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繪畫作品賞析以及隨感
吳冠中(1919—2010)
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
正在畫速寫的吳冠中
吳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性、油畫色彩的豐富細膩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審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他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今天分享他的300張作品集,收藏學習吧!
《母土春秋》
記得是在九寨溝的叢林某處,突然發現一片大樹被伐倒後的空地。大樹根部裸露著年輪,粗粗細細的各種年輪陳述著消逝了的歲月。年輪邊都已長出新枝,跨過舊的年輪的歲月,它們拚命地伸長,其中粗壯的又成了新的喬木,不過身段大都是扭曲或傾斜的,於是這片空地成了雜樹的新林,穿插著許多細瘦的枝條,疏影橫斜,錯落入畫。在石頭與樹根間,地面的野草在陽光的寵愛下格外蒼翠,其間雜花盛開,雖非奼紫嫣紅,卻也素淡醒目,並點綴著星星點點的鮮紫、明黃、胭脂……顯然這裡吸引了畫家的眼睛,我不會放過這一荒僻之美的樂園。
一二十年後翻閱舊稿,感悟當時正是畫眼看滄桑,今拓為大幅,便以《母土春秋》命名。
1999年
在天涯
馬致遠寫斷腸人在天涯,完全用繪畫鋪墊: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馬致遠愛我之所愛,我畫過不計其數的枯藤老樹。這幅畫中的枯藤老樹源出於70年代在貴州寫生的小幅油畫,只是並無小橋流水,倒有幾間石板蓋頂的小屋。後來我將之移植成墨彩:彩霞滿天,暮鴉亂飛,完全醉心於馬家詞曲。
油畫和墨彩作品均贈了友人,今日重讀《天凈沙》,頗為感懷,又偶見舊作印刷品,便重作此幅,比原先之作大得多,也更概括,重點揮寫了幽暗老樹枝葉的婆娑,垂垂將老,又被枯藤攀附纏繞,對照中,淡淡的昏紅天色顯得分外單純,雖點綴了三幾隻喜鵲,掩不住蒼涼寂寞。大樹,孤立的大樹,冷落的大樹,直挺挺地獨立在黃昏天際,它自己就是天涯斷腸人。
1998年
舴艋舟
在故鄉,在江湖,年年春天見桃花。桃花初吐蕾,或枝頭只餘數朵殘紅時,總易引起人們的感喟,身世的共鳴。而當繁花似錦,滿樹紅透的季節,蜜蜂嗡嗡,遊人如織,倒少有人關心花開花落的歲月流逝。攝影師往往愛攫取這華光煥發的瞬間,但有些畫家對此並不太動情,由於缺少形與色的對照與反差,品位過於單一,或者說是一種豪華的單調。
早春、殘秋,木葉稀疏,遠近左右,各式枝葉相互穿插,形式多樣,情意纏綿,既入畫,亦入詩,是詩與畫相晤的幽靜之境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慧眼審美,寓詩情於畫境。「聞說雙溪春尚好」,雖然她說的該是暮春了,而從繪畫視角看,暮春與早春是孿生姐妹。
