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給寶寶量體溫,溫度計竟斷在了身體里!到底哪種測溫方式最合適寶寶?

給寶寶量體溫,溫度計竟斷在了身體里!到底哪種測溫方式最合適寶寶?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要經歷幾次發燒。如何準確給寶寶量體溫,就成了父母必備的技能之一。別看量體溫很簡單,這裡面可是有不少的學問吶~如果使用不當,極有可能像下面這位媽媽一樣,把寶寶置身於危險之中

案 例

(圖片來源:三湘都市報)

2017年4月26日,《三湘都市報》報道了一篇新聞:因女兒不適,湖南的鄧女士便將一支水銀體溫計插在寶寶的肛門裡準備測體溫。誰知,剛把體溫計插進去,3歲的女兒就哇哇大哭。鄧女士見狀趕緊把體溫計拔了出來,可是,眼前的這一幕著實嚇壞了這位媽媽……

因為鄧女士發現體溫計發生了斷裂,一部分體溫計竟然斷在了寶寶的屁屁里。送往醫院後,醫生成功取出了1.5cm的體溫計殘端,所幸的是患兒沒有出現汞中毒的狀況。

據了解,湖南省兒童醫院每年接診近50例因溫度計使用不當斷在體內的患者。

沒想到吧?給寶寶量體溫也有一定的危險性。除了體溫計斷裂的風險外,想必家長們還非常關注哪種給寶寶量體溫的方式最安全、最準確、最實用?寶寶的體溫在多少度屬於正常?不同的測量方式都有哪些優缺點?

今天呢,就請楊耀醫生給我們具體說說,如何給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量體溫方式。

楊 耀

主管藥師

碩士學歷,畢業於鄭州大學藥學院,現就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人體平均正常溫度(肛溫)通常被認為是37℃。正常體溫會隨著個體年齡、早中晚、性別、活動量等因素而不同。

(圖片來源:babycenter)

1

給寶寶量體溫都有哪些測量方式?

分別有哪些優缺點?

目前,關於溫度測量的最佳的部位並沒有達成共識,因為整個身體沒有均勻的中心溫度

在臨床實踐中,最常用的體溫測量部位為直腸口腔(舌下)和腋窩;另外,還可以測量鼓膜或者前額的溫度。

接下來,我就講一講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所熟知的肛溫、口溫、腋溫、耳溫和額溫分別有哪些優缺點:

直腸測溫

在臨床上,深層組織測量部位是無法進入的,醫生們認為直腸是最準確反映核心體溫的實際部位,因此直腸途徑是作為測量核心溫度的首選位置

直腸測溫被廣泛視為正常體溫測量的黃金標準,在一個世紀里一直沒有受到挑戰。直至20世紀60年代,它開始被腋窩和舌下測量所取代。

優點

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不受年齡限制。

使用低讀數溫度計直腸測溫被認為是治療潛在低溫症的最佳臨床實踐,例如近乎溺亡、新生兒冷損傷或新生兒敗血症。

大多數研究依靠肛溫確定發熱嬰兒和幼兒嚴重感染的風險,因此常對嬰幼兒進行直腸測溫

缺點

費時,需要隱私,易對病患造成心理創傷。

肛溫隨溫度計插入的深度而變化,可能嚴重滯後於核心溫度的快速上升或下降。只有當身體處於熱平衡狀態並且對溫度變化反應緩慢時,肛溫才是可靠的。因此不應用於麻醉期間的病人監測。

可能引起患者不適和疼痛或刺激直腸周圍感染,甚至可能造成直腸穿孔(概率很小)。有新生兒沙門氏菌交叉感染的報道。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或其他免疫缺陷患者禁止直腸測溫(腫瘤中心應避免)。

口腔測溫

舌下部位通常用於5歲以上的兒童。

優點

方便

準確

由於它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較小,因此比腋窩部位更準確。通過電子溫度計測量的平均口腔溫度約為同時測量平均肺動脈溫度相比低 0.4°C。

缺點

需要兒童配合,因此不適合5歲以下的兒童某些發育遲緩的兒童昏迷插管患兒

熱水浴、運動、冷熱飲料和口腔呼吸都會影響結果。

舌下區域記錄的溫度有變化,這取決於溫度計球的確切位置。

口腔撕裂傷和口對口交叉感染均可能發生。

腋窩測溫

優點

安全、方便、舒適。

處於環境溫度穩定,或病房中無發熱新生兒時,腋溫才與肛溫相接近。

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若不能使用口溫計,則可測腋溫。

缺點

需監督,否則可能會發生位移。

費時。需要比直腸或舌下測量更長的時間(玻璃水銀5分鐘,電子體溫計30秒)。

大多時候不準確。腋溫常低於肛溫,且二者的絕對差值過大

在發熱開始時,腋窩周圍血管強烈收縮,皮膚溫度可能隨著核心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出汗和蒸發的影響導致腋溫低於核心體溫。腋溫對發熱的敏感性僅為28%~33%,所以不建議作為發熱前期的篩查方法。

