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落貴族劉備三顧茅廬,算得上是禮賢下士嗎?

沒落貴族劉備三顧茅廬,算得上是禮賢下士嗎?

關於《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有一種觀點認為,(一)劉備是在「上無片瓦蓋頂,下無置錐之地」的絕境中才不得不請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的,因此「三顧茅廬」中劉備「連禮賢下士都算不上」,「須知禮賢下士是要有資本的,劉備此時卻是身臨絕境,有求於人」;

(二)劉備僅跑了三趟,受了點風雪寒冷之苦以及被諸葛亮輕慢的委屈,卻換來了蜀漢的錦繡江山以及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這實際上是一次有史以來最不等值的交換」;

(三)「三顧茅廬」與「桓公知士」相差甚遠,不可相提並論。因為作為「春秋五霸」之首的「萬乘之主」,桓公的訪賢任能自然是錦上添花;而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身處絕境,只能算得上雪中求炭。因此,「禮賢下士」只能用於處於順境中的發達之人而不能用於處於困境中的沒落貴族,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禮賢」一詞最早見於《呂氏春秋·下賢》,裡面強調的是社會身份高的人能夠自降身份,給社會地位低的有才之人以充分尊重並重用他們。同時,對於「禮賢下士」,《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恭敬謙虛的態度對待並結交有德有才的人,形容身居高位的人尊重人才。上述權威辭書對「禮賢下士」的解釋,強調的都是禮遇之人與被禮遇之人社會地位的一高一低,而不是禮遇之人是否處於順境。

因此,身為皇叔的劉備請身為布衣的諸葛亮出山,即使有目的,即使有所求,可用「禮賢下士」來形容。退一步講,任何「禮賢下士」之人,無論像處於絕境的劉備,還是像處於順境的齊桓公,「禮賢下士」都是對「士」有所求的,即希望「士」以他們的才能輔助自己,創建或維護自己的統治。因此,「三顧茅廬」與「桓公知士」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三國演義》的創作者正是想通過「三顧茅廬」這一故事情節,突出劉備求才、愛才的品質。關於這一點,張作耀如是說:困難說得大、阻力講得多、避開諸葛亮可能主動求見的情節,這樣,便將劉備求才的急迫心情(表現得)更加突出而生動了。其實,「三顧茅廬」不僅表現了劉備求才的緊迫心情,也表現了其對人才的尊重和禮遇,關羽和張飛對劉備的不理解以及他們與劉備在對待諸葛亮時的不同態度即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三顧茅廬」在《三國志》中僅有「凡三往,乃見」的簡略記載。羅貫中發揮藝術想像力,用一萬多字的篇幅來展開這一情節,生動地表現了劉備求賢之誠、待賢之敬和孔明擇明主而事的微妙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遷都之事,為何成為朱元璋一生的遺憾?
萬曆十五年到底講了什麼?那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