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李慈雄先生:《原本大學微言》中的內養外用功夫(四)

李慈雄先生:《原本大學微言》中的內養外用功夫(四)

李慈雄先生:《原本大學微言》中的內養外用功夫(四)


編者

本文系李慈雄先生於2014年1月12日溫州樂清學習會上的講演,並以此講題於同年3月2日恆南書院「南懷瑾先生九六誕辰紀念講座」講演概要。

版權歸恆南書院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內養與外用一體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接著,他又來了,你有內養功夫之後,怎麼做到外用呢?在親民。他一下子把這個境界拉開了。剛剛是講個人、個體,一下子拉開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你真想把個人的修養、智慧,影響到整個天下,應該先把國家治好,當時的天下就是整個中國。你看他的文章大手筆哦,一開始講個體的,一下子拉開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先把自己的國家治好。當時的國家,你們不要誤解啊,當時諸侯國,像我們樂清,在當時也算是一個大國。當時整個中國估計就只有上千萬人口,一個諸侯國,了不起幾十萬人。「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你想把這個國家治理好,先把這個家族管好,這個家不是目前兩、三口的小家,而是一個家族的概念。當時古代的家族,幾百人、上百人住在一起,大有人在;就像我們昨天去看老師的老家所在的地方,有一個人賺很多錢,給八個兄弟各蓋一個房子,住在一起成一個大家族。「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先修正你的身體行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先端正你的心態。所以你看我們曾老夫子的文章,的確大手筆啊。「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這有意思了,我們後面會解釋什麼叫「誠意」?這個「誠意」跟前面的修養功夫又是什麼關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你看,講老半天又回到「致其知」。什麼是「致知」呢?你在聽我講課的這個「知」,或者所謂的「知覺」吧,「致知」,你在探究這個知覺、這個知性的本源,當然能夠自己做主,就勉強可以進到所謂「致知」的初步了。「致知在格物」,什麼叫「格物」?能夠探究到宇宙本體的奧妙、智慧,把物理世界跟心理世界的根源整個找出來,同時能夠轉化它,也就是所謂的「心能轉物,即同如來」,這叫格物。所以你看,他從「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想要造福整個天下,一開始一路下來,最終講的,還是要從自我的智慧追求、修養修證做起,沒有離開自我修養,當然也沒有離開對外在社會的貢獻。這就是他的大手筆!他很清楚,內養、外用功夫的次第,他很慈悲,一下子從個人跳到「欲明明德於天下」;所以我說是內養、外用功夫的次第。從「格物」,再找到智慧、自我本體,包括物理世界、心理世界,「致知」,對你這個知性、你的知覺,能夠掌握,能夠自己做主好;「誠意」,後面會有解釋,我現在暫且擺在這邊。「正心」,端正你的心態,「修身」,修正你的行為,「齊家,治國,平天下」它就是所有「大學」最重要的綱目。內養功夫就是剛剛講的知、止、定、靜、安、慮、得七證的功夫,它就是兩個主軸。各位在念《原本大學微言》,你抓住這兩個主軸(內養和外用),基本上不會偏差太大。

中國文化的寶貝

——養氣功夫

一開始我把這兩個提綱挈領提出來,然後,我們再返回來看這個內養的功夫。剛剛講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自己在做修養功夫的?「大學」的東西先暫且擺一擺,我跟你們都挑明了,譬如說,歷來中國或古今中外,是怎麼知止?怎麼澄清你的思慮?有幾個大的路數,第一個,你把你的這個知性、知覺,注意放在呼吸上面,也就是道家所謂的「養氣功夫」。今天我不想只是來傳播知識,所以幫你們回顧一下,免得你們到後來要罵我了,聽了老半天沒有用。第二個,觀想一個形象,譬如某個聖人的相,譬如信基督教的人觀想耶穌基督,或者有些修密宗的,觀想一個日輪或者月輪,或者學佛的,觀想自己身體的不凈觀或白骨觀,就是觀想。各位,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法門,但這裡面百變不離其宗的有一條,你把你的知覺跟這個思想,透過有意的集中到一個外在的、選擇的緣分裡面,就是外緣;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你不要花錢去買安眠藥,你去留意你的呼吸。你們看唐朝有很多學禪宗的人,都離不開這些功夫,包括更早的孟子也一樣,都離不開這些功夫。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我今天都跟你們挑明了,這一套功夫,事實上就是中國文化裡面很重要的寶貝。也不光是說中國的,包括印度過來的,西方的,都一樣的,否則你沒有辦法澄清你的思緒。你澄清不了你的思緒,你能調御你的情緒嗎?做不到的。各位,這個課題如要講要專題去講,今天不在這裡講。但是,這裡面有很深很深的具體的境界。這是我想講的前面提到的「格物」和「致知」。

內養與外用的契合點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我們剛才花很多時間,把曾老夫子《大學》裡面兩個主要的大支柱,大致展開來,一個是內養的七證功夫,你們在《原本大學微言》書裡面,看南老師花了好長的篇幅介紹這個,一般人看不懂,我相信今天幫你們提綱挈領一下,說不定會有點幫助,當然不要當作這好像是很容易的事情,仔細深入,對你肯定大有幫助。另外一個,就是從內養到外用,這麼樣的一個「格物」、「致知」、「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一個系統工藝流程,一個大的程序、次第。那麼,你在內養功夫裡面和外用契合的點又在哪裡?我們曾老夫子很有意思,你看他的筆法很直接,他不跟你拐彎抹角,首先劈頭就直接跟你講了,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什麼叫「誠意」?曾老夫子的定義,「誠其意者,勿自欺也」,不要騙自己。「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惡」是什麼?討厭,你聞到很難聞的、臭的東西,很討厭吧?你自己知道。你好好色,你看到很漂亮的東西,你很喜歡嘛,就這麼簡單,不要騙自己。「此之謂自謙」,這就叫什麼?心裡有數啊,我們普通話叫「和尚不吃葷,心裡有素(數)」。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希望南老的遺物早日找回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