我將春情推入朦朧,只飄搖著稀疏的青青柳絲,點染數點桃紅,是艷是愁,掩不住淡淡的悲涼,因那乾瘦纖弱的幾條烏黑之線,吐露了畫里惆悵。憑空停泊一葉小舟,不知其來去的蹤影,只緣於對女詞人的深深懷念。
1998年
花溪樹
花溪樹
蕭瑟的天氣,嚴峻的政治空氣,1972年冬我偕老伴去貴陽探她母親的病。抽空去了花溪,大樹都脫葉禿枝,鐵線丫杈,婆娑乎,哀泣乎,難名所感。溪水清清,其間無粼粼之波,倒影一味仿效岸上樹之姿態,婆娑與共,哀泣相應。這風光明麗的園林里幾乎沒有遊人。我凍著手作了一幅水彩,以岸上斜傾的老樹及跌入水中的倒影作為畫面的構架。細心的讀者當會發現每棵樹與其倒影並不完全能對上口徑,有的樹失落了倒影,有的倒影卻又找不到岸上的主體,虛虛實實,都緣作者意圖布網圍捕蕭瑟之氣氛。
細分析,粗黑的縱線是台柱,橫的堤岸及遠景與之對照。粗黑線縱中有曲,這曲呼應了橫向之背景。過了7年,我用水墨更強調了這烏黑濃重的直與曲,同時揚棄了太具象的背景風光,風光有礙於視覺效果。又過了幾年,感到烏黑濃重的樹之曲直尚不夠淋漓盡致,便潑墨狂草似地先用濃墨扭曲盤踞整個畫面,只絲絲垂線及枯筆直掃之垂線烘託了主體之黑與曲。同時削弱了遠山,因不能讓它顯現滯重的身影,它隱隱於似有似無之間,已是宇宙之氣流,是配奏的低音。前後10年,從水彩而水墨,從具象而半抽象,從記敘蕭瑟之氣到抒寫心花怒放,從無聲進入有聲,我自己的心聲。
80年代
白樺林
「天寒地凍不開花,長白山下看白樺」這是我自己對自己作品「長白山下白樺林」的題識。樹榦一般色黑似鐵,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樹榦幾乎一概是用黑墨所繪。密林深處顯得非常幽暗。當我初見北京的白皮松,十分亮堂,頗華麗,人道是帝皇之松。白楊、白樺的軀幹也是白亮亮的,尤其是白樺,雪白、銀白,間有墨黑的斑,像濃墨潑落在素白的宣紙上,極美。在天寒地凍一色灰暗的北國風光中,明亮突出的白樺勝似花朵,是強勁的花朵。
白樺喜居寒地,有意尋白樺之林,我從長白山又追到新疆阿爾泰。進入銀色之林,悄無一人。白樺的黑斑像眼睛,但只有上眼瞼,沒有下眼瞼,她眯著眼窺人,林中處處見秋波。既成林,每株樹身便隱現在林中,林成片,片上誰布斑點,是鑼鼓之音,是抽象之形,是交響之林。
離白樺林,依依惜別,當地人說,請攜走一片白樺樹皮,她專供人書寫情書。
80年代
張家界
70年代末,湖南省委為在人民大會堂湖南廳布置巨幅湘繡韶山,邀我到長沙用油畫作綉稿。畫畢巨幅油畫韶山,省委為酬謝我,徵求我的需求。我婉謝一切酬謝,提出願借一輛小車在湖南境內探尋風景。就是這一次,無意中撞進了大庸景的林場張家界,隱於荒山深處的奇峰壯觀令我吃驚,我便擠在伐木工人們的木棚里住下了,天寒,用木頭烤火取暖。翌晨我決定要作大幅寫生,無大畫板,借用工人們伙房用的擀麵案子,厚且重,幾個熱心人幫我抬到山間作寫生用板,整日之功,畫了幅二米多寬的「馬鬃嶺」。此畫後來在北京展出後贈東北一家賓館,前兩年忽然出現在市場,據說被新加坡一位藏家收購了。
