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朝大將戰功卓著,深受皇帝器重,64歲時沒管住嘴遭到皇帝誅殺

隋朝大將戰功卓著,深受皇帝器重,64歲時沒管住嘴遭到皇帝誅殺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登基為帝,改國號為隋。為完成平滅南陳、統一中國的使命,隋文帝楊堅亟須一位能文能武的將領鎮戍戰略要地江淮。早就知曉內史賀若弼才能的尚書左僕射遂將其推薦給朝廷。

楊堅也對賀若弼的才幹有所耳聞,於是任命他為吳州(今揚州一帶)總管,鎮守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經略一方,為滅陳做準備。平定陳國是賀若弼父親的遺願,這次終於能有機會親自將其完成,賀若弼心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激動地給同僚賦詩一首:「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其強烈的功名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在廣陵任職期間,賀若弼多次使出惑敵之計,把陳軍折騰得夠嗆。開皇八年,楊堅做出伐陳的全面部署,集中五十餘萬水陸軍,兵分八路對陳國發起全面攻擊。賀若弼作為其中一路的行軍總管,統率所部大軍出廣陵,集中在長江北岸,直接進攻陳國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次年正月初一,隋軍趁陳朝君臣歡度新年之際,分路渡江。賀若弼則率軍提前發起進攻,僅五天就俘獲敵眾六千餘人。為展示隋軍仁義之師的形象,賀若弼將這些被俘的士兵全部釋放。他還嚴明軍紀,規定有軍士拿民間一物者,立斬不赦。這些寬仁對手的舉措令陳國百姓對賀若弼的軍隊好感頓增。

憑著民心初復的優勢,賀若弼很快打垮了陳國的首都衛戍部隊,攻入城中,進而打到了陳國的皇宮之中。這時的賀若弼志得意滿,心潮澎湃,他終於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英靈了。

就在賀若弼高興得不亦樂乎之時,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傳來—另一陸軍隊總管韓擒虎已率500騎兵通過其他城門先於他入城,生俘陳後主,並佔據了府庫。

功名心正盛的賀若弼立即怒火中燒,他的心裡已不能只用「羨慕嫉妒恨」來形容了。出於對自己沒有首先抓獲敵酋的怨憤,他當即與韓擒虎展開對罵,甚至拔劍而出。若不是手下及時攔阻,後果不堪設想。

晉王楊廣聽說此事後,認為賀若弼先期決戰,又與他人爭功,於是下令要把賀若弼帶走查辦。事情傳到楊堅處,這位剛完成國家統一的皇帝不想給喜慶的氣氛添堵,於是採取了和稀泥的態度,絕口不提這些將領的是非,統統加以賞賜。賀若弼此後也被封為宋國公,進位上柱國,還得到了一位出身高貴的美妾—陳叔寶的妹妹。

按說此時的賀若弼理應心滿意足了,然而可能是因為被大功刺激到了野心的緣故,他愈加狂傲驕矜,經常以宰相自詡。開皇十二年,因他對朝廷的人事安排屢出怨言,楊堅將其罷官,令其回家自省。讓楊堅沒想到的是,雖然幾年的時間過去了,賀若弼的怨氣卻一點都沒有減少,時不時地斥罵皇帝新提拔的兩位宰相為酒囊飯袋。一次,在楊堅召見時,他大話連篇,直接把這兩個宰相的老底都給揭開了。

如此一來,賀若弼自然就引起了公憤。朝廷里很多官員聯名上奏,要求將其處死。楊堅考慮到賀若弼往日的戰功,只是將其貶為庶民。然而,即使這樣,賀若弼仍然不肯住口,64歲那年,他因私下非議皇帝而被政敵告發,最終被誅殺。

正所謂禍從口出,倘若立下大功的賀若弼能不驕矜自詡,而是始終低調為人,守得住初心,管得住破嘴,又豈能橫遭禍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七品芝麻官獲升遷,名字被皇帝貼在寢宮裡,得知原因倒吸一口涼氣
齊國軍糧短缺,管仲將烏龜包裝後換來五個月軍糧,經商者值得一看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