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亞爭奪戰——中國為什麼會輸給俄羅斯?

北亞爭奪戰——中國為什麼會輸給俄羅斯?

北亞在俄羅斯進行國土擴張時看似荒蕪,但後來卻在俄羅斯的崛起時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可以說,北亞之於俄羅斯,就像骨骼支撐起強壯身體那樣重要。

不過,北亞這個骨骼在中國人眼裡就不是那麼有滋味了。北亞因為極端酷寒的氣候而不具備自成一體的條件,那麼北亞註定只能成為周邊地緣文明的附庸,而雄踞東亞大陸的中國遠強於位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

從地緣角度來看,東亞大陸與北亞中東部的關聯更為緊密。

從歷史角度來看,北亞因地處偏遠從未被納入某個文明的勢力範圍。但當時中國政權強盛,對當地土著有一定其影響力,從而建立起朝貢體系下的名義管轄。

既然,中國俄羅斯有更大優勢,為什麼北亞會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呢?

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是因為俄羅斯在人類文明由農耕轉向工業的過程中佔得先機,力壓深陷農耕的中國,最終將北亞收入囊中。

不過這種說法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因為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中俄通過尼布楚、恰克圖等條約,便定好了兩國邊界。北亞中東部的絕大部分地區劃歸俄羅斯。

那時,工業革命並未爆發,歐洲文明的整體發展水平已超過華夏文明。但俄羅斯在那時的歐洲文明中是邊緣落後的,再加上,中國的體量巨大,俄羅斯在與中國競爭北亞的過程中並沒有優勢。以中國那時的實力完全可以將俄羅斯趕回西西伯利亞平原。

為什麼中國在阻止俄羅斯向南滲透東亞後,沒有乘勢追擊,而是主動放棄了北亞這塊無主之地,劃定了兩國邊界呢?

雲石君認為,原因有下面三點。

第一是農耕文明的局限性。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價值是以農業種植能力為判斷依據。苦寒的北亞不適合進行農耕,那麼在農耕文明眼中北亞的價值自然非常低。二是農耕時代,因技術發展水平的局限,孤島、海洋、荒漠、山脈等天然地緣屏障成為各地緣板塊間的阻隔,有效阻止了板塊之間的利益衝突。

而在17、18世紀,人類進入近代,但文明程度依舊不高,對地緣屏障的突破也主要是集中在對海洋的征服。那麼,當時的中國自然延續了傳統的對世界的認識。自然想不到有一天,北亞會被俄羅斯吸納,並成為東歐力壓東亞的戰略基石。

第二是出於性價比的考慮。農耕時代,性價比決定了政治勢力是拓展疆土還是閉關自守的重要原因。

就拿中國來說,古代中國佔據東亞大陸而沒有進一步擴張的原因是,周邊板塊的土地質量不高,收益有限。再加上需要消耗大量成本來佔領和消化,支出遠超收益。出於性價比的考慮,中國佔據了適合農耕的核心區,將周邊板塊發展為內藩。

這樣的方式套在北亞上同樣適用。北亞對於地大物博的天朝而言,能得到的收益非常低,而中國向北亞輻射影響力又十分困難。因此中國對它的興趣只停留在朝貢的收益上。

俄羅斯的介入打破了這樣的平衡。俄羅斯的力量遠強於北亞當地土著。當時俄羅斯的富裕程度遠低於中國,其對北亞的慾望自然要高於中國,所以對北亞的征服欲也強於中國。

那麼中國對北亞的羈縻就面臨著外部挑戰。以中國當時的能力,只要願意投入大量資源,完全可以擊退俄羅斯。但挫敗俄羅斯投入的資源遠大於駕馭北亞獲得的收益。

因此,基於以上的考量,清朝願意在阻止俄羅斯侵犯中國本土的圖謀後,放棄北亞,以此來維護北方邊境的安寧。這樣的選擇從當時的性價比角度來看,是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

第三是出於內部統治的考慮。清朝政權出身滿族,在古代華夏文明體系中,在漢人心中都有著先天的不足。滿族人口遠低於漢族,為了維護清朝政權的統治地位,清廷除了要主動融入華夏文明外,還需要拉攏蒙古各族,得到他們的支持。

蒙古高原土地貧瘠,因此蒙古各族需要通過掠奪中國來獲取財富,維持生計。可是蒙古各族的掠奪會遭受到漢族政權的反擊,而受到重創甚至滅族。

而現在,蒙古族只要效忠清朝,不用打仗就能得到財富和較高的政治地位。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滿蒙不是同一個族群,蒙古各族的游牧勢力是農耕文明的天敵。因此,中國統治者不僅要蒙古族來震懾漢族反抗勢力,又不能讓蒙古族坐大。

清朝的做法是減丁——嚴格控制蒙古各部的人口數量。

這是對內的。而具體到北亞。如果,清廷要在北亞與俄羅斯爭雄,其只能仰賴蒙古各部的力量。不過俄羅斯佔據西西伯利亞平原,並對其進行了初步開發,俄羅斯的實力有所增強。那麼這種雙方對峙就具有長期性和大規模性。

這對於清廷來說是危險的。在軍事上過多的依靠蒙古各部,各部必然會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而且清廷對蒙古各部的長期定位是:用資源籠絡蒙古各部,借各部的勢力來震懾中原的漢族。如果蒙古各部與俄羅斯長期、持續的爭鬥,會大量消耗蒙古的實力,那麼蒙古各部震懾漢族的力量也就變得薄弱甚至消失。一但中原出現大規模的民族起義,清廷能夠依賴蒙古的軍事力量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清廷出於鞏固自身統治,壓制漢族的考量,也會放棄北亞,避免與俄羅斯發生長期、持續的對峙和消耗。以此保存蒙古各部的軍事力量。

綜上所述,農耕文明的局限性、因北亞而與俄羅斯爭鬥性價比極低、為了維護內部統治,這三大因素的結合,讓中國果斷的退出了與俄羅斯爭奪北亞的這場戰爭。

俄羅斯沒有中國的牽制,其在北亞、中亞的擴張就沒有能夠匹敵的對手,那麼這片土地自然被俄羅斯毫不客氣的收下了。

俄羅斯在對外擴張時有一個極具自身色彩的特點——將領土吞入囊中,直接納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內。

這樣的擴張方式和西方列前明顯不同。西方列強,如,西班牙、葡萄牙,英、法、美、意等國家,在國家對外擴張時,幾乎都是建立殖民地,以殖民地的方式間接進行佔領,而不是像俄羅斯這樣,不管地盤是好是壞,直接收入囊中。

為什麼俄羅斯對外擴張的方式,會跟西方列強有著如此大的不同?這裡面與俄羅斯特殊的地緣環境密不可分,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繼續為您分析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12章——俄羅斯之第八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好不容易擺脫俄羅斯控制的蒙古 為何依然對中國心存戒備?
俄羅斯的最大仇家,被俄視作眼中釘,足足打了五百年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