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通過速度擺脫地球引力,但有些星球卻令人無能為力
一切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引力,質量越大則引力越大,我們能夠腳踏實地的生活在地球之上,就是因為地球作為一顆密度適中的岩質行星,擁有強大的引力。
只要是在地球引力範圍內的一切物質都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從人類到動物、從山石到空氣都是如此。也正是因為有了引力,地球才有了大氣層,才具備了生命生存的基本條件。一方面引力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護,另一方面引力也限制了人類的活動空間,所以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人們就開始設法對抗地心引力了。終於人們飛上了天空。
實現了飛翔之夢的人類並沒有止步不前,而是開始設法徹底擺脫地球的引力限制,飛到宇宙中去,終於,這也成為了現實。
速度是擺脫引力的關鍵,要想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那麼就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11.2千米。
在宇宙中,大小不一的天體很多,有些天體的質量要比地球小得多,如果人類站在那些小質量的天體之上,那麼只需要輕輕跳躍就能夠躍起相當的高度,只需要稍加用力就能夠奔跑如風。不過這一切也只停留在理論之上,我們最多也就是在科幻電影中體會一下這種有趣的感覺。
因為這些小質量的天體通常都不具備生命生存的條件,它們微弱的引力甚至都無法留住大氣。
不過這些星體質量雖小,但要想從這些星體上離去,也是需要一定的速度的,速度只有足夠克服星體的引力,才能夠飛往宇宙。
那麼宇宙間有沒有星體小到不需要藉助任何飛船,只要輕輕一蹦就可以克服引力飛往宇宙呢?這就需要計算一下了,一般來講,直徑在5公里左右的岩質小行星的逃離速度只需要每秒2.5米左右,這樣的速度,我們只需要儘力奔跑就能夠實現。而在宇宙中,像這種小行星多如牛毛,只不過我們不可能真的站到上面去。
宇宙中天體的引力取決於天體的質量,而非體積。
在宇宙中有一些天體的體積看起來很小,可是它們的密度卻極大,所以引力也極大。
舉例而言吧,我們的太陽在壽命用盡之後會坍縮成為一顆白矮星,而比地球大一些的恆星則會在一次超新星爆發中坍縮成為中子星,如果質量再大一些,那麼則會最終坍縮成為黑洞。無論是白矮星,還是中子星或黑洞,都擁有者極高的密度,自然也就擁有者強大的引力。以中子星為例吧,你知道一顆直徑在10公里左右的中子星的質量可以達到何種程度嗎?基本與太陽相仿,甚至超越了太陽。
要知道,太陽的直徑達到了約1392000公里,而一顆直徑為10公里的中子星就可以與之媲美,可見中子星的密度之大。
人如果站在這樣的一顆中子星之上,根本不可能移動分毫,更不要說行走跳躍了。
其實,人非但不能夠在其上行走跳躍,還會被中子星強大的引力所壓扁,屆時,我們的身高就要以微米或更小的單位來計算了。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蟻人和量子領域。至於黑洞就更不用多說了,不要說人類,就算是巨大的恆星,都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牽扯撕碎,沒有任何物質可以以完整的姿態進入到黑洞的視界內部。
※地球有兩個鄰居,火星和金星,一個是探索熱門,另一個則不聞不問
※世間死因千萬種,可就是沒人願意承認真正的死因是衰老
TAG:科學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