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中國的文物之中,有許多被認定為一級文物,那也就是俗稱的國寶級文物。一級文物的評定,有嚴格的規定,要麼是有豐富的內涵,要麼是集中體現了當時的製造技術、人文風情,要麼是有名人關環的加持。今天小珏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原本平平無奇,就因為被發現刻有13個字,身價倍增,由無人問津直接跨入國寶級文物行列。

在1955年,江蘇省南京市趙土崗發現了一些三國時期的古墓葬,首先聽到風聲的竟然是各地的盜墓賊。他們蜂擁而至,瘋狂盜掘,當地政府得知消息後,一邊打擊盜墓行為,一邊組織文物部門進行搶救性發掘。但是,因為這是三國吳國的小型墓葬,墓主人身份並不高,所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也沒有什麼轟動的新聞。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本文的主角,更是如此。它出土之後,並不為人看好,直接歸類在並不重要的文物箱中。為什麼專家如此輕視它呢?因為從外形上來看,它只不過是當時的「虎子」。名字雖然嚇人,其實就是尿壺,如今北方很多地方仍然保留了這個名稱。

相傳,當年飛將軍李廣在夜晚巡視時,突然發現叢林之中有一隻猛虎。他在危急關頭,為了保命,奮力一箭射了出去。第二天士兵們在當地發現了一塊大石頭,形狀酷似老虎,而且李廣地箭矢,已經深深射入石頭之中。這也就是「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的典故,後來為了展示李廣的英勇,也為了表示對老虎的蔑視,將士們就用老虎的形狀做成了尿壺。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這個故事的來源出自於《西京雜記》,雖然精彩,但卻並不可靠。因為早在六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虎形尿壺,而李廣是漢朝名將。

中國人注重吃喝,所用的酒具、食具都華美無比,場所也是乾淨整潔。但中國人對於拉和撒,至少在古代是不講究的,不光不講究,而且還認為不潔,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這種思想反映在文物上,就很好解釋虎子為什麼不受人重視,因為它們的做工一般都很粗糙,也沒有多少文化內涵,更不會有文人墨客或者英雄人物在上面題字。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後來文物專家在整理完其它文物之後,再回頭清理這件文物之時,卻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因為在文物的上面,還刻有一行娟秀的小字:


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

這一下,讓專家都傻眼了。別小看這13個字,卻包含著極為豐富的信息量。它的出現,讓這件文物不再是低賤的尿壺,而是一躍邁入了國寶級。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首先,此文物的發掘地南京,在三國時期是吳國的都城。當地的瓷器製作,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後來名震一時的越窯,便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壯大的。此文物上的「袁宜作」,就是當時的制瓷名匠,可與范休可、項霸比肩。當時的瓷器工匠地位不低,名匠更是各國爭搶的人才,以袁宜作的地位,是不會輕而易舉製作尿壺的。

其次,「赤烏」是孫權的第四個年號,赤烏十四年即公元251年。在封建社會,皇帝的尊嚴是不可冒犯的,年號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刻在尿壺之上,任人羞辱。所以,在目前發現的虎子文物中,沒有一個是刻有年號的。

出土文物被當作尿壺,專家看到上面13個字,立即駁斥這個說法

因此,這件文物,不可能是作為尿壺使用的。專家猜測,它應該是用來儲存清水的。它全身為淡青釉,造型古樸圓潤豐滿,頗有盛世風範。老虎怒目圓睜,仰天長嘯,彷彿是在等待吸水。文物的把手之上,還有細細的花紋,即增添了審美情趣,又起到了防滑的效果。

當然,這件文物的用途,還沒有被完全解開,但它的地位卻今非昔比。另外,因為它材質易碎,不方便運輸,所以被列為了第三批禁止出國(出境)展覽的文物。相信它能得到更好的保護,為我們講述更多歷史文化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尷尬的皇后,丈夫整日不回宮,後來連名分都無法確定
此皇后是精挑細選的,在位一個月就被廢,原因只是責打了老宮女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