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只有這樣做 或許才能讓優步解決盈利問題

只有這樣做 或許才能讓優步解決盈利問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與競爭對手Lyft Inc.(LYFT)一樣,Uber Technologies Inc.(UBER)現在也沒有盈利,除非它做兩件事:裁員或提高消費者的成本。

Uber和Lyft都是上市公司,但它們很難盈利。與競爭對手Lyft相比,Uber的業務規模之大給許多投資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Uber的虧損同樣令人震驚。Lyft主要在美國,業務還沒有那麼多元化。截至2018年年底,Uber 累計虧損近80億美元,並且在2019年將會虧損的更多。

過去幾年裡,Uber和Lyft分別得到了風險投資家和其他私人投資者的資助,這些人願意把賭註押在這些叫車服務的新貴身上。

Uber最大的壓力之一是公司與司機的關係。周三(5月8日),全球各地的司機舉行罷工,在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之前,抗議該公司的商業模式。司機們稱,Uber的商業模式讓公司高管變得富有,而受苦的是底薪司機。但Uber稱,公司的目標是減少對司機的薪資激勵,以改善公司的財務業績,Uber預計司機的不滿情緒將普遍增加。該公司還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投資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會增加司機對公司的不滿,因為公司可能會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司機,從而採取裁員的舉動。

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員Larry Mishel表示,通過壓縮成本實現盈利將會帶來更多問題,司機流動性會變高,對新司機的挑戰也很大。2018年, Mishel對Uber司機進行了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的時薪低於90%的美國工人。

Uber尚未對何時盈利做出任何預測,但一些投資者指望它在擁有自動駕駛車隊後能盈利。但自動駕駛汽車仍處於早期階段,即使完全使用自動駕駛,Uber仍將在技術和汽車本身上支出費用。

Uber的稅收成本是其最大的支出項目。EquityZen的分析師預計,如果該公司繼續投資Uber貨運和Uber車載移動等服務的話,稅收成本也不會大幅下降。對投資者來說,如何收費是關鍵問題,分析師仍然相信,Uber 將在指標方面保持透明。Lyft因為沒有給出這些指標而錯失良機,Uber應該從這些錯誤中吸取教訓。

Uber與Lyft都將自己置於困境。他們的商業模式還沒有能讓自己盈利。但對消費者而言,提高價格可能會對客運量產生切實影響,Uber與Lyft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如計程車。無論如何,Uber與Lyft想要盈利的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這裡追高套你沒商量
反彈行情難持續 震蕩回調是趨勢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