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經典好文:放下,是成全自己的最好方式!

經典好文:放下,是成全自己的最好方式!

年齡越大,越發現,放下,是成全自己的最好方式!

放下,意味著全身心的釋放,不管是否完美,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學著放下,是學著坦然的面對事實,承認事實,然後心無旁騖的繼續走下去。

而抗拒或執著僅僅只是情緒上的對抗,事情已然發生,任何的抗拒或執著都是徒勞無功,而且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抱怨和暴躁等消極情緒中,這也屬於內耗,不管對心理和生理來說都非常要不得!

比如,面對配偶,很多人終其一生想把他變成自己期望的樣子:他的言談舉止怎麼一點也不文雅,他一點也不注重修飾打扮穿衣服總是邋裡邋遢,他睡覺呼嚕震天響他吃飯聲音太大……所以,他應該怎麼怎麼他又應該怎麼怎麼,最後結果是,一個卯著勁兒的想改變對方,一個卻已經不勝其煩煩不勝煩,有時甚至故意對著干。

此時,放下是最好的良方,他的性別、他的原生家庭、他的人生履歷已經和我們不同,那我們怎能要求他全按著我們鋪好的路線走。

想讓他改變,最好的辦法依然是先放下,用行動接受他,聽聽他內心的想法,了解想法背後的動機,試著去體諒他,繼而並肩作戰產生共情,慢慢的他會覺得你值得信任,一旦信任他就會向你敞開心扉,你們之間慢慢會成為盟友的關係。這是成功的第一步。

之後再以「聯盟」的方式,將自己的思想慢慢滲透進去,潛移默化地影響改變他,直至達到目的。

目標達成,同時還增強了你們的感情和凝聚力,多好!

其實,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親子關係等等,言語上的規勸,比如:「這都是為你好」或者「都是因為愛你……」等等,起到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而你內心和行為上的不接受對方反而很容易察覺出來,尤其是武力上的壓迫,更只會去讓這段關係越走越遠,直至他與你築上厚厚的心牆。

回歸到自己,我們每個人終究不完美,我們可能不漂亮,個子不高,性格內向,業務能力不強……可這都不能成為不能放下自己的理由。

人一旦不放下自己,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出眾,所以自卑,敏感,自我價值感低,自我怨恨,自暴自棄,甚至有的人會形成反社會型人格:反正我已經這樣了,那不如「干票大的」。很多心理學書上這種犯罪的例子也是多到數不勝數。

所以,學著放下吧!

放下自己,意味著我們可以主導自己的內心,掌控自己的自然心性,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面對世間突如其來的變化;意味著我們的心智逐漸走向成熟,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和世界的不完美;意味著我們承認了自己的渺小,同時也能夠接受宇宙的浩瀚和偉大,讓我們不盲目地陷於無知的自大中,也不自卑自艾卑微到塵埃里!

佛家認為,一切的執著,皆因對生命的迷惑,認為外在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擁有才是生命的意義,這個錯誤的認知才導致了生命的苦。所以要想活出精彩,活得快樂,就首先要放下。

執著於傷痛,不能放下、出離,是放不下對美好的渴望;執著於美好,不能放下、鬆手,是放不下對美好的擁有。總之,執著就是想通過「擁有」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然而,世間的一切僅僅是體驗。

生命存在最大的價值,就是體驗一切!如同一段河床,允許無盡的河水穿越、流淌,隨河水流經的是清水、活魚,還是枯木、垃圾,都沒有任何的抓取、抗拒,沒有絲毫的執著。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體驗了,就結束了。

放下執著,不是對生命的冷漠、淡然,是真正純粹地與萬事萬物連接!

放下了擁有的念,純然地去體驗一切,才能與萬物真實相見!

想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小說大家?那就從讀卡爾維諾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未來簡史》講些什麼?神人真的可能嗎?看完這篇做到心中有數
清代作家李漁的《閑情偶寄》都講些什麼?看完這篇你就明白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