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或許是最難修復的國寶了:碎成幾百片,但成品驚艷!

這或許是最難修復的國寶了:碎成幾百片,但成品驚艷!

本文來源於 觀觀雅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事情要追溯到2001年。

那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東郊的西安理工大學新校區基建工地上,發現了一處大型墓葬群,共清理出墓葬182座,漢、唐、宋、元、明和清代的墓葬都有,其中唐代墓葬140座,佔了絕大多數。

李倕墓墓道

李倕墓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地表上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土丘。在用推土機剷平上層地表時,發現了墓道和墓室。考古專家隨後對該墓進行發掘。

慶幸的是,墓葬保存完整,沒有被人為破壞過,也就是說,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但墓葬保存狀況很差。由於歷史上多次被水侵蝕,頂部已毀,墓中原有遺物發生了漂移、浮升,墓室中的壁畫已鮮見痕迹,只有少數區殘存一些顏色。

墓志銘顯示,墓主是唐公主李倕,字淑嫻,唐高祖李淵第五代後人,病卒於開元24年(公元736年),時年25歲,據記載,死於難產。

模糊不清的墓誌

墓葬中的陪葬物有瓷器、陶器、鍍金銀器、青銅器、玉器、漆器、紡織品和少量的鐵器及鉛器。棺材已朽,屍骨尚存,主人手上還分別握著一件玉蠶和玉豬。

最令人興奮的是發現了一件完整的頭冠,與墓主頭骨緊緊依偎。完整的唐代貴族女子頭冠此前很少見,對唐代的歷史、文化、風俗、審美及材質研究都極有價值。

修復一事,迫在眉睫!

出土時的頭冠

可是由於多年的地質擠壓,不少配飾都已經挪位變形,尤其是屍骨頭頂上的冠飾,只能看出一個囫圇的模樣,面對著極為複雜又脆弱的「冠飾」文物,考古清理工作只能暫時停頓了下來。

中德考古學家們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只能兵出奇招,用打石膏的方法對這些文物進行提取,並將脆弱的「冠飾」文物送到博物館的實驗室中,以便進行細緻的清理和修復。

頭冠是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修復的

公主頭冠的修復始於2003年,為中德合作項目。

李倕的鳳冠,冠底邊框、層層花葉、鳳凰尾翎,還有雙鴛鴦等花紋、飾件都以金質打造,上面嵌著綠松石、琥珀、珍珠、螺鈿、白玉形花朵、紅寶石、瑪瑙、金粟(細金粒)等,這個工藝叫做「金筐寶鈿」

外國專家在清理頭冠

鳳冠上許多黃金部位的表面,都鑲滿了直徑1毫米至1.5毫米的金珠,這些金珠要在顯微鏡下才能完全看清。無奈之下,專家們對照著顯微鏡,把一個個細小的零件取出來,邊清理、邊照相及畫圖,遇到脆弱的部件隨時加固。清理結束後,專家組統計出,這件金頭飾取出了至少370多個小部件

可是,碎成這副模樣的鳳冠,要把小零件鑲嵌入金框框內容易,要把它們合起來,再原樣拼成一件完整冠式何其容易?沒個原始圖紙實在不好操作啊~~

所以,在金銀珠玉等公主冠上的寶貝修復完成後,德國專家用電腦的三位成像技術,對李倕公主冠原貌進行了模擬刻畫,中國考古專家又根據古籍《新唐書?車服志》記載的女子冠制,將李倕冠的「花飾」、「垂珠」、「鏈金」等部位,與古籍進行了原樣比照,又適當添加了一些現代人的審美元素,這才將李倕冠一點點拼湊起來。

一年半之後,頭冠修復完成,重量約為800克,高42厘米。

特殊的精美工藝,帶有濃郁的西域風格,金碧輝煌。盛唐氣象,萬國來朝,唐朝的珠寶飾品也吸納了不少外來元素,兼收並蓄,別有風情。

專家說,李倕冠飾的結構造型富於美感,使用的材料豐富、工藝複雜,幾乎用盡了唐代可能用到的裝飾材料,也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複合材料製品加工工藝水平

同時,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得以修復的唐公主冠飾

修復前後對比人像專家還把李倕公主的樣貌復原了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全菩提圖解,從此看串不迷糊
漲知識啦!這8名字帶玉卻不是「玉」的十種石頭,你都有買過嗎?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