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盛世都用仁治 為何漢武帝武則天處於漢唐盛世卻用殘酷吏治?
(說歷史的女人——第763期)古代歷朝基本有一個規律,開國、發展、盛世、衰落、滅亡。開國皇帝建立帝國的前期,都是鉚足勁兒積極發展,然後歷經數代帝王的努力、積攢,然後使得帝國逐步從戰亂後的貧瘠慢慢走向富強。帝國也因穩定發展,都會迎來自己的盛世。盛世之時,內憂外患的影響都大大降低,故此這時的皇帝一般而言都會用仁治治國。但在古代卻有兩個時期卻比較例外,或者其情況卻極其突出,一個是漢之漢武帝,一個是唐之武則天,那麼漢武帝和武則天都處於漢唐盛世,為何卻要殘酷的吏治呢?而在採用殘酷的吏治這一政治方略上,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先說漢武帝,作為西漢王朝的第七任皇帝,漢武帝接手的是一個非常好的王朝。原因有兩點:
其一是西漢建立之初,存在的問題,基本已經解決,比如封王問題。跟著劉邦打江山的異姓王,如韓信、英布等人全部被誅,等於是帝國的第一道威脅解除。再就是劉邦之後的外戚呂后專權問題,不過呂后死後,呂后所封的呂氏諸王也被周勃等人處理,帝國的第二道威脅解除。最後是同姓王,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也被周亞夫等平定,帝國的第三道威脅解除。如此以來,西漢最為嚴峻的三道威脅基本被解決,到了漢武帝時期,就不用為這極其糟心的內憂而煩惱了。
除去三道內憂後的西漢王朝政權十分穩定,除此之外,漢武帝接手的還是一個十分富足的帝國。西漢在建立之初,因秦末暴政,加上連年戰亂,在西漢建立初期,帝國是十分貧窮的,當時的大臣上朝都是坐著牛車。但是自呂后專權,到漢景帝,中間歷經諸多政治波折,但是歷代帝王或掌權者都在積極發展農經,提倡節儉之風,經「文景之治」後,西漢帝國在局勢穩定的情況下,也逐步富裕起來。
因此,可以說,漢武帝從老爸漢景帝手中接手的是一個穩定、富足、蒸蒸日上的帝國。按說,這時候最適合用仁治,讓帝國的這種良好發展態勢持續下去就好了。可是漢武帝為何卻選擇了殘酷的吏治呢?其實這裡頭是有原因的,大概有兩點:
其一點是漢武帝繼位時,雖然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但是他自己說了並不算,比如後來漢武帝推行的諸多新政,但因涉及權貴利益,都被廢除。而能夠廢除皇帝之政令的人可不是一般人,她便是竇太后,在漢武帝時,她已經是太皇太后了。竇太后具體活了多大年齡,不得而知,但是她的歷史跨度很大,作為漢文帝劉恆的皇后,劉恆去世後,她活著。到漢景帝劉啟時,被尊為皇太后,劉啟去世,她還活著。在漢景帝時期,竇太后已經開始干政,到了漢武帝時期,便更加嚴重,一度權傾朝野。
說起來,漢朝特別有意思,從一開始,就有外戚干政這種基因。這個基因,也讓漢朝的皇帝們頭疼無奈。對於一個弱的皇帝,外戚干政,必然是把帝國搞得烏七八糟,但是在漢武帝這裡卻不行。漢武帝天生是雄主,故此,他豈能任人擺布呢?因此他要做的,就是把先皇積攢的富足帝國的權力從外戚手中奪回來,可是外戚貴族們都樹大根深,也不是好收拾的,動一個牽動的是一個群體。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想對付外戚貴族,若走尋常路,那是不行的,必須採取別樣的措施:不靠君子靠小人!為何?
