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30餘年堅持、不斷科研攻關、重建生態循環——萬畝鹽場變花園

30餘年堅持、不斷科研攻關、重建生態循環——萬畝鹽場變花園

天津泰達鹽鹼地綠化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正在觀察耐鹽鹼作物的長勢。

吹填海底淤泥綠化技術示範帶如今綠樹成蔭,而這裡曾經是一大片鹽鹼荒灘。

不久前,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周大福金融中心昵稱徵集結果出爐,「津沽棒」成為這座新地標的名字。「津沽棒」所在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最早一批先行先試的開發區,30多年前曾經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鹽鹼荒灘。經過幾代綠化工作者的努力,這片鹽鹼荒灘變成了宜居宜業的花園,「變廢為寶」的土地正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著更大空間。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鹽鹼荒灘」也是寶

雍容華貴的牡丹、含苞待放的芍藥、萬紫千紅的月季……臨近5月,不少花卉的花期接近尾聲,但走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街道上,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持續不斷地映入眼帘。這祥和景象的下方,就是天津泰達綠化集團奮戰了30多年的鹽鹼荒灘。

在距離「津沽棒」不遠的泰豐公園內,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踏青,也有一些企業組織員工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對很多當地人來說,更願意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英文縮寫「TEDA」(泰達)來稱呼這片花園式的土地。

如今,這片土地已經成為中外企業員工生活的樂園,公園、綠地、棧道、超市、商業街等應有盡有。「我們是建立在鹽鹼地上的一個熱帶植物園,就是要證明我們改變惡劣自然環境的能力以及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建成開業後,每年都能接待數萬人次前來參觀。」泰達熱帶植物園的一位負責人說。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城市綠化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郭喜東從事園林工作已經42年。曾經擔任天津市市容和園林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他,對於濱海新區成千上萬畝鹽鹼荒灘的變遷感慨頗深。

「天津地處渤海之濱,本身就是退海成陸形成的土地,越靠近海邊,土地的鹽鹼化程度就越高。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那一帶,原本是鹽場,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曾經寸草不生,地上還有很多析出的鹽鹼顆粒。改革開放後,天津迎來了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如何利用好港口周邊這一大片鹽鹼荒灘,使之成為優質的宜居土地,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可以說,泰達綠化集團的探索和實踐讓鹽鹼荒灘『變廢為寶』,對本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郭喜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精心「選拔」耐鹽植物

鹽鹼荒灘的治理,離不開開發區綠化人幾十年不間斷的接續奮鬥。在天津泰達鹽鹼地綠化研究中心的水鹽運移模擬室內,10多台監測設備正在記錄著土壤內鹽鹼隨水分運動而變化的各種數據;在天津濱海原生鹽土改良示範區,一排排不同品種的海棠「享受」著當地土壤改良的「哺育」,成為原土改良技術成果的見證者……

天津泰達綠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清告訴本報記者,在一個曾經是鹽場、從來沒有綠色的地方植樹種草,而且要長好長大,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也是世界難題。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泰達綠化集團為開發區鹽灘綠化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開創了重鹽鹼地綠化的先河。

「為了給鹽灘栽培的植物提供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防鹽鹼滲透,我們設置了堅實的隔離層和排鹽管,精確計算管道的走向和分布,打個比方來說,植物就像生活在一個大花盆中,這樣做的目的是力求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果;在原土改良生態修復方面,我們創造性地將工業和農業固體廢棄物應用於實踐中,探索了各種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不斷降低土壤鹽鹼度、提高肥力,實現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植物選擇上,我們進行了大量實驗,篩選培育出了200多種耐鹽鹼植物,形成了泰達植物資源庫。」張清說。

日益改善的生態,不僅豐富了土地供應,而且還為打造沿海觀光景點創造了條件。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西南角,東堤公園的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公園內,翠綠的草地、稚嫩的樹苗,與旁邊蔚藍的大海交相輝映。海岸邊的棧道上,不時走來觀光的遊人。據介紹,到了夏天旅遊旺季,這裡成為很多人休閑的好去處。

各地取經「種花盆」

「誓將不毛披新綠,直教斥鹵變桑田。」天津濱海新區向鹽鹼荒灘要土地、尋空間、謀發展所取得的實踐經驗,正在造福更多地區。

據張清介紹,泰達綠化集團根據生態學基本原理、土壤水力學基本原理、溶質運移基本原理,結合區域特殊立地環境特點,構建了一套適用於濱海淺潛水地區生態治理的鹽鹼地生態綠化技術體系。「治理鹽鹼荒灘,就是在不斷遇到困難、不斷解決困難中實現進步的。實踐證明,這套體系經受住了科學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考驗,無論在天津濱海新區,還是曹妃甸、大連、營口、東營、連雲港等重鹽鹼地區,都得到了大面積推廣使用,有效促進了當地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張清說。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泰達綠化工作者們形成的技術、產品與經驗正在走向世界。例如,在中東地區,泰達綠化集團參與了「沙特東部地區基礎設施管理項目」工作,涉及達曼、哈薩和哈巴廷等3座城市;在埃及蘇伊士運河「一帶一路」相關園區建設與管理過程中,中國的鹽鹼荒灘治理者們也貢獻了不少經驗。

「雖然園林綠化對於城市發展的作用還沒有一個精準而公認的標準,但其對地方帶來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泰達綠化集團此前治理鹽鹼荒灘因地制宜採取了『種花盆兒』的方式,近年來則不斷在本地土壤改良方面加大技術攻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多年的精心養護和管理,原來的鹽鹼荒灘自身正在形成越來越優越的良性生態循環。這一過程所產生的技術、經驗和標準,為其他地方鹽鹼荒灘的治理及園區運營提供了重要借鑒。」郭喜東說。(本報記者 王俊嶺 陳 斌 文/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5月14日 第 11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全面開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
台媒怒斥蔡當局:剷除異己殺紅了眼!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