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坡先生帶著歌姬拜訪高僧,隨手寫了一首詞,禪師聽後頓悟了

東坡先生帶著歌姬拜訪高僧,隨手寫了一首詞,禪師聽後頓悟了

說起蘇軾,大家對他比較熟悉,這是北宋的著名詞人,他對書法、畫畫、美食都頗有研究,有一定的造詣。這是一位非常具有文藝細胞的人,他不僅用情至深,而且瀟洒自如,有些放浪形骸。

蘇軾在鎮守錢塘江的時候,每天都去西湖遊玩,曾經有一次他帶著歌妓去拜訪佛教有名的禪師,禪師看到之後非常生氣。不過在蘇東坡寫下一首詞之後,高僧釋然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南歌子》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卻愁彌勒下生遲。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這首詞的大體意思是:大師唱的是什麼歌?繼承的是哪家宗法?我現在找你借用一下拍板和門錘,現在我也是逢場作戲,不要懷疑。歌姬正在偷偷看你,大師你別眨眼皺眉。只怪僧人生的太晚,沒有見過十五的年華,也是老太婆最漂亮的時候。

大家都知道,佛門聖地向來注重清凈,而歌姬和佛教相衝,是不貞潔的人。如果有歌姬來到佛門,那被視為不合適的舉動。而蘇東坡帶著歌姬來到佛門重地,禪師對他的行為非常不滿,所以蘇東坡寫了這首非常直接的詞,來回應了禪師的不滿:人都有年輕的時候,不要太過在意。

有些讀者認為蘇東坡這是在嘲諷大通禪師,說他在年輕的時候做過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才寫出這首詞。其實不然,大通禪師和蘇東坡是好朋友,在大通禪師進京的時候,蘇東坡還給他寫過兩首詞,可以見得兩人之間的交情深厚。雖然這首詞充滿了調侃,像是在戲虐大通禪師,這不過是蘇東坡的幽默,也是在向他解釋為何帶歌姬而來,希望大通禪師不要生氣。

在明代田汝成的游志中,也記載了這件事情:大通禪師是一個操律高潔的人,如果沒有齋沐,是不敢登堂入室的。有一天蘇東坡帶著一個歌姬來見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面帶怒色,於是蘇東坡寫了《南歌子》這首詞,讓歌姬唱出來,大通禪師聽懂了,頓時釋懷。蘇東坡說:今天大通禪師又參破了老禪。

雖然說蘇東坡的舉動非常不合時宜,但是他寫的這首詞卻飽含深意,詞裡面帶著詼諧幽默。而大通禪師也是個智慧高超的人,他讀懂了蘇東坡詞里的意思,參悟到了另外一種超脫的人生意味。因為兩個人關係非常好,才發生這樣的故事,兩個人都是非常洒脫之人,所以才悟懂人生哲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小記 的精彩文章:

呂布與趙雲從未正面對敵,誰更勝一籌?劉備與曹操意見相合
謝遜瞧不上張翠山,為何還跟他結拜?看在這母子倆的面子上

TAG:春秋小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