原因很簡單,君子都講原則,講規矩,講道德,可是奪權這種鬥爭是多殘酷的事,要是處處講原則、規矩、道德的話,恐怕漢武帝的權力還沒奪到手,就被外戚給架空、甚至廢掉了。因此,這是非常時期,要採取非常手段。所以,漢武帝只好讓秦朝時期人人討厭但人人也害怕的酷吏制度再次現身,於是,一大批酷吏粉墨登場了,比較有名的大概有12位之多:張湯、義縱、寧成、周陽由、趙禹、王溫舒、尹齊、楊仆、減宣、杜周。酷吏的作用就是工具性的,他們的長處就是製造冤案,按照皇帝的意志或意願處決掉皇帝不想看到的人。
我們經常會對漢武帝時期的政治情況感到很矛盾,一方面漢武帝高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方面卻重用酷吏。實際情況應該是這樣的,尊儒術是表,而重酷吏則是里。然,不管是表是里,核心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實現最終的皇帝集權。
其二點依然是封王問題,雖然七國之亂後,封王被平定,再封的王,也沒了昔日的輝煌和榮耀,更沒有什麼權力,說白了對帝國政權實際的威脅已經談不上了。但是儘管如此,這些封王依然是皇帝的心病,而漢武帝是容不得這些心病的存在的,在他看來,這些心病必須根除方能安穩。於是,他接受了大臣主父偃的一條策略,即實施推恩令。結果封王(國)逐步被蠶食、消除,帝國方才真正實現了「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大一統!
再說武則天。相比漢武帝之重用酷吏的情況,武則天的情況跟漢武帝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武則天所處的時期跟漢武帝相同,都是帝國的盛世,武則天時期的大唐,非常繁榮,國家富足,思想開放。但是武則天之所以重用酷吏,卻跟漢武帝略有不同。雖然說都是為了權力,但是情況是不同的。漢武帝本身是合法繼承的皇帝,但是西漢有外戚、封王的分權,導致皇帝的權力是受到牽制或限制的。
可是武則天時期不存在外戚和封王這些因素,但是武則天存在別樣的問題,那就是李唐皇室和李唐功臣們的問題。武則天的身份原本是李世民的小老婆,但是後因李治不顧倫理破格提拔,導致武則天一躍成為大唐的皇后,甚至於以後的「二聖臨朝」干政、專權。可是作為一個女人,想做唐帝國的老大,那可不是容易的事。首先,這是沒有先例的,其次是李唐皇室和李唐的開國功臣以及後人們也不願意。這兩股力量很強大,武則天沒有什麼背景依靠,她拿什麼來對付這些人呢?只有酷吏可用。
而酷吏乃是什麼人呢?前面說了,漢武帝重用的酷吏都是小人,願因是小人無背景無依靠,但忠誠,而且辦事能力強,只要你不問過程,他就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結果。故此,武則天當然也不例外,作為一個政治天才,她豈能不知道小人的妙處呢?因此,武則天也重用了一大批酷吏,或小人,有史記載比較有名的比如周興、來俊臣,一個是酷刑方式發明家,一個是《羅織經》的主編。
武則天重用酷吏的手段,跟漢武帝是有一比的。漢武帝重用酷吏,成功打擊了異己,完成了自己的許多政治目的,實現了皇帝的集權。而武則天重用酷吏,摸清了對手,解決了對手,掃清了政治之路上的路障,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酷吏是不好的,不管是漢武帝還是武則天,他們都是心知肚明的,故此,他們也是在必要的時期重用。一旦實現了自己的目的,酷吏的結局基本都不怎麼好。比如漢武帝時期的刀筆吏張湯,功勞很高,曾深受漢武帝的信任,但是最終也難免被武帝冤殺。而武則天時期重用的酷吏,最後基本全部被處死以慰天下,之後則重用賢臣,以仁治行事,帝國平穩運行。這就是帝王手段、帝王之術。說到底,酷吏不過是工具,漢武帝和武則天重用酷吏不過是手段需要。
參考資料:《漢書·卷六·武帝紀》《新·舊唐書》。
※羅貫中筆下一上將:曾舌戰孔明、1戰張飛、2戰趙雲,結局成笑談
※武則天之後,這3位對權力「走火入魔」的女人,險些毀掉大唐江山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