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學習章草前不要忘記這個,它會讓你的草書更古樸、功底更紮實

學習章草前不要忘記這個,它會讓你的草書更古樸、功底更紮實

章草書寫水平沒進步,主要是沒在這裡下功夫

章草開始於秦漢時期,是由隸書的草寫而來,它也是今草的前身,章草保留著隸書的波磔,字字獨立,其傳世的主要作品有三國時期皇象的《急就章》、《淳化閣帖》中漢章帝和張芝的一些作品,如今成為學習草書的最佳範本。

而漢簡是兩漢時期遺留下來的簡牘,其主要材料是木製的,因為漢簡最早出土的都在西北,而這裡又缺少竹子,所以以木製的為最多。人們就用筆墨直接在這些竹板上寫字,這就給我們留下了類似墨跡版的作品。

相對於摩崖、碑碣等石刻作品,這些墨跡版的作品在學習起來更容易弄懂古人的書寫狀態的筆跡。如前所述的一些章草作品都是經過一次次翻刻而成的,與當時的書寫情況相差較遠,那麼,對於學習草書,特別是學習草書的人們來說,從漢簡著手學習,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學習漢簡有哪些好處?


更加清晰地看到古人的運筆方法。

大量的漢簡都是字跡清楚,筆畫行走路線清晰,在學習中可以看到筆法,包括它們的起筆、行筆、收筆以及提按、頓挫、折筆等書寫特點,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從這裡學習到書寫時的運筆方法,古人是如何用筆,又是怎樣運筆的,漢簡中都是一清二楚的。


明白隸書向草書過渡時期的藝術形態。

中國文化的發展是連續不斷的,書法的發展也同樣如此,在這樣一個連貫的過程中,只要把握住它們的"成長發展"脈絡,對於理解、學習書法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我只是喜歡草書,沒想著了解它的前身,也就沒必要弄清這個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這就好比"本源"和"表象"的問題,醫生治病,只治其表,不治其里,是無法讓病人痊癒的道理一樣。草書的本源在哪裡,搞不清這個,它的表象只是圖有其表,既使把外形寫得再像,也是缺少古樸和厚重感的。

章草和漢簡誕生的時間比較接近,它們的"基因"基本相同,都有同一個"意味",只不過從字形上有些變化,但書寫時的用筆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在學習章草時,把漢簡的筆法"挪用"過來,就能生成章草。


可以豐富點畫的表現形式

張芝的《秋涼平善帖》、王羲之的《十七帖》、《豹奴帖》等章草作品中都保留著某些漢簡的意味,可見,章草是由"帶波磔的簡約草體"演變而來的,也是今草的前身。

由此,通過對漢簡的了解學習,更能從點畫的表現形式上深入了解草書是如何在使轉、簡化方面的源頭趨向,為提升書寫能力找到根源,另外,對於點畫、字形、章法的藝術再現提供更多的思路。

不論學習哪種書體,只要從源頭上找到這個"根",弄清其中的存在、發展趨向,才能從根本上學好,為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學習書法朝著這8個字的方向走,1000年也不會錯
寫好楷書關鍵在這四個字

TAG: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