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盟軍為何遲遲不解放巴黎:五點原因讓他們必須這麼做
1944年8月,第三帝國所佔領的土地在東、西、南幾面而來的巨大壓力下已經大幅縮水,的黎波里、羅馬、基輔這些軸心國掌握的主要城市一個個被盟軍和蘇軍所佔領或奪回。希特勒馬上即將失去大戰爆發以來奪取的第一個果實、德軍盤踞長達五年之久的波蘭首都華沙,強大的蘇聯紅軍已經兵臨城下。
然而在遠離華沙上千公里的西方,盟國軍隊已經叩響法國首都的大門。1944年6月,盟軍終於登上諾曼底海灘,其中包括自由法國部隊。四年多以來,那裡的法國居民早就對軍隊和坦克司空見慣,但是當他們看見印有紅白藍三色標誌的車輛時,許多人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下激動的淚水。人們奔走相告,很多逃到鄉間的法國人都搬回原來的住所,準備見證德國人的離開。經過兩個月焦急等待,盟軍衝出諾曼底橋頭堡向法國內陸挺進,法國首都的光復已經指日可待。
■1944年8月2日,一輛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的謝爾曼坦克駛上諾曼底海灘,該師官兵向內陸的挺進過程中受到沿途法國民眾的熱烈歡迎。
1944年8月1日,盟軍的登陸行動已經開始差不多2個月後,法國第2裝甲師踏上了諾曼底的猶他海灘,該師師長為自由法國最著名的悍將勒克萊爾將軍。第3集團軍司令喬治·巴頓和勒克萊爾進行了一次談話,他告訴後者不久就是解放巴黎的好機會。依照巴頓看來德國即將投降,如果勒克萊爾想要有所斬獲,現在就得馬上行動。勒克萊爾欣然接受這個觀點,巴頓便將勒克萊爾的師划到第15軍麾下,這樣的調動使得法國人在進軍巴黎時將處於一個有利的出發位置。
■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師長菲利普·勒克萊爾將軍,他是戴高樂最為器重的心腹,1947年11月死於一場空難,1952年被追授元帥軍銜,並一直被法國人民尊為民族英雄。
這個時候,盟軍光復法國首都看起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利用一支法國部隊解放巴黎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具有象徵意義。此時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距離巴黎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路程,整支部隊躍躍欲試,勒克萊爾揚言:「我們不會停下,直到法蘭西的旗幟飄揚在斯特拉斯堡和梅斯。」相對於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首府,巴黎才是真正的聖地,解放巴黎的行動將把法國人的民族熱情推向頂點。懷著這種美好的憧憬,全師官兵都激動不已,其情緒甚至變得有些難以控制。
與此同時,巴黎城內傳來的各種情報顯示德國人在這座城市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如果盟軍果斷進軍,光復法國首都必將是水到渠成之事。戴高樂當然也希望儘快解放巴黎,出於他的立場——「誰掌握了巴黎,誰就掌握了法國」,他相信隨著自由法國部隊順利進入首都,他在國內的政治地位也會變得清晰和穩固。
■自由法國創始人兼領袖夏爾·戴高樂,他最終藉助盟軍的力量成為二戰之後的法國最高領導人。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盟軍高層的態度卻突然變得讓法國人難以捉摸。盟軍歐洲戰區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遲遲不下達關於解決巴黎問題的明確命令,他要靜待局勢發展來決定進入法國首都的最終時間表。同時盟國又收到最新情報,支援巴黎的德國援軍已從丹麥出發,希特勒已下令要儘力保衛這座城市。戴高樂和勒克萊爾焦急地關注著巴黎周邊的局勢發展,情緒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般變得煩躁和不安。
8月14日,盟軍高層命令巴頓派出第15軍的一支美國部隊向東面的塞納河前進,其中沒有包括法國第2裝甲師。勒克萊爾馬上質問巴頓什麼時候他們可以進入巴黎,後者給他的回答是原地待命。巴頓在8月15日的日記里寫到:「勒克萊爾非常激動。他說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如果不能向巴黎進軍他就會辭職。我告訴他不能像小孩一樣耍性子,而他卻說我把他置於窘境而不顧。我們只好不歡而散,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我們的私人交情。」會面以後勒克萊爾給巴頓寫了一封信,信中談到目前阿讓唐一線現在已經穩定,是他的隊伍向巴黎進軍的時候了。對此巴頓在日記中這樣評價:「勒克萊爾這個瘋子今天又發作了!」從此以後,巴頓對於勒克萊爾是否會遵守上級命令一直持懷疑態度。
