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標題里問題的答案放前面:(1)《荀子》「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的人才標準,「啍」指多言。《詩經》「大車啍啍」,「啍」是指車行重遲之貌。詳情均見啍字詞條,其他無興趣內容可以忽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56課,講《說文解字》「口」部的五個漢字,分別如下:

1、啍。這個字常用音有三個:

(一)tūn。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啍,口氣也。口氣也。從口聲。《詩》曰:『大車啍啍。』」形聲字。啍的本義是口氣。許慎引用了《詩經.王風.大車》:「大車啍啍」,指大車駛過慢吞吞。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給解釋說:「《王風》毛云:『啍啍,重遲之貌,』按:啍言口氣之緩,故引伸為重遲之貌。」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詩經.大車》詩意)

(二)zhūn。有兩個用法:(1)同「諄」。諄諄,多言。《集韻.諄韻》:「諄,或作別啍。」《荀子.哀公》有:「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楊倞注說:「啍,與諄同……王肅云:『諄諄,多言。』」《荀子》這一句話的大意是:不要選取要強好勝的人,不要選取鉗制別人的人,不要選取能說會道的人。這是孔子給魯哀公選取人才建議的原則。

(2)壯健貌。《篇海類編.身體類.口部》:「啍,壯健貌。」這一條以下均未找到例句。

(三)xiāng。遇笨貌。《集韻.陽韻》:「啍,愚貌。」

啍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啍字的小篆寫法)

2、嚔。讀tì。注意與異體字「嚏」的字形區別。《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嚔,悟解氣也。從口,疐聲。《詩》曰:『願言則嚏』」形聲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悟解氣者,欠字下雲張口氣悟是也。悟,覺也。解,散也。」覺察到腦鼻中有氣息,然後散發出來的意思。徐鍇的《說文系傳》:「腦鼻中氣壅塞,噴嚔則通,故云,『悟解氣也。』」《玉篇.口部》:「嚔,噴鼻也。」嚔的本義就是打噴嚏。比如《詩經.邶風.終風》:「寤言不寐,願言則嚔。」我夜半無眠獨自言語,祈願他打噴嚏知道我在說他。這很可能是民間「打噴嚏,有人想」的最早記載了。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打噴嚏)

嚔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嚔的小篆寫法)

3、<口+質>GBK字型檔無此字,左邊一個「口」,右邊一個「質(zhì)」。讀zh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口+質>,野人言之。從口,質聲」。徐鍇《說文系傳》稱:「野人之言。」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稱:「《論語》曰:『質勝文則野。』」徐灝的《注箋》又有:「質,<口+質>,相承增口旁,蓋漢時之俗字耳。這個字的本義是鄉野之人的話。字有兩部分組成,重點理解右邊的「質」字,質本義是抵押,以物或人抵給人做保證。這是比較原始和樸實的做法,因此又有義為樸素,樸實,再引申為樸實、樸素的人,鄉野之人。因此,<口+質>字合起來就是鄉野之人的話,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字不僅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

段玉裁引用的「質勝文則野」出自《論語.雍也》,原文是:「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大意是:孔子說:質樸勝於文彩則顯得陋略,文彩勝於質樸就顯得雕琢。文彩、質樸兼備,才是君子。這也是成語「文質彬彬」的出處,指人的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形容氣質溫文爾雅,行為舉止端正,文雅而有禮貌。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徐灝認為<口+質>是從質字承接過來的,是漢時人俗字。現代漢語已不用此字。

<口+質>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口+質>的小篆寫法)

4、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

(一)jìn。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唫,口急也。從口,金聲。」形聲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稱:「唫,誼與吃略同。」桂馥的《說文義證》:「《後漢書.梁統傅附梁冀》:『口吟舌言』,吟當為唫,謂口緊語吃。」綜上,唫的本義就是口急而不能暢言。其實就是口吃,俗語說「結巴舌」。

本義之外,讀此音時,唫還有兩個意思:(1)吸。《太玄.玄攤》:「噓則流體,唫則凝形。」范望注說:「噓謂呼也,唫猶噏也。」噏即吸。(2)口閉。《墨子.親士》中有:「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則喑,遠臣則唫。」墨子勸誡君主親士的話,說身為臣子的人,因為看重自己的爵位,在其位而不願多說話,都閉口不說話。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墨子像)

(二)yín。讀這個音時,同「吟」。《玉篇.口部》有:「唫,亦古吟字。」有兩個意思:(1)嘆息。比如《楚辭.九章.悲迴風》:「孤子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洪興祖《補註》稱:「唫,古吟字,嘆也。」這兩句的大意是:像孤兒嘆息著揩拭眼淚,像棄兒丟出門不能返回。(2)歌詠。比如方乾的詩《貽錢塘縣路明府》:「唫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極言做詩不易。

此外,讀這個音時,還通「崟」,山高峻,也代指高山。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稱:「唫,假借為崟。」

唫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唫的小篆寫法)

5、噤。讀jì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噤,口閉也。從口,禁聲。」形聲字。本義是口閉。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二引《通俗文》:「口不開曰噤。」理解禁字,其實也可理解為會意字。比如《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

再比如辛棄疾《鷓鴣天.睡起即事》中有「水荇參差動綠波,一池蛇影噤群蛙。」嚇得群蛙閉口不敢叫。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辛棄疾像)

本義之外,又有發展,另有常用意:(1)閉。關閉。比如潘岳的《西征賦》:「有噤門而莫啟,不窺兵于山外。」李善注說:「噤,亦閉也。」

(2)寒而閉口。《廣韻.寑韻》:「噤,寒而口閉。」比如《宋史.蘇軾傳》:「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凍得不說話了。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蘇東坡像)

再比如現代文學裡茅盾先生《虹》七:「一陣風來吹得他打冷噤」。平常我們說的寒噤,指的是因為嚴寒、受驚嚇等而咬緊牙關或牙齒打顫。

噤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56課:《詩經》「大車啍啍」,「啍」是什麼意思

(噤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156,部分圖片引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146課:「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哆」是何意?
唐詩閑讀:「從此三篇收淚後,終身無復更吟詩」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