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時,到底有多慘?全中國損失多少人口?
從明神宗後期開始,明朝的國勢便開始走上下坡路。此時,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清)迅速崛起,並日漸成為明朝在關外的心腹大患。為了征剿後金,明神宗向民間大征「遼餉」,結果非但沒能消滅努爾哈赤,反倒因為橫徵暴斂,導致大批農民破產,由此為大規模的民變埋下伏筆。
明光宗、熹宗在位時,情況非但沒見好轉,反而因為朝廷內部的黨爭激烈,而變得更加糟糕。而在崇禎帝即位的當年(1627年),以陝西白水縣饑民首領王二起義為開端,明末農民大起義就此揭開帷幕,在短短數年的時間裡,便湧現出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數位強大的農民軍首領,給明朝以沉重的打擊。
與此同時,後金(清)對明朝的攻勢更加猛烈,甚至多次入關掃蕩、劫掠,給內地造成嚴重的破壞。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崇禎帝為了解決問題,只能在天災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向民間大征「三餉」(遼餉、練餉、剿餉),結果非但沒能解決問題,反而更加激化各種矛盾。再加上崇禎帝剛愎自用、多疑狂躁,導致局勢更加不可收拾。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僭號稱帝,建立大順政權,隨即率軍進入山西,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便打到北京城下。李自成行軍之所以如此神速,固然在於大順軍戰鬥力極強,但更關鍵的一點,則是明朝守將們畏敵如虎,尚未交戰便紛紛獻城投降。
當年三月十九日,就在李自成抵達北京城下兩日後,兵部尚書張縉彥便獻城投降,使得京師就此陷落。當日,崇禎帝走投無路,在煤山(今景山)自縊身亡。崇禎帝在殉國前,為防止后妃和公主們受辱,便逼迫張皇后、袁貴妃自縊,並親手砍殺幼女昭仁公主及數位妃嬪,砍傷長女長平公主,場景令人慘不忍睹(詳情見《明史·卷一百一十四》)。
崇禎帝殉國後,李自成佔據北京僅僅42天,便被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援引而來的清兵趕走,並被迫在陝西、湖北一帶流亡,最終在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戰死在湖北九宮山。清軍入關並佔據北京後,正式開始長達十餘年的統一戰爭,從這一刻起,中國的歷史進入到清朝時期。
當然,從法統上來講,明朝並沒有隨著崇禎帝的殉國而滅亡,因為在他死後沒多久,留在陪都南京的大臣們便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是為弘光帝。由此開始,明朝正式進入到與清朝並立的南明時期,並以北伐中原、收復故土為己任,情況非常類似於當年的東晉或南宋。
南明前後存在17年,共經歷4位皇帝、1位監國。平心而論,除了弘光帝碌碌無為、紹武帝在位極短無所作為外,無論是隆武帝朱聿鍵還是永曆帝朱由榔,都是有能力、有理想的皇帝,無不想完成驅清興明的大業,然而由於本身是弱勢皇帝,再加上內部黨爭激烈、將領多懷異心,導致局勢日漸糜爛,終至於不可收拾。
南明永曆十三年(1659年),永曆帝在清軍主帥吳三桂的逼迫下,先是撤往中緬邊界,再轉入緬甸境內,成為外國的人質。兩年後(1661年),緬王莽白髮動「咒水之難」,殺死大批南明官員並囚禁永曆帝,隨後又將其送給吳三桂(詳見《西南紀事》、《緬甸史》等書)。
次年(1662年)6月1日,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至此,明朝正式覆亡。而在此之前,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鍵、紹武帝朱聿鐭均被清軍殺害,而監國魯王朱以海則逃奔鄭成功,並於永曆帝遇難的同年,病死在金門。
在亡國的過程中,明朝皇室的遭遇固然很悲慘,但跟黎民百姓比起來,卻不值得大書特書。依照學者的統計,在崇禎三年(1630年)時,明朝的人口數達到峰值,大約為1.93億,歷經十餘年的戰亂(農民戰爭及對後金/清的戰事)、饑荒、疾疫,到崇禎帝殉國的當年(1644年),實際人口數已經下降到大約1.52億,銳減4000多萬人!
滿清入關後,戰亂、瘟疫、災荒發生的次數不僅比之前更加頻發,而且規模更大,再加上清軍在南北各地的屠城、張獻忠屠川等事件,使得中國人口數量銳減程度更甚,以至於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當時中國的人口數大約為1.01億(所有數據均見《中國人口史》),如此算來,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中國損失的人口數竟然將近1億!
如果僅從崇禎帝殉國當年算起,那麼在4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人口數量銳減5000餘萬,若扣除和平年代正增長的人口數,那麼損失的人口數量將更加龐大。在這串枯燥冰冷的數字變化背後,代表著怎樣慘烈的亡國現實,由此可以想像。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民間歷史故事」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成長經歷是怎樣的?家境好嗎
※屈原最後選擇投江,這個悲劇到底是誰造成的?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