■美國第3集團軍司令喬治·巴頓將軍,他實際是個執行者,他對自由法國部隊的態度完全取決於上級的命令。
當晚,勒克萊爾再次來到巴頓的司令部,發現集團軍群司令布雷德利也在那裡。兩位盟軍高官都向勒克萊爾保證:解放巴黎的榮譽一定會留給他,只是需要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這個許諾顯然不能讓勒克萊爾安心,因為美國人此時距離巴黎更近——海斯利普的第15軍已經橫渡塞納河,離法國首都只有40公里;沃爾頓·沃克將軍位於沙特爾的第20軍以及吉爾伯特·庫克將軍位於奧爾良的第12軍都處於對巴黎觸手可得的地方。如果艾森豪威爾想儘快解放這座城市,這些部隊當中的任何一支都可以比勒克萊爾更快到達目的地。
■盟軍第12集團軍群司令奧馬爾·布雷德利。
那麼,這時的盟軍高層究竟打著怎樣的算盤呢?本該順理成章、首當其衝進入巴黎的自由法國部隊被晾在一邊,是英美軍故意而為之還是另有重任安排?戴高樂、勒克萊爾和盟國主要領導人之間又存在著什麼樣的過節和不和呢?其中原因我們一一道來:
一、自由法國和盟軍摩擦不斷
早在北非戰役期間,自由法國同英美之間的合作就缺乏默契、衝突不斷,羅斯福和丘吉爾都把戴高樂視為一個棘手的傢伙。戴高樂和勒克萊爾則一直對英美心存質疑,在北非戰場的經歷更讓他們對英美軍隊的作戰能力懷有偏見。比如勒克萊爾就把美國大兵看成戰爭的菜鳥,既缺乏實戰經驗也不夠勇敢,最適合從事的是文書工作。他還認為如果美國士兵犯了某個錯誤,法國士兵就應該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某個美國士兵是蠢蛋,那麼任何法國士兵就沒有理由成為另外一個。」這種觀念另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怨恨,由於自由法國政權需要藉助英美尤其是美國的援助,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不得不劃入美軍的作戰編製下,因此勒克萊爾在二戰期間的直接上司幾乎清一色都是美國人。
■勒克萊爾(左)與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的幾名裝甲兵交談,該師的坦克裝甲車輛全部為清一色的美式裝備,作戰時還得受美國人指揮,寄人籬下的感覺並不好受。
此外,由於美國政府之前一直同維希法國保持良好的關係,而不太認同戴高樂的流亡政權,認為那不過是英國扶持的傀儡罷了,這使得自由法國軍隊和美軍之間長期關係緊張。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不久之前的法萊斯戰役中,第15軍編製內的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不聽從軍長海斯利普的命令,擅自佔用了美軍第5裝甲師的行軍通道,使得兩支部隊都陷入自己引發的混亂之中,最終導致法萊斯包圍圈右翼遲遲不能合攏,大量德軍乘機逃出。
二、盟軍高層顧慮重重
盟軍歐洲戰區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本來願意儘快解放巴黎,光復這座歷史名城是他的職責所在,但是這將嚴重打亂盟軍進攻德國本土的時間表,戰爭也許會因此延長几個月,造成更多的生靈塗炭。艾森豪威爾不打算立即進入巴黎涉及以下幾個因素:直接進攻巴黎可能毀壞這座城市內大量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著名建築物,最好讓其不戰而降;佔領巴黎意味著要承擔數百萬居民的給養,為了應付寒冷的冬季需要增加75000噸食物儲備,煤的供給則要達到每天1500噸,這對於處於戰爭關鍵時期的盟國軍隊來說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避開巴黎往東推進可以佔領對盟軍士氣威脅甚大的V-1和V-2導彈發射基地,此外節省的兵力和儲備物資將集中起來為進攻齊格菲防線做準備;盟軍高層多數人主張一直打過萊茵河直搗德國本土,以便在1944年底結束戰爭。
■盟軍歐洲戰區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他不擅長指揮具體作戰,最拿手的工作是處理複雜的事務和人際關係。
同時解放巴黎還有兩點可以預見的不利後果:一旦盟軍進入法國首都,盟軍統帥部將失去對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的控制,這支部隊將淹沒在鮮花和美酒當中;盟軍馬上就得滿足法國人的眾多麻煩要求,負責城內治安問題、建立臨時政府、保護塞納河沿線的安全等。
三、對戴高樂的提防
如果艾森豪威爾繞過戴高樂,命令美國和英國軍隊直接進入巴黎,英美兩國自然會在戰後的法國起到更為舉足輕重的領導作用。可戴高樂不是傻瓜,他具有強烈的政治野心,不會坐視英美軍的行動不管。戴高樂這種桀驁不馴的人在戰後一旦成為法國領導人,既可以成為抵禦蘇聯陣營的一道強有力防波堤,也可能變成一枚埋在盟軍陣營內部的定時炸彈,這不得不讓盟軍高層多幾個心眼。為了不讓戴高樂輕易獲得更大的政治資本,對他領導的自由法國部隊的使用,尤其是在解放巴黎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使用上,英美領導人自然更為慎重。
