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為什麼不能和亞馬遜相提並論?
編者按:
《外媒頭條》是創業邦新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於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
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後的秘密。創業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語音合成技術:標貝科技
虧損巨大的Uber即將首發上市。為了吸引投資者,這家公司對自己的定位有了新的提法:要成為「交通運輸領域的亞馬遜」(Amazon of transportation)。這個領域的規模有8.5萬億美元之巨。
Forbes雜誌上有篇文章《評價Uber,應該它的自身的情況,而不是亞馬遜》(Uber Should Be Judged On Its Own Merits, Not Amazon"s)。作者LenSherman認為,Uber的商業模式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無法和亞馬遜相提並論。
在作者看來,從一開始,Uber商業計劃的幾個假設都存在嚴重的缺陷:
1、Uber的輕資產模式和強大的網路效應,會在進入的每個市場都產生巨大的規模經濟和無可置疑的先發優勢;
2、Uber融資非常成功,資金儲備十分豐富,能夠支持它未來的市場競爭,並獲得全球的壟斷地位和定價權;
3、規模優勢和演算法將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縮短乘客和司機的等待時間,提高司機的工作效率,從而實現在票價、司機薪酬和企業盈利能力的多贏目標;
4、有了消費者的支持,政府將很難限制Uber的業務擴張,即使和公交系統和相關就業者的福利存在衝突;
5、產品線擴展將提供有利可圖的增長機會,能抵消核心的拼車業務的持續虧損;
6、從長期來看,資本與企業利潤相結合,將為自動駕駛業務的無縫過渡提供資金,預示著一個更加有想像力的未來。
如果這些假設確實反映出Uber的商業潛力,那麼它就有可能成為史上估值第二高的美國公司(僅次於臉書)。但事實證明,Uber的前五個假設都是錯誤的,最後一個非常不確定。
作者解釋了為什麼把Uber比作亞馬遜是錯誤的。從歷史上看,亞馬遜並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幾乎沒有盈利。
傑夫?貝佐斯在1997年寫給股東的第一封信時就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圖:當被迫在優化GAAP會計準則和最大化未來現金流現值之間做出選擇時,我們會選擇現金流。簡而言之,貝佐斯從一開始就打算最大化現金流,而不是會計利潤。
亞馬遜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營運資本為負,因為它早在需要向供應商付款之前就從客戶那裡收錢。因此,亞馬遜增長得越多,產生的運營現金就越多。
亞馬遜運營的巨額現金流為其提供了資源,可以在資本支出和研發方面進行極其積極的投資,以推動增長。
2018年,亞馬遜的研發支出是美國公司中最高的,也是資本支出最高的公司之一,所有資金都來自運營現金流。
這些投資往往會壓低其公布的公認會計準則(GAAP)凈利潤,同時掩蓋了該公司從運營中產生現金的驚人能力。
如下圖所示,自上市後的第5年(即上市後的第8年)以來,亞馬遜一直在創造巨額運營現金,2018年達到近310億美元。相比之下,Uber過去三年的營運現金流為負(自推出以來的第八年達到頂峰),近60億美元。
(來源:亞馬遜年報)
作者指出,亞馬遜的增長和運營現金流遠超Uber的原因,根源於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存在巨大差異。
與Uber相比,亞馬遜在一個更大的、更有現實價值的可服務可定址市場(SAM)佔據主導地位。
Uber嚴重高估了潛在市場份額,認為份額將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0% 。因此,他們聲稱:「我們只需要在這個巨大的市場獲得一小部分份額,就能真正變大!」
事實上,Uber對其增長潛力的傲慢看法掩蓋了幾個嚴峻的現實。
首先,Uber的持續增長存在嚴重的物理約束,即可用的道路空間和司機可用性。許多城市的道路已經擁堵不堪,Uber目前25%的拼車收入僅來自該公司運營的700多個城市中的5個城市。
Uber想要從主要地鐵區域的公共交通系統中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既不可行,也不可取。在較小、人口較少的地區,Uber的經濟和服務優勢也低得多。
此外,除非自動駕駛汽車得到廣泛應用,否則Uber將不得不依賴人力司機來提供勞動密集型服務。在這種資源約束下,Uber的擴張空間顯然有限。
最後,專註於誇大的SAM估值忽略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的現實,Uber在所有主要市場和業務中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馬遜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供應商,提供範圍異常廣泛的零售商品,並無過多條件制約。
再加上亞馬遜在雲服務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其快速增長的廣告業務以及電子設備領域令人驚訝的強勁業務,該公司將擁有一個實際上巨大的、無限的、可服務的潛在市場。
亞馬遜的增長數字支持了它的潛力:去年,亞馬遜實現了31%的收入增長,銷售額為2330億美元。沒有一家公司能達到如此高的持續增長率。
與亞馬遜相比,Uber不具備更優越的網路效應,也不具備它聲稱的由其雙邊市場結構所體現的規模經濟。
僅在美國,約80%的Uber司機也加入了一個或多個零工駕駛企業(如Lyft)。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拼車視為一種貨品化的服務,他們在應用程序之間切換,尋找最便宜或最快的替代品。
相比之下,Uber在其核心拼車業務上尚且無法實現盈利,更不用說利用其平台將盈利擴展到鄰近業務。
Uber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有效地擴展了高度複雜的全球業務,這一點值得稱道。
但殘酷的現實是共享出行領域存在嚴重問題的商業模式:進入壁壘低、缺乏網路效應和規模經濟、無差別的服務、客戶忠誠度低、缺乏經常性收入、激烈的競爭。
因此,難以實現盈利增長並不是Uber的問題,而是行業問題。換句話說,是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格力,請別忘了春蘭
※董明珠贏了「10億賭約」,格力卻被下調評級?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