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舉行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舉行

5月11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由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協辦的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論壇主題是「大數據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來自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國防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10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大數據、智能決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大數據的價值衝突和倫理規範等問題展開了充分的討論。

以大數據推進治理現代化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代表學校致歡迎詞,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湖北省社會科學屆聯合會黨組書記喻立、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江國志等先後致辭,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對論壇的背景及主題作了說明。開幕式由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主持。

李元元校長向蒞臨會議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關心支持華中科技大學的各位朋友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積極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據我所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在利用大數據開展綠色發展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新的探索,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李元元校長說,他很高興看到國家治理研究院再次為大家提供了這麼一個品牌,共同就人工智慧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大數據與決策科學化精準化,大數據背景下國家治理的現代轉型,大數據背景下的生態治理與綠色發展,大數據背景下的治理倫理策略與方法,大數據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其他相關問題建言獻策,為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代表學校致歡迎詞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中共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江國志指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企業家、創業者乃至全民都應形成大數據思維,提高自覺、合法、有效利用大數據的意識,增強利用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使大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共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江國志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認為,大數據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和經濟革命,也是一場社會治理的變革,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挑戰更大難度更高。我們要迎難而上,強力攻堅,更快人一步搶佔先機,在推進現代化治理方面發揮高端智庫的作用。他指出,本次論壇以「大數據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為主題,充分體現了歐陽康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敏銳的洞察力、服務的自覺性和極強的歷史使命感。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湖北省社會科學屆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喻立平指出,大數據已經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交往方式,以大數據推進治理現代化成為必不可少的載體和手段。他希望本次論壇上諸位專家學者積極貢獻智慧,進一步推進大數據發展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推進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

湖北省社會科學屆聯合會黨組書記喻立平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教授做了「大數據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主題發言,他認為應當多方面多層次理解大數據及其所帶來的變革與創新:在直接的意義上大數據是通過巨大資料庫把世界的和事物的存在方式轉變為周全詳盡的海量數據存在方式,造就了新的數據世界;進一步看是與大數據採集、存貯、處理、傳輸和應用相關的整個信息技術、設施體系和運行方式,形成了全新技術體系;更進一步看是一整套緊密依託於現代信息網路和數據化系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治理方式,造就新的生存方式,而在最高的層面上是一種依託於大科技、大信息和大數據而構建的全新的自然圖景、社會圖景和人類圖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國家治理研究應當自覺融入大數據時代,在理念、制度、技術和運行方式方面全面探索創新,努力推進國家治理理念的時代化,國家治理體系的科學化,國家治理技術的智能化,國家治理方式的合理化。歐陽康院長表示,在國家治理研究院成立之初便提出了建立治理信息採集和大數據處理中心、決策支持系統中心構想,通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通過具有鮮明大數據特色的《中國綠色GDP績效評估報告》的多期研製和成果發布,取得部分研究經驗和技術基礎。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多維探討和深度交流

本次論壇設置了四場主旨演講,20餘位嘉賓就大數據、人工智慧、國家治理現代化等議題進行多維探討和深度交流:

一是關於大數據倫理、價值等問題的探討。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人工智慧專委會主任陳志成探討了人工智慧的倫理問題;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名譽院長李德順教授對大數據採集、保存和使用的價值主體性進行了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虞崇勝教授探討了人工智慧與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關係;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蔡恆進教授提出了未來AI系統所必須遵循的倫理規範;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何小勇教授分析了大數據治理中所存在價值衝突問題;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主任潘斌教授指出現代國家治理必須重新審視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衝擊與挑戰;上海繩衡智庫高級金融師王珊槐提出了建立價值分類平衡機制化解大數據應用二重性矛盾的建議。

二是關於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及其運用的研究。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袁平鵬教授闡述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發展概況;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吉貝克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世平探討了城市大數據平台建設及應用問題;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述明探討了智能社會時代企業的生態與創新;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馮旺舟探討了大數據背景下精準推進生態治理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俊超提出了大數據時代的大學決策模式轉型的問題與出路;中國傳媒大學高教傳播與輿情監測研究中心主任王保華教授探討了大數據時代的高等教育輿情研判與決策支持問題;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徐志棟副教授提出了運用大數據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實踐路徑;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唐少清教授對基於大數據的企業倫理與網路治理進行了探討;華北電力大學王建紅副教授提出了大數據賦能新時代智庫建設的建議。

三是關於運用大數據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研究。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馮丹從理論上分析了大數據技術在國家治理中應用的可能性;中美塞爾研究中心主任鄒曉輝從實踐層面提出了大數據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知識中心的建構方略;山東省委黨校教授陳彥倉提出從「互聯網 政務服務」角度優化政務生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李先廣副教授探討了大數據背景下的區域合作治理策略;湖南社科院智庫辦主任、湖南省智庫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周湘智分享了大數據嵌入決策的實踐案例。

開幕式由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主持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相關領導為「大數據、智能決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工作坊」揭幕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論壇還成立了「大數據、智能決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工作坊」,組織與會專家圍繞用大數據技術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論、方法和實踐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歐陽康院長指出,本次論壇正式啟動的「大數據、智能決策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工作坊」,是國家治理研究院自覺順應大數據時代的呼喚,積極探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在國家治理研究中的可能應用,探討推進國家治理和決策科學化的積極嘗試。

(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張夢 杜志章)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何迪雅 排版編輯:何迪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劉東建 於璇:加快構建5G視閾下網路輿論生態環境
上海研究院國際戰略論壇召開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