鼓膜測溫

當鼓膜從頸動脈接受血液供應時,其溫度可能反映流入下丘腦血液的溫度,所測溫度接近核心溫度。

近年來,紅外耳溫度計在衛生專業人員和家庭環境中變得非常流行。在美國,65%的兒科醫生和64%的家庭醫生經常使用紅外線耳溫計(IRET)。

優點

節省護理時間,性價比高。

方便快捷,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無交叉感染風險。用鼓膜溫度計替代直腸和口腔溫度計,減少了醫院感染。

即使在體溫快速變化時,鼓膜溫度也能準確地反映肺動脈溫度,紅外鼓膜溫度測量是在麻醉期間監測體溫的可靠方式。

缺點

3歲以下的兒童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

前額測溫

前額測溫是使用前額溫度計測量顳動脈產生的熱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額溫計,分為可接觸型和不接觸型。

接觸型額溫計是應用顳動脈掃描技術,通過直接接觸皮膚,緩慢橫向掃描前額顳動脈區域直至耳垂後面而測得溫度。

皮膚測溫與腋窩有同樣的軟肋,在發熱起始時,由於血管收縮,皮膚溫度沒有升高甚至可能降低,因此對篩查發熱有局限性。

優點:

操作方便、省時、易接受。

可不接觸,不中斷睡眠以及無交叉感染風險,安全性高。

缺點

不準確,可能比直腸溫度高或低。

易受干擾。可能會受到外界環境、出汗或血管變化的影響。

皮膚溫度和核心溫度之間的相關性都很差。

2

那麼不同位置的體溫

多少度才是發燒了?

看到上述各種溫度測量部位和方法,或許選擇困難戶陷入了糾結的境地。

「測腋溫吧,不準確也不敏感。」

「測肛溫吧,只有等寶寶身體處於熱平衡狀態並且對溫度變化反應緩慢時,肛溫才是可靠的。」

「測口溫吧,如果孩子不滿5周歲該怎麼辦?」

對此,NICE(2013)(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院)指南對於不能配合口腔測溫的幼兒提出了相關建議:

4周以下的嬰兒,應用腋窩電子測量法;

4周~5歲之間的兒童,應使用腋窩(電子或化學點式)測溫或者鼓膜測溫(紅外線)。

那麼,怎麼有效地測量體溫呢?在測量體溫時,不管你用了什麼樣式的溫度計,採用了哪種測量位點和方法,我們只需大致了解不同位點和方式的正常溫度範圍以及發燒溫度的界點即可(如下圖),以便準確識別發燒這一癥狀,避免延誤病情。

各部位的正常溫度範圍以及發燒溫度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寶寶剛吃完奶、哭鬧、洗澡後體溫會比正常體溫高,所以建議等半個小時後再測量體溫才最準確。

3

發燒對寶寶來說有害無益嗎?

在工作中,經常會碰到慌裡慌張的粑粑麻麻滿臉的焦慮與疑惑來問:

「孩子吃了退燒藥,體溫怎麼降不下來?」

「為啥吃了退燒藥體溫降了,過了一會兒溫度又上來了?」

因為在他們的觀念里,發熱是有害的。認為不論發熱的原因與影響,體溫升高一概需要治療。其實,發燒是一種機體保護的生理反應,不是一種疾病。

因為當機體溫度適當升高時,會減緩一些細菌和病毒生長和複製(或許與血清鐵水平降低有關)並增強免疫功能。

如果明確發熱病因且無液體電解質紊亂,大多數發熱是良性的、自限性的。因此,家有發熱患兒的粑粑麻麻不必有「發熱恐慌症」。

一般來說,對於無基礎性疾病的兒童,比如,寶寶能吃、能睡、精神狀態良好,3個月以上的寶寶體溫不超過38.5度,只要保證孩子多喝水、多休息、勤觀察,適當進行物理降溫即可。

對於3個月以下的寶寶體溫只要超過38度,或3個月以上的寶寶體溫超過38.5度,伴有口乾舌燥、排尿很少、哭時淚少或無淚、持續腹瀉或嘔吐,或者服用退熱葯後體溫不退或發熱超過72小時,要立即就醫。

小康君嘚吧嘚

參考資料:

[1] ElRadhiAS, W Barry. Thermometry in paediatric practice.Arch DisChild.2006Apr;91(4):351–356.doi: 10.1136/adc.2005.088831

[2] Mark A Ward. Feve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UpToDate

[3] El Radhi A S. Determining fever in children: the search for an ideal thermometer.Br J Nurs, 2014, 23(2), 91-94

[4] 羅雙紅; 舒敏; 溫楊等.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中國循證兒科雜誌, 2016, 11(02), 81-9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兒康 的精彩文章:

哄睡神器變「致命兇器」,疑似致30多名嬰兒喪生,快看你家有沒有?
這樣給寶寶喝水,越喝越傷身!這才是補水的正確姿勢…

TAG:愛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