比如氣象學家和物理學家,愛不釋手。
能夠發明出這樣神奇的儀器,即使離群索居,洛夫洛克也還是受到了多方關注。很快,美國宇航局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邀請他以實驗員的身份參加登月行動,用他發明的設備去測量月球的土壤。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洛夫洛克提出一個假說:與其他行星不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有生命的系統化有機體,它能夠調節自身氣候,養育地球上的生命,就像萬物之母。在他的鄰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蠅王》的作者威廉?戈爾丁的建議下,他給這個理論起名為蓋亞,即「地母」,那是地球誕生之後,古希臘的一位神祗。
在洛夫洛克的「蓋亞假說」剛剛提出時,面對的就是一片又一片反對的浪潮。由於在假說中,洛夫洛克提出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體影響生物環境,而環境又反過來影響生物進化過程,使生物學家們認為這個理論有悖於達爾文的進化論,因此必然是不對的。這樣的反對持續了整整25年,直到詹姆斯用計算機展示出了蓋亞類系統是如何運行的數字模型,並提出了雛菊理論,他的假說才開始慢慢為人們所接受。
神奇的「雛菊世界」
洛夫洛克藉助計算機模擬出了一個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這顆星球上埋藏著兩種雛菊的種子,一種為黑,一種為白。黑色的雛菊可以吸收熱量,白色的雛菊則會反射陽光。最初的時候,太陽光線微弱,星球表面溫度很低,雛菊種子都在沉睡。隨著陽光強度增加,黑色雛菊首先覺醒,開始向生長蔓延,使星球溫度緩慢上升。
升溫後的地球已經可以讓白色雛菊生長了,它們開始在赤道附近萌發,很快與黑色雛菊達到了勢均力敵之態,地表溫度也開始穩定。後來,陽光開始越發強烈,黑色雛菊開始萎縮衰敗,數量銳減,白色雛菊佔據了地球表面。但好景不長,白色爭取全都反射陽光,使地表接受不到足夠多的熱量,地球開始降溫,也不再適合白色雛菊生長。白色雛菊開始慢慢減少,而黑色雛菊又冒出頭來。這樣反反覆復,星球的溫度時起時落,但卻始終處於適宜雛菊生長的範圍。
後來,有科學家提出,詹姆斯的雛菊星球太過單一,不具特色,詹姆斯於是向星球中投放了大量的兔子。兔子吃掉雛菊,菊花數量驟減,但隨著兔子數量增加,雛菊不夠吃了,於是兔子也開始因飢餓而死亡。雛菊又開始大面積增長。再後來詹姆斯又向星球中投放了狐狸、狼以及許多其他生物,最後發現,物種的多樣性只會更多地維持這種平衡,而不會毀壞它。這有力地證明了蓋亞假設的科學性。
這是科學還是幻想?
確實,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熱帶雨林就是蓋亞理論的實例。樹木通過樹葉的蒸發作用釋放出水分,樹木增加空氣濕度的同時也增加了暴風雨的次數,這種相互作用保持了熱帶雨林的勃勃生機。可是,這種相互作用真有那麼普遍、那麼緊密,以至於可以說整個地球是「活」的嗎?主流科學家對此頗為懷疑,覺得蓋亞理論其實沒有多少科學價值,更像一種幻想小說。
阿西莫夫的科幻巨著《基地》中就借用這一概念,描寫了一顆名叫蓋亞的行星,在這顆星球上,不僅所有的有機生命都被聯繫到一起,而且連土壤礦石都能儲存它們的記憶,它們「共同擁有一個思想和意識,成為一個巨大的超級生命體」。卡梅隆導演的科幻電影巨制《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形象也明顯脫胎於蓋亞假說——每個生物的意識都可以通過「聖樹」聯繫在一起。
不過,隨著全球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越來越多地科學家成為了蓋亞假說的擁護者,無數的科學家在詹姆斯?洛夫洛克的假設下,有了新的研究目標和方向。洛夫洛克的理論也有了更加極端的趨勢,根據他之前的預測,氣候變化將對地球產生災難性影響,到2100年,會有80%的人類因為環境問題而死亡。這一預測引發了人們的恐慌,但是隨著研究的繼續,洛夫洛克承認,自己的估計或許過於悲觀了,他在自己的新書中糾正了這一觀點,但仍然警告人們需更加關注自然,以及自己會對自然產生的種種影響。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