當年在張家界只住了兩夜,作了兩幅畫,意未盡,寫了篇「養在深閨人未識———失落的風景明珠」發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報上,從此張家界漸為人知,今天則譽滿遐邇了。感謝張家界市政府多次邀我重遊,他們不忘舊情,對張家界的出閣,認為我起過最早的作用。據說今日賓館林立,我顯然住不進工人們的伐木棚了,但也迄今未抽出時間前去,翻閱那幅在擀麵案子上作的「馬鬃嶺」的印刷品,激情猶在,便展拓為這幅丈二巨幅,風格必然不同於20年前了,但仍保存具象形態,因張家界是具象的張家界,我曾一目了然地感受她,為她剪裁過無華飾的嫁衣裳。
80年代
奔馬
新疆,遼闊而遙遠。牧場如綠色的毛毯,呈微微波狀,單純,如牛羊不來,似乎空無一物。細看腳下,草里綴滿雜花。再看左右,草叢中遠遠近近散布著矮矮的團狀綠堆。蹲下來看綠堆,每一綠堆是一棵松或幾棵松的合抱群體。天寒,松也躲入草叢,不肯往高處長,熬成了一身虯曲筋骨,像侏儒,該名侏松。但身段體態都很強勁,很美,是蒼勁巨松之形的濃縮。我匍匐在草叢中寫生侏松,照貓畫虎,畫面呈現了勁松。
雪山總在遠處,往往只顯現幾個白的尖尖或飄浮一條白線。只在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山麓,我才看到過通身銀亮的白雪山、冰山,白光耀得使人睜不開眼。
賽馬很動人,賓士中的馬和人體現了繪畫中色塊的跳躍與賓士。雪山下草原上的賽馬更動人,因跳躍在浩渺空曠中的色塊色點更具獨特的魅力。
如果我寫劇本,我願先物色到出色的角色,依據角色的才華再編劇,劇要充分發揮角色之特色。我作畫更是先掌握了有特色的形象,才圍繞著形象挖掘意境,結構畫面,渲染氣氛。剛到新疆,便想表現那遼闊、高遠、生意盎然的意境。但那意境是恍惚的,也許是詩了,但引來畫面中時,仍是空的。只在結識了侏松、回憶了喜馬拉雅山、看過賽馬的激動……數年之後,偶然驚覺,才作出了那幅奔馬。至於雪山、侏松與賽馬之群又如何在我腦中相識、相戀、婚配,則我也說不清,我平時似乎並未有意偵察他們間的竊竊私語。
80年代
帆帆相依
帆確乎已少見,但記憶中的帆影卻永不消逝,由於我生存於百舸爭流的時代,依靠過風帆追逐生活。江河上的風帆被人們視為一帆風順,更是畫家眼中的美景。
起帆落帆,或群帆相聚時,線網交錯,尤為壯觀,那是畫家抒寫胸中塊壘的極佳借景。思往事,淡淡的愁與喜,經心不經心,用瘦瘦的線勾畫出濟濟帆群。她們何必相擠,或許只是相依相憐而已。
2001年
偷來紫藤
我作畫不擇題材,只跟感覺走。一向少畫花卉,卻作過幾幅紫藤,但並非由於對花容的迷戀。
最先,在蘇州拙政園見到文徵明手植的紫藤,枝藤蔽天,密線織網,我自己也被織入網中。其時並無花朵,是秋冬季節。事隔幾年,終於前前後後作了幾幅以藤線為主題的畫面,都命名紫藤,點綴了紫色的花朵。並題了款:偷來名園紫藤,移植自家庭院,手忙腳亂,恐難成活。紫藤早已是中國傳統繪畫常見題材,子孫繼承遺產者多兮,我恐非嫡系,故只能坦白是偷的。
偷,那是古人成果,應接受審查及懲罰。也許怕判刑,我在自家庭院竭力改良品種,先從干枝構架著手,著眼於線的組織及擁抱,著眼於層次的遞變及穿插。若果能撒下天羅地網,那麼,點綴色彩只是錦上添花的賞心樂事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任何一種彩色有幸鑲嵌入紛亂活躍的線之水晶宮中,當搖身一變而為皇室公主。紫藤乎、黃藤乎、赤藤乎……無慮自身本色,都會放射同樣異彩,身價相仿。
90年代
《牆上秋色》
