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麾下大將追擊劉邦,劉邦求情得生機,數年後此人來降卻被殺
【漢朝故事36,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劉邦以一介亭長的身份起兵反秦,後因雍齒的背叛使得他的根據地落入陳涉手下的控制中,為了生存,劉邦不得已投靠了項梁,和項羽成為了同一個戰壕中的戰友,並且義結金蘭。然,終究因為理念和利益的衝突,這一對兄弟終究還是拔刀相向。
項羽依靠自己的強大的兵力,迫使劉邦讓出咸陽,也就是等於劉邦將「先入關中著王」的所有利益全部讓給項羽。而項羽於儼然覺得自己才是天下真正的主宰,對諸侯們進行分封,將秦朝專門流放犯人的蜀地給劉邦,讓他做了一個漢王。
在楚漢相爭的前期,項羽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兵強馬壯、控制範圍廣。不過劉邦因為收了韓信,韓信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給劉邦出了一個爭奪天下的大計。
公元前205年,項羽看著楚懷王礙眼,直接派人將楚懷王暗殺。消息傳到劉邦耳中,終於有了合適的聯合其他諸侯的機會,楚漢之爭就此拉開帷幕。以為齊王叛亂,項羽率了大部分主力前去討伐齊王,老巢空虛,劉邦趁此機會聯合其他五路諸侯,集齊近六十萬大軍,共同討伐項羽,以極快的速度攻佔項羽的首都彭城。項羽聞之大怒,親率輕騎日夜趕路,而劉邦以為自己拿下了項羽的都城,天下人都干不過他,便整日泡著美人堆里,絲毫不去管外面的事。
項羽軍隊很快就兵臨彭城,而漢軍根本沒有準備好應敵,士兵損失十多萬,劉邦落荒而逃,項羽則在後面緊追不捨,劉邦軍隊再次被斬殺十餘萬,「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幾場大敗下來,漢軍狼狽不堪,劉邦也是被楚軍圍困,危急關頭,一場大風救了劉邦一命,劉邦帶著數十人倉皇逃命。
圍漢王三匝。大風從西北起,折木髮屋,揚沙石,晝晦,楚軍大亂,而漢王得與數十騎遁去。
劉邦帶著幾十個人在前面逃,項羽麾下大將丁固在後面追,並且很快就被丁固追上。眼見丁固就要開打,劉邦馬上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兩賢豈相厄哉?」用現在的話說:「咱倆都是好漢,別自相殘殺了吧?」劉邦給丁固送上「好漢」的高帽子,丁固受下了,估計又出於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的考慮,丁固就這樣放走了劉邦。想想如果不是丁固在這個關鍵之後放走劉邦,劉邦哪還有什麼做皇帝的命啊!
三年後,楚漢決戰,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劉邦成了最後的贏家,他對昔日的仇家季布(丁固的同母哥哥,曾幫項羽拿住劉邦的爹和老婆做人質要挾劉邦)既往不咎,還給了官職。丁固想著哥哥都能被寬赦,自己當年放了劉邦一馬,豈不是要走上人生的巔峰——加官進爵給封地?
拿定的主意的丁固結束了自己的逃亡生活,大搖大擺的去找劉邦,奈何,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是因為這個決定,丁固將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丁固在長安城高大的皇宮中見到了久違的劉邦,幾句話剛表明來意,劉邦就直接下令:把丁固給朕拉出去遊街示眾!
群臣對劉邦的做法非常的不解,劉邦也看出大家的疑惑,於是解釋道:丁固本為項羽部將,卻違背項羽的命令,做出不忠之事,使項羽最終大敗失去天下,「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隨後又下令將丁固斬首,並且不忘警告自己的臣下——「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劉邦此時已經是一國之君,丁固固然是他的恩公,但是丁固在關鍵時刻卻背棄項羽,放走敵人,是極度的不忠心,劉邦是不會容忍不忠的人做自己的臣子,想那雍齒,如果不是為了穩定功臣之心,早也就被劉邦處死了。
參考資料:《漢書·高祖紀》
※深度分析荊軻刺秦王:樊於期很可憐,太子丹自私,荊軻又在等誰
※他是漢武帝十分器重的侄兒,從太守升為丞相,後因參與立太子被殺
TAG:小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