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天門山》中的天門山在哪裡?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可以說家喻戶曉。
李白為何要寫這首詩?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歲的李白從西蜀坐船去江東,在船上看到楚江岸邊天門山的雄偉,故有此作。
李白去江東要坐船從楚江東下,楚江是哪條河?其實就是長江。古人對長江有幾種稱呼:江、江水、大江,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春秋戰國時屬楚國,所以後人就把三峽以東的長江段稱為楚江。搞清楚了楚江是怎麼回事,天門山又在哪?
在咱們國家,很多地區都有天門山,湘、鄂、贛、遼、皖、閩、陝、冀、京、桂、甘,京等地都有天門山。但是咱們拿「必須臨長江」這一標準來衡量,符合條件的,就剩下安徽的天門山了。
李白在這首詩中提到的天門山,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區北部的長江東岸,舊屬當塗,今屬蕪湖市鳩江區。不過,李白過江時看到的是「兩岸青山」,說明長江西岸也有一座山。這座山就是西梁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的南端。西梁山與天門山夾江對峙,地勢險要,難怪李白經過此地,會驚呼「天門中斷楚江開」。
皖南的地勢,呈兩頭高、中間低。西北有大別山、霍山,西南有九華山、黃山,而長江正好在兩大高地中間穿行。而皖山山系在蕪湖一帶就基本沒有分布了。李白在江中看到的「兩岸青山」,其實都不高。天門山的海拔其實只有82米,對岸的西梁山略高,也不過88米。
這兩座山的絕對海拔都不高,但放在「極目楚天舒」的長江兩岸,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就不一般了。天門山的山勢非常陡峭,就像一面山體被一把斧子給劈掉一樣,矗立在長江東岸。天門山與西梁山夾江而立,從遠處望去,就像是開了一道天門,故有此名。
實際上,天門山本來稱博望山或東梁山,與西梁山共稱長江天塹。兩座梁山夾著的長江河段,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南北朝時期。
南朝定都建康(江蘇南京),荊州佔據長江上流,萬一有兵從荊州順江東下,建康是很難阻擋的。所以南朝在西梁山與天門山之間屯有重兵,以防不測。在六朝時,天門山(包括對岸的西梁山)加上牛渚(採石)、石頭城,被稱為建康巨屏。
有一場發生在梁山的戰爭,不出名,但歷史影響非常大。南北朝的梁朝發生內亂後,北齊趁機南下,搶走長江北岸地盤,甚至過江佔據蕪湖。梁朝要守住建康,必須守住梁山天險。梁太平元年(556年)三月,十萬北齊軍殺向梁山,被駐守在梁山的梁將黃叢擊敗,暫退到蕪湖。
梁朝太傅陳霸先料定北齊軍還會再來,立刻派重兵守梁山。陳霸先知道梁山是建康的保命所在,所有人都承擔不起丟掉梁山的責任。隨後陳霸先親自來到梁山,給即將迎來惡戰的將士們鼓勵打氣。等北齊軍再出蕪湖進攻建康時,梁軍士氣大振,將北齊軍打得落花流水,保住了江東半壁。
這場戰役很重要嗎?非常重要。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的觀點:如果北齊軍勝利,則梁朝滅亡,或成北齊傀儡,則江東文明不保矣。陳霸先守住梁山,也為建立陳朝打下了基礎。
李白熟讀史書,他當然知道天門山和西梁山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李白順水行舟至天門山,欣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於是有感而發。
咱們都知道李白這首《望天門山》,其實李白還有一首《天門山銘》,對天門山(包括對岸的西梁山)的險要地勢大加稱讚。這篇《天門山銘》很短,附錄如下:
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實為吳津。兩坐錯落,如鯨張鱗。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圍車輪。光射島嶼,氣凌星辰。卷沙揚濤,溺馬殺人。國泰呈瑞,時訛返珍。開則九江納錫,閉則五嶽飛塵。天險之地,無德匪親。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北宋統一南方時,吳越國為何不戰而降?
※江西的地圖輪廓,為何兩千多年來變化不大?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