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有項政策與美國類似,如今美國靠這政策,依然可掠奪它國財富

清朝有項政策與美國類似,如今美國靠這政策,依然可掠奪它國財富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每一個王朝的興亡,自然受到歷史規律的支配;但在另一方面,也是王朝自身內部錯綜複雜矛盾所造成的結果,其中財力的多寡有時也能夠成為影響一個王朝興亡的重要因素。

以明朝為例,明朝末年,社會動蕩,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關外還有清軍虎視眈眈,可謂是焦頭爛額。好在的是,明朝的軍隊非常能打,戰鬥力一直沒有下降,但唯一讓崇禎皇帝焦慮的是,國庫裡面沒有什麼銀子可用,前線的士兵發不出軍餉,在沒有先進思想教育的年代,斷了軍餉就好似斷奶了一般,根本無力支撐龐大的戰爭開銷。

現有的史料表明,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區區七八百萬兩白銀,這還是最好的年成,而和清軍打仗,應付農民起義,這些軍餉開支,一年總要一千萬兩左右,明朝什麼事情都不用干,僅僅是龐大的軍餉開支,就足以令崇禎寢食難安。

為此崇禎皇帝也是昏招百出,先後提出「遼響、練響、繳響」等稅賦政策,這樣一來,朝廷的財政收入是提高了,但也造成了對民眾的沉重負擔,以至於更多失地的災民加入到了農民起義的隊伍中去,如此惡性循環,明末時期的農民起義,如星火燎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最終成為了壓垮明王朝的一個砝碼。

由此可見,明王朝的衰亡,一方面是崇禎的個性使然,另一方面和財政收入有關。但一個有趣的歷史現象是,在清朝末年,其實也遇到了和明朝很一樣的現象,內部是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外部是列強逼著清朝割地賠款,一賠就是上億兩白銀,但清朝好像直到王朝滅亡,也似乎不被財政收入所困擾,這裡面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清朝的戶部官員們很精明,在國家繼續大量稅賦的時候,他們採取了增發銅元的政策。銅元面額小,數量多,在沒有足夠國家儲備金的情況下,一枚銅元的價值被嚴重高估,由此從民眾手中掠奪走了大量的財富,也使得他們渡過了嚴峻的財政危機。

清朝的經濟政策,其實和現代的美國非常類似。美國人在二戰之後的崛起,除了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外,就是美元稱霸世界這一重要經濟因素。

美國利用自身的地位和影響力,沒錢的時候就加大美元的印刷,將自身的債務轉移到其他國家身上,這樣就能夠通過美元這一經濟「武器」的控制,從廣大發展中國家手裡「薅羊毛」,以此來換取自身經濟的發展,確保美國國民過著高質量的生活,這個花招,在以美元為計算的年代,可謂是屢試不爽。

不過一旦有朝一日,當以美元為結算的年代走入歷史之後,那麼也就是美國走下全球霸主地位時刻的開始,這一時刻,或許很漫長,或許會更快地給人一個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就因這個人,沒有分到一東西,自認受屈辱,讓4萬將士悲慘死掉
俄羅斯有數十萬漢人,被俄羅斯拒絕用漢族稱呼,卻用另一族名稱呼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