最是吸引畫家的,是一堵雪白的粉牆,這裡聽憑畫家施展才華,抒寫情懷,潑墨揮灑。然而這素凈的牆面往往先被爬山虎之類的藤線佔領了,她蜿蜒曲折,悠遊自在地繪寫成絕妙之畫圖,令畫家望之驚喜、慨嘆、卻步。
蘇州留園有一塊巨大的山牆,牆上布滿了藤線,年代久遠,藤本已粗如臂、腿,層層疊疊,交錯穿插,延伸到高遠處的藤線則細於柳絲,柔於纖草。粗線細線在牆上相交又相離,纏綿悱惻。早春,遍體吐新芽,萬點青、黃布滿了棕色的枝藤;深秋,殘紅錯落地點綴上、下、左、右,都似拍節的音符,共奏點、線之曲。
我畫過多幅油彩和墨彩的牆上秋色,當然母體不再只是留園的了。但最感棘手的總是那牆之局限,它的體形反過來約束了藤之伸展,而牆外的天空又或多或少佔去了畫面的空間,割據了部分藤之領域。我將天空壓縮到最小限度,則又不能顯示山牆之體態與本質。經過多次較滿意的、不滿意的、徹底失敗的經驗,這回用巨幅表現牆上秋色,不再局限於牆之體態身段,拆掉了牆之界限,畫幅就是牆,滿眼都是牆,藤於是在無形的牆上伸展、賓士、跌跌撞撞……似乎也失去了指揮,春芽、秋葉紛紛噴發,潑散,是怎樣的樂章呢?畫名《牆上秋色》,作者寫的是人世春秋了。
素白的牆,誘惑畫家的創作慾望,但卻被爬山虎之類的藤線搶先佔領了。藤由青春、中年而老年,緩緩延伸其生命之網路,網路中織進了春秋之軌跡。春之新芽,秋之殘紅,疏疏密密的斑點,輕擊著藤線之琴弦,招惹垂柳飄搖,群燕紛飛,都入畫圖協奏中。
鶴舞
一群鶴在走,躍,舞,翔……題名《鶴舞》,作者之意在舞不在鶴,借鶴揮舞。這舞,亦無舞台起舞之規範,只是墨之舞,塊面點線之共舞,鶴成了道具,或幌子。有心的觀眾當會聯繫到我畫過的老虎高原,我在老虎與高原間嘗試過往返追捕。2002年
芳鄰
後湖僻靜處,遊人稀,垂柳寂寞飄搖,惟蘆葦相伴。柳葉下垂,葦葉上仰,彼此清一色,呼應相得。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讚美她們是芳鄰。
2002年
荷塘
「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於污泥而不染」「風雨亂殘荷」……荷塘里孕育過多少詩和畫,難於估計。荷葉似方似圓,或大或小,葉緣又往往曲如裙邊,姿態綽約。莖幹挺拔,花蕾緊裹;盛開的花吸引陽光,承受雨露,裸露著嫩黃的花蕊,毫不含羞。無怪牧牛的王冕伏在池邊寫生荷花,情不自禁。
中國傳統繪畫中的荷花捲軸汗牛充棟,但那些程式化了的荷圖並不令我激動。而荷塘中大塊小塊葉片之交錯,曲線直線穿插之繁雜,連倒影也已被包圍進葉叢中,難分水上水下,似乎我只是葉底的昆蟲,迷途於花葉的迷宮。我作過不少殘荷,著眼於線之曲折,倒影的蕩漾,垂蓮的點綴,這回彩繪濃妝,似乎想飽餐濃葉重彩的盛宴,願讀者有同樣的好胃口。
90年代
紫藤
紫藤之美的關鍵在於線之構成與層次。至於色,赤、橙、黃、綠、青、藍、紫,擷取任何一種主色均能成為佼佼者。最先得啟迪於蘇州文徵明手植紫藤,故自題:「偷來名園紫藤,移植自家庭院,手忙腳亂恐難成活」。名園者,亦影射紫藤之傳統表現規範也。
※清·楊峴隸書臨帖三種
※西班牙女插畫師Marta de Andrés個人作品欣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