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李大嘴 大嘴讀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達人滿天飛,旅遊達人、音樂達人、微博達人、書畫達人……

這些達人,一般可以解釋成在某方面有特長的有經驗的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有說法,達人這個稱呼是從日語中派生出來的。

呵呵了。

近日讀《菜根譚》,裡面有一句「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里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遠刀頭之蜜。」

《偶譚》中也有「達人撒手懸崖 , 俗子沉身苦海。」

《菜根譚》也好,《偶譚》也罷,都是明人筆記。事實上,達人這種稱呼的歷史還要早得多。

有人說,《論語》中就有「達人」出現。

原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達人這兩個字沒錯,但貌似不太對,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別人;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就要幫助別人。

所以,這裡的「達人」是動賓結構,根本不是一個詞語。

說這是「達人」的出處就有些牽強附會了。

「達人」真正的出處在《左傳·昭公七年》。

原文是:「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魯昭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535年,楚靈王為了慶祝楚國重大工程——章華台的落成,請了很多人來參加開幕典禮。

魯昭公收到了請柬,興沖沖地帶著大臣孟僖子去了。

但是,魯昭公帶錯了人,一路上有不少外交拜訪,這個孟僖子負責外交禮儀,卻根本搞不清規矩,弄得很尷尬,還被別人戲弄。

要知道,周禮是周公制訂的,而魯國是周公的封地,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自己都搞不清,實在是很丟臉。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回國之後,孟僖子痛定思痛,努力學習各種禮儀。

臨終前,孟僖子的遺言中,就提到了「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

孟僖子說,禮儀,是做人的根本。沒有禮儀,就不能自立。我聽說孔子即將成為禮儀方面的集大成者。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為什麼呢?孔子的家族曾經有機會佔有宋國,但讓出去了。他的祖輩們一直都很講究禮儀。魯國大夫臧孫紇就說過,「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聰明人里具有明德的人,如果不能做國君,他的後代必然有顯貴的。這句話很可能就落在孔子身上。

祖先要麼謙讓,要麼恭敬,都很講「禮」,所以後代必定有人成大器。

孔子後來果然像孟僖子所預料的那樣,成為儒學的泰山北斗。

所以,孔子就是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沒想到吧。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達人

好吧,這裡的「達人」和現在我們說的達人意思上不太一樣,大儒孔穎達的註解是:「謂知能通達之人。」主要是指通達事理的人。

但一個詞語詞意的演化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日語中「達人」原本就有很大可能是中國這邊傳過去的。

如果說現在的達人的確是從日語中派生出來的,那也算是「出口傳內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看個畫也能看出畫中人的籍貫 怎一個牛字了得
他先後看出兩位皇帝的帝王相,還說出了「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TAG:大嘴讀史 |