■戴高樂在勒克萊爾的陪同下檢閱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部隊。
四、法國人對英美具有抵觸情緒
法國民眾對於自由法國部隊光復國土的行為大力支持,這沒有問題,但對於英美軍隊則不然。首先法國人對美軍不具有好感,認為他們進入歐洲大陸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具有「收割戰爭紅利」的嫌疑。如果說法國人對於美國人的到來還可以勉為其難地被動接受,對於英國人卻是完全抵制,甚至可以說是持敵對態度。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遠征軍丟下法國部隊逃回英國本土的行為讓法國人憤怒不已,而為了防止法國艦隊落入德國人之手的「弩炮行動」則是徹底讓法國人看清了英國人削弱歐洲大陸的真實面目。英法兩國持續數百年的衝突並沒有隨著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結盟而煙消雲散,法國人對英國的仇視心理在1940年法國戰敗後再次成為社會的主流,這對於盟軍反攻歐陸的行動至少在輿論上處於被動。因此在進入法國首都這個問題上,盟軍高層害怕一旦處理不當,將引起法國人更大的抵觸情緒。
■1940年7月3日,為防止位於法屬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艦隊落入德軍之手,丘吉爾下令英國海軍襲擊了米爾斯克比爾港內的法國軍艦,代號「弩炮行動」。此舉造成1297名法軍死亡,數艘艦船沉沒或損傷,導致法國國內反英情緒空前高漲。
五、法國抵抗組織內部不和
1944年初,法國境內的抵抗組織武裝已經發展到數十萬人,成為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但是法國抵抗組織的人員構成良莠不齊,內部爭鬥非常激烈,許多人懷有不同的政治觀點,有些人則抱有投機目的。戴高樂收編了不少海外的法國人加入他的自由法國政府,但是在法國國內很多分支力量都拒不接受統一領導,各自心懷叵測。戴高樂任命馬里·柯尼希將軍為自由法國抵抗組織領導人,但當時巴黎城內的抵抗組織主要分為兩派,力量較強的一派受法共指揮,領導人為「羅爾上校」,實力較弱的另一派才受柯尼希控制。
在解放巴黎的問題上,由於城內抵抗組織主要力量是「羅爾上校」一派,戴高樂對他們的敵意甚至超過對德國人。戴高樂擔心抵抗組織的實力在同德軍的戰鬥中膨脹,因此主張儘快入城,還下令切斷對他們的武器供應。當他得知盟軍高層試圖推遲入城以後,確信這是美國人在蓄意破壞他的政治前途。戴高樂推斷巴黎市內的「羅爾上校」一派武裝有25000人,如果這個數字屬實將超過德國守軍的人數。艾森豪威爾當然了解這些狀況,他最大的擔心是法國抵抗組織各派在趕走德國人之後發生內戰,這樣的話對於盟軍而言是最壞的結果,簡直是糟糕透頂。
■巴黎法共抵抗組織領導人「羅爾上校」,他實際是戴高樂在政治上的競爭對手。
綜合以上原因,看似光鮮的法國首都實際上對於盟軍而言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盟軍高層對於如何解決巴黎問題的態度變得遲疑,尤其是對於戴高樂和自由法國部隊的態度變得謹慎,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在德軍即將對巴黎抵抗組織血腥鎮壓、毀城撤離的關鍵時刻,局勢出現了重大轉機:德軍俘虜了三名戴高樂派抵抗組織成員,其中一人正好是自由法國派駐巴黎的高級代表,傾向於和平解決巴黎問題的德國城防司令肖爾蒂茨將軍馬上看出這些戴高樂分子的巨大價值,釋放了這幾人好讓他們充當德軍與盟軍之間的聯絡人。後者也不負眾望,他們回到盟軍一方後立即傳遞一條最重要的信息——城內德軍已經是四面楚歌,如果盟軍能夠進入城內,肖爾蒂茨很快將獻城投降。
■巴黎德軍城防司令肖爾蒂茨上將,他在最後關頭拒絕執行希特勒炸毀巴黎的命令並獻城投降,戰後受到法國人的廣泛尊敬。
後來局勢的最終發展還算順利,在巴黎城內緊迫的壓力下盟軍高層終於同意進軍,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一馬當先急行軍進入法國首都,隨後美軍和英軍部隊也入城,德國守軍繳械投降。巴黎沒有毀於戰火,完好無損地得到解放,這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雖然法國人對於英美兩國的排外意識和敵對情緒在戰爭結束許多年後依舊存在,但法國人還是逐漸認可了英美士兵在反攻西歐驅逐德國人時發揮的重要作用。現在,普通法國民眾對美國人幫助解放首都的行為表示感激,因為這使得他們在受到四年屈辱之後又恢復昔日的榮譽,並認為美國人出現在巴黎是完全正確的。
■1944年8月25日,自由法國第2裝甲師的部隊進入巴黎市區,受到巴黎市民的瘋狂歡迎。法國首都最後有驚無險、完好無損地回到了法國人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