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創板開啟全網測試 甲骨文大裁員近千人

科創板開啟全網測試 甲骨文大裁員近千人

劉鶴:這次磋商並沒有破裂

據央視新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我是代表中國政府懷著誠意到這兒來,我們雙方進行了坦誠的、建設性的交流。大家都一致認為雙方需要保持繼續磋商的良好勢頭,儘管暫時有一些阻力和干擾。雙方也同意在未來在北京再見面,繼續推動我們的磋商。這次磋商並沒有破裂,雙方在很多問題上,首先是澄清了立場,討論了下一步磋商的內容,並且要進行比較好的溝通和合作。所以我不認為談判有破裂,恰恰相反,我認為是正常的兩國談判之中發生的一些小的曲折,但是,這個事是不可避免的,對未來我們還是審慎樂觀。現在雙方在很多方面有共識,但是坦率地說,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們認為這些事,都是重大的原則問題。所以,任何國家都有重要的原則,在原則問題上我們絕不能讓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美方正式實施加征關稅,中方對此深表遺憾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5月10日就美方正式實施加征關稅發表談話稱,美方已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正在進行中,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過合作和協商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周一A股遭遇千股跌停,周五止跌反彈

5月6日,A股遭遇五月「開門黑」,三大股指收盤全線重挫,其中滬指下跌5.58%,退守2900點整數關口,收報2906.46點;深成指下跌7.56%,收報8943.52點;創業板指下跌7.94%,失守1500點整數關口,收報1494.89點。兩市合計成交6579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下挫,兩市上千隻股票跌停。

從盤面來看,大豆、玉米概念股逆市活躍,高送轉、券商、自由貿易港、5G、蘋果等板塊跌幅居前。

5月10日,A股三大股指攜手高開,大盤一度重回2900點關口。午後開盤雖回吐,但之後迅速拉升。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2939.21點,上漲88.26點,漲幅3.10%,成交額2741.7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9235.39點,上漲358.08點,漲幅4.03%,成交額3359.9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533.87點,上漲64.39點,漲幅4.38%,成交額998.08億元。

【點評】:本周以來,亞太股市持續遭遇拋售,上證綜指回踩2838.38點,而美股更是遭遇「黑色星期二」——道指一度大跌超600點,三大指數跌幅一度均超過2%。

就A股而言,今年估值迅速擴張也導致近期市場趨于謹慎。由於外部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仍在,所以短期內出現報復性反彈的概率比較小,但繼續向下跌的空間也不大。投資者還是要多把注意力放在業績預期偏好的個股上,面對炒作則要審慎而行。

科創板開啟全網測試

5月10日消息,科創板業務第一次全網測試將在5月11日進行。測試將模擬一個完整的交易日內的交易和結算,需要券商、託管行等機構,對櫃檯系統升級情況、技術系統改造情況進行說明,並對包括新股發行申購、上市後委託成交等十多項內容進行測試和反饋,包括新股發行申購、上市後前5日無漲跌幅控制委託成交、第6日起有漲跌幅控制委託成交、本方最優價申報和對手方最優價申報、盤後固定價格委託成交、大宗交易委託成交、異常波動停復牌、融資融券業務、新股棄配申報。

【點評】:科創板已受理企業超100家,平均營收增速40%,平均凈利潤增速90%,大部分企業凈利潤規模超1億。從行業分布來看,信息技術行業佔比近半,其中電子、科技、計算機、醫藥和化工佔比近八成,未來其中的優質標的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長期來看,是市場的投資主線。

雖然科創板機會多多,但永遠不能低估股市的風險,風險跟回報,是市場永恆的問題。長期來看,還是要秉著價值投資的觀念來正確評估風險。

央行針對中小銀行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

5月6日開盤前,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5月15日開始,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對僅在本縣級行政區域內經營,或在其他縣級行政區域設有分支機構但資產規模小於100億元的「縣域農商行」,執行與農村信用社相同檔次的存款準備金率(8%),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可以享受該項優惠政策,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全部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在該消息的刺激下,銀行股出現異動拉升。截至6日收盤,青農商行(002958.SZ)漲停,青島銀行(002948.SZ)上漲5.1%,西安銀行(600928.SH)上漲1.85%。

【點評】:在當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本次降准雖「小」,卻釋放出三層重要政策意義:第一,「穩增長」不會鬆勁,但是「穩增長」的節奏料將適時調整,「精準化」的微調、預調將成為主流的政策手段;第二,貨幣政策更加重視結構優化,從「小」處發力,引導長期資金經由中小銀行,切實轉換為小微企業貸款;第三,經濟政策重心加速下沉,本次降准將目標直指縣域經濟,表明自上而下地政策落地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寬信用」的最後一公里有望打通,從而助力中國經濟在二、三季度保持企穩向好態勢。

「人造肉」主題橫空出世

5月6~8日,人造肉概念股逆勢持續大漲。截至5月8日收盤,人造肉概念板塊內29隻個股中有15股收穫漲停,其中6隻個股連續3個交易日封板,分別為哈高科、雙塔食品、豐樂種業、維維股份、來伊份和*ST工新。此外,京糧控股、海欣食品、東寶生物等個股收穫兩連板。

5月9日,人造肉板塊大跌,維維股份等多隻個股遭遇跌停。實際上,人造肉美股第一股Beyond Meat今年IPO以來累計漲幅超220%,為今年美股IPO最佳表現。在實現連續四個交易日逆市上漲後,Beyond Meat股價5月9日下跌8.74%。中國市場上人造肉概念大跌也是受到美股消息影響。

【點評】:毫無預料地,人造肉概念成為五一節後股市的新風口,即便在周一兩市千股跌停的情況下,其相關概念股也保持了漲勢。業內人士認為,「人造肉」主題具備主題新、空間大、催化強三大特徵,將很有可能成為新強勢主題。國內肉類消費市場巨大,小滲透率即可帶來巨大市場規模,疊加豬肉供給缺口矛盾和海外企業成功經驗,未來不排除有A股上市公司逐步布局人造肉市場,可關註:蛋白類原料、深加工以及製品銷售兩大主線。

也有業內人士評價,「人造肉」行業在國際上屬於起步階段,國內還沒有發現有相關研發、生產企業。國內肉類消費市場也沒有大面積流行「人造肉」消費,所以,對真正的動物肉加工企業衝擊幾乎沒有。後期「人造肉」技術發展成熟,並在國內市場推廣,可能會有一段時間。

康美葯業收上交所問詢函,連續多日跌停

5月5日晚,康美葯業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在問詢函中,上交所共向康美葯業提出了12個問題,要求核實並補充披露多計貨幣資金的存放方式、主要賬戶、限制性情況、是否違規資金使用及資金主要去向,以及貨幣資金核算出現重大差錯的具體原因、涉及的主要交易事項等,並於5月14日前進行回復。

5月6日康美葯業跌幅9.958%;5月7日、8日,康美葯業連續跌停。

【點評】:自從4月29日披露了2017年年報會計差錯之後,康美葯業的股價已經連續多日一字跌停。公司300億元巨資失蹤的迷霧,也仍然沒有消散。

根據康美葯業披露,公司2017年財務報表中,年末貨幣資金多計入299.44億元,而同期存貨、在建工程、應收款、其他應收款,則少記約208億元,仍有超過91億元的貨幣資金不知所蹤。長江商學院教授薛雲奎對此撰文分析稱,康美葯業存貨、應收款、在建工程之外的90餘億元貨幣資金缺口,可能就包含在上述其他應收款之中,「雖然數字並不完全吻合,但大數已經非常接近。」

到底真實情況如何?還需要等5月14日康美葯業正式對上交所問詢作出回應。

MSCI:5月將增迦納入A股個股名單

5月6日,MSCI在其官網宣布,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於5月13日歐洲中部夏令時晚11點(北京時間5月14日早5點),在官網公布。MSCI屆時將在官網公布新納入和剔除的個股名單。此番指數審議結果將在5月28日收盤後生效。

【點評】:5月A股被納入MSCI指數系統的比例將提高,這意味著將會有一批被動性的外資買入A股,這使得A股後續將獲得一定的增量資金加持。現在外資在A股布局仍是投資稀缺板塊為主,例如白酒、白色家電等在港股和歐美市場比較稀缺,部分公司的估值和全球同類相比仍較便宜,例如有些白色家電企業的估值只有10倍,而歐美同類企業則為15倍以上。未來3~5年,隨著外資不斷流入,A股估值仍有望提升。

中國科協回應提名李彥宏增選院士:貢獻在搜索引擎

5月6日消息,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對李彥宏被提名院士增補時表示,李彥宏是由中國電子學會推薦到中國科協學會,推薦的理由是因為李彥宏對於搜索引擎所作出的貢獻。中國科協再按照相關程序,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部門提交。

在搜索引擎領域,李彥宏曾創建超精準搜索(ESP)技術和圖像搜索引擎技術,這在應用領域頗有價值。特別是他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現代搜索引擎領域的重要基礎發明之一。

【點評】:在這次提名的100多位企業家中,引發輿論關注和爭議最大的是李彥宏。

有人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反對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道德領域,認為百度給很多虛假醫療廣告提供優先展示機會。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關於院士的標準和條件第一條就包括品行端正。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李彥宏早期的論文其實就是一個類比模擬,都是來自大量的計量學,價值不是很大。價值大的便是谷歌對演算法的應用。

甲骨文大裁員近千人

5月7日上午,甲骨文公司召開全員大會,正式宣布關閉中國研發中心,預計裁員規模近千人。公司已經宣布N 6的補償方案。

在本次全員大會上,甲骨文中國方面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面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甲骨文需要從戰略角度出發,對現有研發體系和商業模式進行適時的調整,以確保持續為客戶帶來最大的價值。「中國研發中心的調整是全球研發團隊調整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研發團隊的配置,探索雲技術模式下最好的客戶體驗,也不斷擴展我們的運營業務。」

【點評】:繼谷歌、亞馬遜等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經營折戟後,甲骨文在中國也遭遇挫折。面對中國如雨後春筍般的互聯網企業,甲骨文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的雲業務啟動得太晚,錯過了雲時代發展的最佳爆發點,而在北京運營研發中心的成本太大,又無法對甲骨文的業務進行有效支撐。目前甲骨文主要收入來源仍來自於傳統內部部署軟體相關的維護費用。在雲時代,必須要改變這種傳統的盈利模式,但是這種轉型可能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下一步發力債務可持續,金融助力「一帶一路」還有哪些缺口待補
招行、光大理財子獲批籌建,首批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臨近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